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如何養心

如何養心

第壹,用和平的意誌培養我們的心——我們心中要有和平的觀念和憂患的意誌。因為我們的心就像工廠,妳有平和與願心,所以妳可以用妳平和與願心去利益他人。

二、以般若修心——如果我們心中沒有般若智慧和善念,就像壹個沒有資源和原料的工廠,生產不出好的產品。如果我們的心中充滿了“般若之泉”和“智慧之泉”,我們就能涓涓流淌出智慧和加持。

三、以菩提禪修心——人有時會有妄想、煩惱、是非、分歧,所以要有菩提開悟,用禪定修心,用念佛的清凈心修心。就像壹缸渾濁的水,放明礬進去就幹凈了。對於我們迷茫的心,要用正念去清洗。用菩提凈化,用念佛凈化,我們的心自然就凈化了。

四、以空修心——有時候我們的心太小,裝不下東西。如果我們的心像壹個空空的宇宙,我們就能容納世界上的壹切。俗話說“宰相肚裏能裝得下船”,我們要能包容異己的存在,這樣我們的心才會寬廣。

俗話說,“治國易,治家難。”歷史上有名的將軍都能治理好國家,可是回到家,有時候連老婆孩子都管不了。

有些人管家庭管得很好,但管心卻很難。他們把家庭經營得很好,卻對自己內心的貪婪、愚蠢和邪念無能為力,常常為自己內心的世俗欲望而煩惱。所以,治心也是人生壹大課題。

第壹,要懂得接納自己的內心——我們的內心就像猴子和小偷,不能讓他們在外面作惡。王陽明先生說得很好:“山中抓賊易,心中抓賊難。”山寨的土匪好抓,心包天的土匪難抓。佛教說:“所謂諸法,是為治諸心;如果妳沒有全心全意,為什麽需要妳所有的方法?”所以我們要懂得收藏自己的心,有辦法收藏自己的心,不要讓它們到處亂跑。

第二,要懂得修心——桌子壞了,修好了還能用;如果衣服破了,可以先補壹補再穿。房子在漏水。修好了就不會再漏了。我們的心破碎了,裏面充滿了貪婪、仇恨、無知、驕傲和自大。我們也應該修理它。

第三,要懂得用心——有些人常常被妳的心所用,妳卻沒有用心。所謂心,是壹種服務形式。我們的心常受五欲六塵支配,受外界的色、聲、香、味、觸、法的影響,產生貪、嗔。所以壹定要懂得用心,才不至於無知。

第四,要懂得明心——禪宗說“明心見性”,就是要了解自己的內心,了解當下的每壹刻,這樣才能明心見性,壹切就容易成功。

所以對待心的方法是:首先要懂得接納心。第二,要懂得修心。第三,要懂得用心。第四,要懂得做到頭腦清醒。表示不感興趣

壹個人如果沒有修養和定力,就會變得很脆弱,經常受外界環境的影響,會隨之動搖;壹個有修養的人,在事情發生的時候,能夠做到心平氣和,不會輕易被環境拖累和動搖。

第壹,不要為了錢而動——有些人有很多錢,但有時候還是為了錢而出賣自己的人格、道德、朋友,讓自己的人格、生活、誠信都被金錢控制,真的不值得。

第二,不要感情用事——有些人往往因為人情而難以違背。因為他們被情緒所誘惑,性格被愛情所控制,壹生都在為愛情所苦。

第三,不要為了名而動——名的誘惑很大。比如有人引誘妳到高位,金錢,讓妳拋開正義,道德,倫理。這就是名利操縱了我們的人格和道德。

第四,不要被誹謗所動——我們不要輕易被誹謗所動,哪怕是壹句閑話或者幾句是非。俗話說“清者明,濁者濁”,不能因為詆毀就隨便動搖自己。

第五,不要怨天尤人——遇到壹點困難就退縮的人,壹生將壹事無成。

第六,不要寸步難行——遇到艱難困苦,要有敢於冒險、迎難而上的精神。如果壹切都被困難阻礙,妳就會原地踏步,最終壹事無成。

第八,不為氣動——經常生氣的人容易浮躁,容易動心,不能讓憂慮控制我們。

能夠培養“淡泊”是壹種禪定,所以我們要:

永遠活著——如果人的壹生只有錢,壹旦沒錢,生活就慘了;如果愛情是生活的重心,壹旦愛情變壞,就會很苦惱。所以,在這個世界上,我們要以平常心生活。唐代清遠禪師說:“無禪定時,山是山,水是水。禪定之後,山不是山,水不是水。”開悟之後,山還是山,水還是水。“真相是什麽?因為沒有開悟的時候,妳看到的山和水都是假的,都是從分開的心建立起來的假認識。禪定之後,看山不是山,看水也不是水,因為此時是通過智慧看到的風景,不再是風景。這是因為用平常心看得出來。雖然是假的,但只要我們以平常心生活,生活就會很舒服。

帶著羞恥感反思——壹個人不知道羞恥,就是不知道羞恥,所以在日常生活中要不斷帶著羞恥感反思。所謂“衣以恥為上,莊嚴為上”。能有羞恥感,能提高道德修養。

以壹顆不安的心去修行——我們要修行,要住而不棲,就是金剛經說的:“要住而不棲。”就像太陽,它生活在虛空中,它生活在沒有遮蔽的地方,所以它能照亮世界。

四、用菩提心求道——華嚴經說:“佛教在眾生中求”,所以要用眾生的菩提心入道。《阿迦瑪》也說:“第三世界諸佛皆以大母成就佛道。”所以,沒有菩提心,就不可能進入佛心,成就佛果。

所以,心安理得的生活方式是:第壹,平常心生活。第二,帶著羞恥感反思。第三,無念修行。第四,用菩提心達到開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