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快樂的,所以我在笛卡爾說。我思故我在。?我害怕哲學家的話,所以我變成了壹個習慣思考的人。我知道,思考是困難的。但我後來發現,讓自己快樂起來更難。
很多時候,我突然問自己,我幸福嗎?我為什麽不開心?這時,我驚訝地發現,我壹直生活在陰影中。這些年來,挫折無處不在的跟著我,沈重的感覺讓我喘不過氣來。我經歷了世俗中的壹切磨難,但世俗中的快樂卻常常與我擦肩而過。雖然我不是壹個很功利的人,但我也會感到壓抑和無助。妳用過嗎?我曾經為沒有鞋子穿而苦惱,直到我在街上看到沒有腳的人?這樣壹句話來自慰,但終究走不出痛苦的籬笆。為什麽這麽痛苦,困在愛情裏,困在事情裏,還是困在名利裏?
我在認真思考。我終於發現,我的內心壹直隱藏著壹種可怕的虛榮心。其實我們不用擔心這些年經歷的挫折,因為我們畢竟挺過來了,以後的路還要走下去。重要的是活下去。面對世俗世界的眾多目光,妳不必太在意。因為我們不是為別人而活,我們不能活在別人的唾沫裏,我們要活出自己的個性,活出自己想要的生活,成為自己想成為的人。重要的是要有善念,在自己存在的有限的時間和空間裏多做壹些事情,做壹些對他人和社會有益的事情,這樣就沒有遺憾了。
於是,我開始坦然面對壹切。面對母親和弟弟的早逝,我努力走出內心的陰影;面對爺爺的病,我盡力幫忙治療,而不是沈溺在痛苦中;面對工作的壓力和世事的險惡,我坦然面對。我終於找到了自己,我開始用平靜的心態面對這個世界,我找到了幸福!
有壹天,朋友問我,妳幸福嗎?我終於認真地點了點頭。他說,妳怎麽會幸福?看到自己整天手忙腳亂,物質條件又不好,會幸福嗎?我回答,閑暇不壹定快樂,物質豐富不壹定快樂,快樂其實只是壹種心態,是壹種對生活的微笑。
心靈雞湯勵誌隨筆二:尋找內心的平靜人們常常叫囂著內心的平靜,但它總是在那裏,從來不需要妳去尋找。當妳從整天為了欲望而忙碌的工作中靜下心來,妳自然會感受到它的存在。
人們逃離家庭、城市、社會和自身的問題,逃到山裏尋找內心的平靜。既然我們在找它?心?平靜,怎麽可能?心外?找到了呢?
幸福只能在妳心中找到,而不是在妳身在何處。有些人花了壹半的積蓄去國外海灘度假,結果卻失望而歸;壹些人可以在洪水泛濫的地區享受劃船的樂趣。
有些人去很遠的地方尋找內心的平靜。但如果妳心裏沒有平安,就算走到天涯海角也找不到;如果早晨妳心中平靜,就沒有妳必須去的地方。
如果心中沒有快樂,即使走遍天下,也永遠找不到天堂;如果妳內心是滿足的,是快樂的,那麽即使在監獄裏,妳也是可以安心的。
當妳的內心充滿平靜時,人在哪裏都壹樣快樂舒適;當妳的內心充滿智慧,壹草壹木都會讓妳看清真相。
勵誌隨筆三:豐富而簡單的精神境界我能給精神境界的最高褒獎就是:豐富而簡單。我所認識的所有偉大的精神人,他們的精神世界都有這種特征,他們的內核永遠是簡單的,但卻能容納豐富的情感體驗和思想。
我相信,每壹個精神偉人,本質上都是壹個直接面對宇宙的人。壹方面,他知道自己是宇宙的孩子,這種知識深藏在他心靈的核心,從根本上讓他的心靈永遠保持著對孩子的純真。另壹方面,他對宇宙的永恒本質充滿了精神上的渴望,並在這種渴望的支配下,本能地被壹切精神上的東西所吸引,使她的心靈越來越豐富。
反之,境界又差又復雜。這些都是平庸的頭腦,被各種人際關系和利益算計占據,所以復雜;但是完全缺乏精神內涵,所以是壹種可憐的復雜。
除了這兩種情況,可能還有簡陋,但如果沒有精神上的榮耀,我寧願說簡陋也不簡單。是否豐富復雜?我不知道,如果有,那很可能是惡魔之心。
人性的單純來自於自然。人性有兩種單純,分別對應兩種自然。壹種是原始樸素,自然對應原始物質性。孩子的生活剛剛脫離原始本性,未開化的人還生活在原始本性中,他們的人性有這種原始性。二是超越的簡單性,對應的是超越的精神性。所有偉大的精神人,包括偉大的聖人、哲學家和詩人,都曾通過信仰、冥想或體驗與超然的自然溝通,他們的人性具有這種超然的單純。
在兩種自然之間,在兩種簡單的人性之間,跨越社會和社會關系。社會的作用壹方面使人脫離原始的自然,另壹方面又會阻止人超越自然。所以大多數人往往失去了原本的單純,卻又無法超越。
社會是壹個使人性復雜化的領域。當然,沒有人能完全脫離社會生活。然而,沒有人必須為了社會而放棄自己的精神生活。對於精神本能強的人來說,控制社會交往,簡化社會關系是很自然的。正因為如此,他們才能跨越社會的藩籬,走向偉大的精神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