莧菜的種類
1、野莧菜
脾弱者不宜多吃:野莧菜葉形呈鵝卵形,青綠色的葉片與白莧菜有點相像。
二者的區別在於根部:白莧菜根莖為白色。而野莧菜的根莖則是帶有少許紅色,在葉片間還能找到壹串串小拇指長短的莧菜籽。
2、馬齒莧
頂部嫩芽最好吃:馬齒莧莖平臥,莖和葉肥厚多汁,葉多對生。分布於全國各地,在珠三角壹帶四季可食,以夏秋為佳。其葉子細小扁平,呈馬齒狀,同時形似瓜子,因此也被稱瓜子菜。
3、紅莧菜
挑葉子小葉片薄的:葉片中央是紫紅色,葉片邊緣是綠色,煮熟後,湯汁也會變成紫紅。挑選紅莧菜時以嫩為佳。嫩的紅莧菜葉子小,葉片薄,無斑點,而且根部須少且短。
4、白莧菜
口感比紅莧菜更嫩:這個莧菜的外形與野生莧菜頗為相似,但個頭相比野莧菜要小很多,葉片細小圓闊,葉色白綠,且整個根部為白綠色,因此也被稱為白圓葉莧菜。
莧菜藥用價值
性味:
歸經:性涼,味微甘;入肺、大腸經。
功效:
主治:清熱利濕,涼血止血,止痢。主治赤白痢疾,二便不通,目赤咽痛,鼻衄等病癥。具體如下:
莧菜有什麽營養 莧菜要怎麽做 莧菜有多少品種
子:清肝明目。用於角膜雲翳,目赤腫痛。
根:涼血解毒,止痢。用於細菌性痢疾,腸炎,紅崩白帶,痔瘡。
莧菜食療價值
莧科草本植物莧的莖葉。葉有綠、紅、暗紫等色,以色紅者較好,稱為紅莧、赤莧。中國各地均有栽培,春、夏季采收,去根,洗凈用。
性能:味甘,性策寒。能清熱解毒,利尿除濕,通利大便。
參考:含多量賴氨酸、維生素C、鐵、鈣等成分。
用途:用於痢疾便血或濕熱腹脹,熱淋,小便短赤,虛人、老人大便難等癥。
用法:煎湯,煮粥,或絞汁服。
註意:脾虛易瀉或便溏者慎服。《食療本草》說:“莧菜和馬齒莧為細末,等份,與妊娠人常服,令易產也。”李時珍也說能“滑胎”,故孕婦亦不相宜。
莧菜皮蛋湯的做法
原料:白莧菜300克、皮蛋(松花蛋)1只。
調料:油、大蒜(白皮)2瓣、雞湯壹碗(無雞湯就用清水+味精代替)、鹽適量。
做法:
1、莧菜洗凈,用手撕成兩段(根歸根放,葉歸葉放),大蒜去皮拍碎。
2、皮蛋去殼,用刀背碾碎,講究點就小心切成瓣吧(刀刃沾醋,皮蛋不粘刀,沾壹次醋切壹下蛋)。
3、坐鍋,油4成熱時,倒入大蒜中火爆香。
4、轉大火放入莧菜,先放菜根炒再放菜葉炒勻,加雞高湯中火煮沸。
5、放皮蛋煮至莧菜軟熟,放鹽調味即可出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