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茶類的劃分有很多種方法,根據制作方法和發酵程度的不同,可分為六大類,即六大茶系:綠茶(不發酵)、白茶(輕微發酵)、黃茶(輕發酵)、青茶(烏龍茶、半發酵)、黑茶(後發酵)、紅茶(全發酵)。
六大茶系的外觀由綠向黃綠、黃、青褐、黑色漸變,茶湯也由綠向黃綠、黃、青褐、紅褐色漸變。
綠茶:綠葉性寒清煩熱
從營養價值看,綠茶沒有經過發酵,很好地保留了茶葉中的天然物質,營養成分如維生素、葉綠素、茶多酚、氨基酸等物質是所有茶類中含量最多的。綠茶可清火氣、除煩躁,並增強思維能力、提高免疫力,最適合工作忙碌的中青年人、腦力勞動者、常面對電腦的人群,而綠茶性涼,所以不太合適正在上火或平素火氣比較大的人。
白茶:湯色黃白可降糖
白茶加工時不炒不揉,只將細嫩、葉背滿茸毛的茶葉曬幹或用文火烘幹,而使白色茸毛完整地保留下來。其發酵度在10-20%之間,屬於輕度發酵茶類。
糖尿病患者最宜白茶,這是因為白茶在加工中未經炒、揉,茶中所含的多糖類物質基本未被破壞,而茶多糖對治療糖尿病有壹定功效。此外,白茶茶性清涼,還有降火去燥、治療便秘的作用。但糖尿病患者在飲用白茶時,最好用溫度較低的開水,約80℃左右浸泡4至6小時,並在清晨、晚上飲用,不能用沸水沖泡以免高溫破壞茶多糖。
黃茶:黃葉黃湯助消化
黃茶的特點就是“黃葉”、“黃湯”,其實是由炒綠茶演變出的產物,在炒制綠茶的過程中加入悶黃的程序即成黃茶。黃茶的發酵度在20-30%之間,屬於微發酵茶類。
黃茶需悶,屬於“漚茶”,在漚的過程中產生大量消化酶,對脾胃有好處,所以出現消化不良、食欲不振,或是身形肥胖的人最適合飲用。但黃茶中含有較多的咖啡堿、茶多酚,這些成分都容易使人產生興奮感並增加排尿量,因此不宜準媽媽與胎兒健康,可能導致妊娠中毒等情況的發生,因此不宜孕婦。
青茶:綠葉紅邊健美茶
青茶又稱烏龍茶,發酵度在30-60%之間,屬半發酵茶類,即制作時適當發酵,使葉片稍有紅變,是介於綠茶與紅茶之間的壹種茶類。
青茶最適合體形肥胖的人,由於有比較好的降血脂、降膽固醇、助消化功效,在日本被稱為“美容健美茶”。此外,烏龍茶還有提神醒腦的作用,適合靜夜苦讀的學子或熬夜的加班達人。所有喝青茶的人都應註意,不要空腹飲用,否則不但會頓覺饑腸轆轆,甚至有人會因此頭暈惡心,也就是醉茶了。此外,孕婦最好不要喝,其中的茶堿有興奮作用,會增加胎動並對胎兒不利。
黑茶:粗大黑褐忌體瘦
黑茶原料粗老,發酵度達到了100%,加工時堆積發酵時間較長,使葉色呈暗褐色,因此才被稱為黑茶,屬於後發酵茶,主供邊疆少數民族消費。
黑茶最適合平素喜歡吃食肉的人,這是因為其茶性溫潤,去油膩、去脂肪、降血脂功效都比較顯著。但黑茶中含大量茶多酚、咖啡堿等,對胎兒成長有影響,孕婦忌喝。
紅茶:湯紅性溫調脾胃
在我國,紅茶是僅次於綠茶的第二大茶種,無論幹茶還是沖泡後的茶湯都呈紅色,所以稱為紅茶。紅茶的發酵度可達80-90%,屬於全發酵茶類。
紅茶茶性比較溫和,茶湯滋味甜醇,沒有刺激性,具有調節脾胃的功能。在國外,有在紅茶的茶湯中加入牛奶、糖的習慣,更可以補充營養,增加身體熱能。對腸胃不好或身體虛弱的人,不宜飲綠茶,而紅茶則比較適宜。紅茶性溫,所以不太合適正在上火或平素火氣比較大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