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影響棉花價格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影響棉花價格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影響棉花價格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在我國,棉花價格包括棉花收購價格、棉花供應價格、棉花調撥價格和棉花零售價格。那麽影響棉花價格的主要因素是什麽呢?

影響棉花現貨價格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政策方面

壹般來說,政策對物價的影響是非常短期的,但有時也是非常劇烈的。影響棉花現貨價格的政策因素主要包括:

(1)政府的宏觀政策。包括政治經濟政策,如農業政策、外貿政策、金融政策、證券政策等。,將對棉花期貨價格產生影響。在分析國家重大宏觀經濟政策對棉花期貨價格影響的同時,還要分析國務院等職能部門出臺的政策對棉花價格的影響。

②行業組織政策。行業組織在市場經濟中的作用日益明顯,其產業政策有時會影響棉花的生產規模、產量、銷售量和相對價格。

③國家儲備計劃。國儲棉的拍賣、收購量和收購價格決定了對棉價的影響程度。

④各國的農業補貼政策和紡織品進出口政策。紡織品出口政策和棉花配額政策影響國內棉花價格,國際棉花價格與棉花補貼密切相關。

(2)產量

對於用於期貨交割的棉花,當前產量是壹個變量,主要受當前播種面積和產量的影響。在壹定種植面積的情況下,由於棉花生長周期長,受氣候變化影響較大。棉花生長關鍵期的氣候因素影響棉花的生長,進而影響產量水平。總的來說,棉花播種面積主要受去年棉價的影響。如果去年的棉花價格較高,今年的播種面積就會增加,反之,播種面積就會減少。投資者在充分研究棉花種植面積、氣候條件、生長條件、生產成本、國家農業政策的變化後,會對當前產量有壹個更合理的預測。

(3)預先盤點

是總供給的主要組成部分,前期庫存的多少反映了前期供給的緊張程度。如果供應不足,價格就會上漲,如果供應充足,價格就會下跌。

(四)進出口額

在產量和前期庫存固定的情況下,進出口量實際上直接改變了供給。進口量越大,國內供應量越大,國內市場價格可能下跌;出口量越大,國內供應量越小,國內市場價格可能反彈。因此,投資者應密切關註實際進口量的變化,盡最大努力盡快了解和掌握國際棉花形勢、價格水平和進口政策的變化。

(5)國內消費。

棉花的國內消費量不是壹個常數,它是不斷變化的,受許多因素的影響。主要包括:消費者購買力的變化;人口增長和消費結構的變化;政府收入和就業政策等。中國95%的棉花用於紡紗,江蘇、山東、河南、湖北是主要的棉花消費省份。

6.天氣

2003年,新棉價格大幅上漲,其中壹個最重要的因素是收獲期天氣惡劣、雨量過多。因此,從歷史情況來看,8月、9月、6月5438+10月的天氣狀況是決定棉花產量和質量的關鍵因素,也是投資棉花期貨應該關註的首要因素。

(7)國家儲備

棉花行業是勞動密集型行業,從業人員超過2億人。棉花的價格直接關系到棉織企業的農民和工人的收入。因此,做好棉花市場宏觀調控,確保棉花價格合理波動十分重要。棉花市場放開後,中國的棉花儲備和進出口政策成為調節棉花價格的兩個主要工具。中國棉花儲備從65438到0984達到430萬噸。上世紀90年代末,中國棉花價格居高不下。為了滿足棉紡織企業的加工需求,中國大量拋售棉花儲備,棉花儲備跌至最低點,接近於零。

(8)替代品

化學纖維是棉紗的主要替代品。化纖(滌綸短纖)的價格變化直接影響棉紗的需求,間接影響棉花的需求和價格。2003年,國內棉花價格上漲,導致棉紗價格上漲,化纖需求增加。前期原油價格持續高位橫盤,聚酯短絲上遊原料PTA和MEG價格不斷上漲,成為聚酯短絲價格壹路上漲的主要動力,聚酯短絲市場行情上漲,銷售壓力加大。

(9)國際市場

(1)世界棉花產量和庫存。棉花產量和庫存是棉花供給的兩個主要因素,與棉花價格成反比關系。1961年以來,世界棉花面積基本在4.5-5億畝之間波動。由於科技水平的提高,棉花產量不斷增加,世界棉花總產量從654.38+00萬噸增加到2500萬噸左右。棉花生產集中在中國、美國、印度、巴基斯坦和其他國家。

②世界經濟增長和對棉紡織品的需求。世界經濟形勢對棉花進出口和棉花價格影響很大。發達國家是棉紡織品的重要需求者。當發達國家的宏觀經濟形勢改善,對棉紡織品的需求增加時,棉花價格就會上漲。總之,棉花價格與世界經濟形勢的相關性非常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