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異育銀鯽
異育銀鯽具有明顯的親本特征,體色淡粉色,鱗片較大,肉質比鯉魚嫩。鯽魚、鯽魚、異育銀鯽、異育銀鯽都是商業養殖魚類。還有壹種海鯽,但在我國領海很少見。個體與銀灰色鯽魚相似,體色為灰黑色。
2.白鯽
白鯽體長,頭大,食性廣泛,對飼料要求不嚴格,同時能吃浮遊生物。生長迅速,適應性強,覓食能力強。
3.銀灰色鯽魚
在流動的或大面積的水體中,由於活動範圍和量大,其姿態長;在壹個小而靜的池塘裏,由於活動範圍和數量小,魚的身體又短又寬又肥。而在壹些底部有沙礫的水體中,銀灰色的鉚魚則用來淘沙覓食,嘴巴的上領相對伸長,下領相對縮短,形成“彎嘴鯽魚”。
4.非洲鯽魚又叫黑鯽魚。
羅非魚
目前是世界水產養殖的重點淡水養殖魚類,被認為是未來動物蛋白的主要來源之壹。通常生活在淡水中,也可以生活在含鹽量不同的鹽水中,也可以生活在湖泊、河流、池塘的淺水中。
5.高產鯽魚
高產鯽又稱百花鯽,是華南師範大學魚類實驗室利用魚類細胞工程技術培育的全雌鯽新品種。其體色較淡,形狀對稱美觀,與東北鯽魚相似。其背部介於彭澤鯽和高貝鯽之間,肉質緊實,味道鮮甜。
6.黑龍江鯽魚
銀鯽主要產於東北地區的黑龍江、烏蘇裏江、嫩江、松花江等水系,黑龍江李政縣雙峰水庫為集中產區。
鯽魚的鱗片呈銀白色,富有光澤,體長大,肉質好。普通個體為0。5 ~ 1.5斤,最大可達3斤以上。
7.滇池高背鯽魚
高背鯽魚適應性廣,可在湖泊、水庫、池塘、堤壩等水域生長,最適水溫24 ~ 30℃。
8.方正鯽魚
黑龍江方正縣特產,具有頭小、背厚、產肉量高、耐寒、抗病力強、生長快、個體大等特點。
9.彭澤鯽
彭澤鯽原產於江西省彭澤縣的丁家湖、太泊湖、枋湖、胡雲湖等自然水域,因其體側有5-7條灰黑色的蘆葦狀斑紋(在池塘中飼養壹段時間後,斑紋會逐漸消失)而被稱為魯花鯽。它以體型大而聞名(已知尾巴的最大個體重量為6.75公斤),因此被稱為彭澤鯽魚。
10.淇河鯽魚
淇河鯽魚產於河南省北部鶴壁地區。淇河是河南唯壹沒有受到任何汙染的河流,所以淇河鯽魚被列為淇河的著名特產之壹,鶴壁三寶之首。淇河鯽魚背部淺褐色,腹部銀白色,胸鰭和尾鰭透明,背部寬厚,體形豐滿,俗稱“雙脊魚”,明代列為貢品,現為河南省珍稀水生動物之壹。
11.祥雲鯽魚
湘雲鯽(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是湖南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劉軍院士領導的研究小組將細胞工程技術與有性雜交相結合,培育出的壹種新的三倍體魚類。
12.金鯽魚
鰭,尾巴。經過壹代代的選擇、選育和變異雜交,原本野生的金鯽逐漸演變成多種多樣的金魚品種供人們觀賞。
13.彩鯽魚
被水產學家命名為“西吉彩鯽”。“西站彩鯽”體色多樣,有純白、純紅、純黑、金黃色、黑紫色等;還有壹種七彩花鯽魚,婀娜多姿,特別受歡迎。“西吉彩鯽”的生活習性與銀灰色鯽相似。
普安銀鯽、縮鯽、江蘇黑鯽、芙蓉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