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為什麽大象的首領是母的?
大象是聰明長壽的群居動物。他們以家族為單位,以最年長的母象為首領。它不僅能控制大象的日常活動時間、行動路線和覓食地點,還能在遇到危險時指揮大象自衛。不可思議的是,作為領導者,雌性往往有更多的生態知識,並能找到隱藏的水源。
在自然界中,雄性往往很強大,最強壯的雄性往往是族群的領袖。但是大象為什麽不這樣呢?這主要是由於以下兩點:
(1)大象壽命長,生長周期慢。
大象的正常壽命在六七十歲左右,有些野生大象可以活到壹百多歲。飼養的大象平均壽命可達80歲,最長壽命達到120歲。因為大象有長壽的特點,繁殖相對緩慢,采取集約化的繁殖策略。
具體來說,雌性通常在20歲前產下第壹胎,之後每4-6年繁殖壹次。母象產下幼象需要壹年半到兩年的時間。新生的大象有壹米高,200公斤重。大象至少要到10歲才會長大,這個漫長的生長期需要象群其他成員的照顧。
也正因為如此,多年的陪伴讓大象對母親產生了很大的依賴性,這為大象成為母系社會奠定了重要基礎。
(2)大象經常單獨行動。
成年雄性亞洲象身體強壯,有長牙,通常獨自行動。這是因為大象有壹個發展策略,就是“大象養女人不養男人。”具體來說,當象群中的小雄象長到青春期時,象群中的年輕雌象開始“撫摸”,當象群中的長者發現後,會慢慢把它踢出家門。
許多成年公象通常不會花時間與母象和幼象在壹起。它們只在交配季節聚在壹起。正因為公象單獨行動,所以象群中的母系首領會鞏固自己的地位。
第二,公象承擔什麽角色?
大象是母系社會,那麽公象除了配合繁衍還有哪些社會責任?
其實很多科學家都研究過這個問題,因為早期很多獵人獵殺公象的原因是公象對於大象的生存並不是決定性的,射殺不會影響整個象群的繁衍。但是經過這些年的研究,科學家們發現,除了繁殖,公象的數量也起著重要的作用。
(1)保護
公象很強壯,在繁殖季節會跟隨象群。它不僅會服從首領的安排,還會獨立保護整個象群。
(2)信息傳遞
公象在廣闊的領土上遊蕩,這使得人們很難跟蹤它們。然而,牧群的首領能擁有神奇的生態知識,與四處遊蕩的雄性不無關系。這些年齡較大、經驗豐富的公象對於幾代大象之間的信息傳遞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