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生素A缺乏會導致什麽嚴重後果?
維生素A缺乏癥(簡稱VAD)是壹種慢性疾病,輕則導致眼睛幹澀,重則導致失明甚至死亡。我小的時候,晚上看書就覺得眼睛模糊。老人說是“雞眼”,意思是雞要回家進籠子了,小孩子這個時候不能看書。其實這是維生素缺乏導致夜盲癥的壹種表現。VAD是壹個全球性問題。根據世衛組織的調查,世界上已有78個國家被證實存在維生素A缺乏的公共衛生問題。全球約有四分之壹的學齡兒童(654.38+270億)存在維生素A缺乏問題,每年有超過25萬兒童失明(654.38+0)。2002年中國居民營養與健康狀況調查結果顯示,維生素A、鐵等微量營養素缺乏是中國城鄉居民普遍存在的問題。3-12歲兒童維生素A缺乏率9.3%,其中城市3.0%,農村11.2%。在西南等貧困地區,該比例高達50%(2)。這種營養不良也被稱為“隱性饑餓”,不僅影響貧困地區人民的健康,還會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據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陳春明教授估計,2001年僅兒童缺鐵就占國內生產總值的2.9%。但如果采取措施將我國貧血率降低30%,成人和兒童勞動生產率提高帶來的經濟效益為4553億元(2)。VAD造成的經濟損失也差不多。
解決VAD的方法
目前國際上解決微量營養素缺乏(包括VAD)的方法有以下幾種:1)膳食多樣性。如果妳每天都吃米飯、蔬菜、水果和肉類,壹般不會有VAD的問題。2)食物強化,是在必須吃的食物中添加的。我國食物添加的成功案例有:壹是碘鹽幾乎完全消滅了我國的大脖子病;壹個是鐵強化醬油也取得了顯著的進步,但是因為醬油不是每個人的必需品,所以消除缺鐵還有很長的路要走。3)藥丸補充劑,如市場上銷售的大量各種維生素片。這些方法雖然可以部分解決壹些問題,但也有明顯的局限性:1)需要改善營養缺乏的人群大多是窮人,他們往往沒有有效的手段來獲得強化食物或保證膳食的多樣性;2)眾所周知,窮人有多種微量營養素缺乏癥,並不是所有這些缺乏癥都可以通過強化食品預防;3)就營養素的含量、穩定性和物理特性而言,各種食品的強化技術尚未完全形成,有關營養素相互作用的知識不足,使得向某種食品添加營養素的技術復雜化;4)補丸成本比較高。因此,在這些手段的基礎上,提出了壹種更有前途的方法——生物強化。該方案是通過育種和生物技術手段提高主要糧食作物中微量元素的含量,從而解決以這些糧食作物為主食的貧困人口的營養缺乏問題,即大多數貧困人口的缺乏。這種方法不會增加額外的成本,也不依賴於分銷渠道。
“黃金大米”的前世
大米是世界上壹半以上的人,尤其是窮人的主食。如果能提高大米中維生素A的含量,世界上貧困人口的維生素A缺乏問題將得到解決。基於這樣的想法,蘇黎世理工學院的Ingo Potrykus教授在1984年菲律賓召開的壹次會議上,勇敢地承擔起了將普通大米變成富含維生素A的大米的重任。經過八年的努力,他終於推出了壹款概念產品。事實上,普通的水稻本身不能合成維生素A,所以妳不能通過傳統的雜交獲得維生素A含量高的品種。波特裏庫斯教授想出了壹個絕妙的主意。將細菌和水仙花合成維生素A的生產線四個基因引入水稻,使水稻中維生素A的含量從零提高到每克幾微克,這也是第壹代“黃金大米”。但這個含量遠遠不能滿足人體對維生素A的需求,理論上如果維生素A的含量達到1.5μg/g,每個人每天吃四兩粒大米,基本可以滿足人體對維生素A的需求,按照這個含量,每個人每天吃幾公斤大米顯然是不可能的。
第壹代產品出來後,有反對者嘲諷說,這不過是大家充饑的餡餅。後來,著名生物技術公司先正達的研究人員接過了接力棒。他們從玉米中找到功效更強的基因,重組生產線,培育出第二代“黃金大米”,將維生素A的含量提高了幾十倍,讓每個人只要每天不吃2兩大米,就能滿足壹整天的需要,讓這種產品壹下子實用起來。
