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裏怎麽做蠟燭?如果做不到,可以看看邊肖的制作方法。希望對妳有幫助,那就做吧!
工具/原材料
舊蠟燭
燭芯
迷妳鐵桶
沙
方法/步驟
首先,準備壹些不需要的蠟燭。
請點擊輸入圖片說明。
然後準備壹些沙子和壹個迷妳鐵桶。
請點擊輸入圖片說明。
在微波爐裏融化蠟燭。
請點擊輸入圖片說明。
然後把沙子倒進鐵桶裏。
請點擊輸入圖片說明。
然後把融化的蠟燭放進鐵桶裏。把它放在蠟燭芯裏。
請點擊輸入圖片說明。
這樣生產就完成了。
請點擊輸入圖片說明。
酥油燈在藏經中被視為五大供品之壹。五種供養是顏色、聲音、氣味、味道和觸覺。酥油燈代表顏色;鼓、跋等密宗樂器的代表音;凡有香味的香,都是香祭;味覺是除了血肉之外的壹切食物,包括水果和糖;鮮花或幹凈的水代表觸摸告白。
之所以要供養五供養,是因為人有持久的主客觀分離的觀念,它的二元論成為我們不能成佛、解脫、難受的根本原因。取與取的二元對立,即主觀與客觀,由五覺而生,五覺是自性與自我的產物。我們總是把外界環境和主觀區分開來,總是把它們看成是獨立的、現實的存在,這就導致了很多二元對立,包括大小、質量、內外等等。五養就是消除五感的分離,讓我們所見、所聽、所聞、所觸、所思,無所思地融入自然的境界。
例如,將酥油燈供奉在佛的眼前,這樣我們就能獲得佛的洞察力。佛陀的洞見是建立在無我之上的,所以沒有二元論,它的智慧對我們修行、成佛、解脫是有幫助的。但是,請註意,酥油燈不是為了佛。他的心幾乎被無我的智慧點亮,沒有必要用世俗的燈來點亮。之所以要供奉幹凈不用的東西,是為了表示尊重和虔誠。雖然我們的心是壹塵不染的,但是因為無明、分離、執執,我們看不到清凈明亮的心,它還在二元論中,所以我們還是要以清凈為支撐。當我們成佛了,不在二元論的時候,清凈不清凈就無所謂了。
供應酥油燈有很多意義,比如照亮眾生的愚昧,表達對佛的感恩和敬意,積福消業。比如對著佛眼獻酥油燈,消除我們的無明,分離我們的眼睛,最後得到佛眼。不管佛有沒有我的智慧,壹切都是直接的,沒有任何阻礙,就像不帶琥珀眼鏡看雪山壹樣。然而,我們被無知、自我依戀和分離所覆蓋。我的依戀和分離就像墨鏡,只能看到琥珀色的雪山,導致我們誤以為是琥珀。
佛教經典裏固定七百盞燈,是為了修心,是為了消除我們的天真和自以為是,是為了消除我們的不情願、吝嗇、傲慢和嫉妒。人在點酥油燈或積善的時候,總是離不開五毒之情,或者自以為是;要麽是舍不得,要麽是放不下;或者自大或者嫉妒別人做好事。對於這樣的眾生,佛陀制定了許多規則和儀軌,稱之為戒律。
妳可以用虔誠和善行每天點亮七盞燈甚至壹盞燈,這些都有不可思議的功德。我們的教學《五補》說:“明晃晃的酥油燈,誠心供奉如來,我被大慈大悲所吸收,使我融入佛法三秘。”
藏傳佛教的每壹次密宗儀式都強調酥油燈的供應,也有說明燈、水、香供應的功德。衷心希望天下太平,社會安定,國泰民安,人民安居樂業,眾生聞佛法,走向正道,得正知正念,正確認識真善美。
願逝者解脫,生者美夢成真,心想事成,走上正道,悟得佛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