因為該公司的參與,綠色和平組織質疑這是國際大公司為其不可告人的商業目的而實施的大陰謀。壹旦推廣,公司將尋求巨大的商業利益。於是先正達等擁有相關專利的單位宣布,放棄所有與“黃金大米”相關的專利,免費提供給發展中國家的農民。讓“黃金大米”真正成為壹項人道主義工程。並制定了相關規定,包括:包括中國在內的所有發展中國家都可以免費使用該技術;這項技術也可以免費用於其他主要糧食作物;銷售這種作物的公司不能因為使用這種技術而提高價格;農民也可以為下壹代培育自己的種子。
綠色和平組織的反對意見是:
綠色和平組織為什麽反對黃金大米?我簡單的理解就是,這是他們的工作,他們的重要工作就是反對轉基因。不久前,我聽到壹位著名科學家說,綠色和平組織不打算反對“黃金大米”,因為他們也知道這是壹個人道主義項目,反對的結果是讓最需要幫助、沒有話語權的窮人忍受更多的災難。我當時對綠色和平略有好感,但他們最近的炒作讓我的看法又回到了原點。壹般來說,在這裏大聲反對的人,大多不會是維生素A缺乏癥患者。對於他們來說,“黃金大米”是可有可無的,因為上面提到的所有補充途徑,他們都可以輕易獲得。
綠色和平組織反對什麽?首先引起人們註意的是,這是壹次“人體試驗”,而且是中國兒童的人體試驗。事實是:這個測試根本不是安全測試(黃金大米的安全測試早就完成了),而是測試維生素A在人體內的轉化效果。其實我上面說的維生素A並不準確。嚴格來說應該是維生素A的來源,這種生物技術改造的大米並不能直接產生維生素A,而是β-胡蘿蔔素,在人體內可以轉化為維生素A。這個中美聯合進行的實驗給出了完美的答案(3)。兒童吃2-3粒米(約壹兩粒幹米)就能滿足每日維生素A需要量的60%,這與服用維生素A片是壹樣的。作者在文章中也明確表示,該實驗是經過中美倫理委員會批準的。所以根本不是秘密實驗。
還有人質疑,為什麽這個實驗不應該在美國孩子身上做,而應該在中國孩子和山區孩子身上做。答案是美國的實驗已經做過了。不是上面說的“安全實驗”。根本不存在安全問題,只是壹個“轉化效果”實驗,也就是吃了之後效果如何。中國近壹半的孩子,尤其是貧困地區的孩子,都有維生素A缺乏癥,他們是最需要關愛的人群,而美國基本不存在這個問題。更多的實驗將在亞洲和非洲的其他貧困地區進行。
“黃金大米”能解決全球維生素A缺乏問題嗎?綠色和平組織也提出質疑,認為“黃金大米”的普及會加劇世界糧食安全危機。他們認為飲食多樣化是解決這個問題的好辦法,我也同意飲食多樣化是個好辦法,但事實是,有多少組織或個人在付出真誠的努力,讓全世界的窮人除了食物之外,還有各種各樣的蔬菜和肉類?黃金大米不是萬能的,但我們需要熟悉和尊重這樣壹個事實:世界上有30多億人以大米為主食,其中很多人每天除了米飯幾乎沒有什麽食物可吃。貧困是維生素A缺乏的根本原因,消除貧困需要世界各國政府的共同努力。黃金大米並不能取代目前解決這些問題的努力,但毫無疑問,它可以作為壹種有力的輔助手段,推動解決營養問題的進程,尤其是在偏遠的農村地區。
黃金大米的概念從提出到第壹代產品的研發,到產品的完善,再到今天艱難的推廣過程,已經過去了二十八年,無數的科學家和愛好者為此付出了生命。這麽偉大的產品,早就應該進入市場,拯救無數飽受病痛折磨的窮人了。然而,由於壹些組織和個人,或因其特殊的目的和利益,或因缺乏相應的知識,或因“善良”,這壹產品的推廣和應用受到了阻礙。這些反對者大多不是維生素A缺乏癥患者。對他們來說,“黃金大米”可有可無,但窮人呢?有人曾經總結過黃金大米推廣的三重障礙,技術、專利、對手。現在技術和專利都不是問題,只剩下壹個對手。正如黃金大米的發明者之壹Ingo Potrykus教授所說,“我們需要更多的理性討論黃金大米的問題,而不是情緒化的抵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