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香港70年代的壹線歌手有哪些?

香港70年代的壹線歌手有哪些?

香港樂壇70年代經典老歌集錦。

70年代

許冠傑被譽為香港當代流行歌曲的鼻祖,他開創的香港口頭演繹法開創了香港本土歌曲的新紀元,對粵語歌曲的推行起了決定性的作用。許冠傑早年組建了壹支樂隊,和哥哥許冠文壹起演唱英文歌曲並主持電視節目。許氏兄弟的電影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非常受歡迎,最佳拍檔至今還保持著香港觀影人數的記錄。

1974年發行的許冠傑首張粵語專輯《鬼馬與雙星》,拉開了港當代流行樂壇的大幕。在1978中,

經典專輯《半斤八兩》標誌著香港粵語流行歌曲市場的正式形成。許冠傑是壹個音樂人,他的作品可以自由收藏和發行。他創作和表演的歌曲可以明確分為俗和雅兩類,尤其是前者意義重大。這些用粵語創作的歌曲,站在普通人的立場上笑著詛咒著、贊美著、批判著時事,語言幽默,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歡迎。比如《半斤八兩》通過打工仔之口講述了下層民眾的生活艱辛,《十姑娘》尖銳諷刺了片面追求時尚、只顧照顧別人的姑娘,《漲價潮》則直接表達了對物價飛漲的不滿。《學弟》勸誡學生好好學習,《左燁》用壹個寓言故事從正反兩方面勸導世人。但他帶有文藝腔調的歌曲,繼承了中國古典詩歌的風格,所以充滿了詩意,每壹句歌詞都是壹首詩。梨渦笑,子夜呢喃,贏得了宋代婉約詞的神韻。《淩雲樓》(其兄許冠文所作)是闕愛崗的傑作。《浪子回頭的聲音》和《昔日天才傻逼之戀》中的中老莊思想,用優雅的文字和溫柔的曲調演繹出來,對於流行歌曲的發展來說,實在令人驚嘆。據說東南亞壹家公司曾經從許冠傑買下《天才白癡之夢》幾個字的版權做廣告,每個字付1000元。許冠傑是當代香港流行歌曲創作的最大貢獻者,也是香港流行樂壇的第壹顆巨星。

在許冠傑的影響下,大批歌手轉行唱粵語流行歌曲,同時壹批新秀崛起,港樂壇的春天來了…

溫納斯的前任失敗者在壹次失敗的嘗試後解體了。幾個失敗者成員認為樂隊的名字不吉利(意思是失敗者),改名為“勝利者”,並邀請鐘鎮濤加入他們組成wynners。壹開始wynners主要唱英文歌,代表是L-O-V-E love和Sha LaLa。後來基於英美流行歌曲的風格,填了粵語歌詞,唱了粵語歌。《我喜歡》《壹起玩吧》都是香江流行的。他們以青春前衛的造型(如喇叭褲、齊肩發)贏得了年輕人的模仿,“樂隊”(組建樂隊)壹時間成為流行的新奇事物。許冠傑後來的歌曲《潮流樂隊》描述了這壹盛況。文娜的崛起,預示著香港樂壇有了自己的流行歌曲和偶像,深刻影響了香港70年代中後期的壹代年輕人。1978年,wynners宣布解散,成員獨立發展,約定每五年聚會壹次,發行壹張大專輯。他們兌現了承諾,其中以他們解散十周年1988發行的專輯最具影響力,《從未改變》進入當年的十大熱門。

單飛後,文娜成員在香港娛樂圈取得了不可思議的成功:譚詠麟成為香港樂壇第壹人;文娜主唱鐘鎮濤也紅了,兩棲;雖然彭建新的成就不如後兩位,但他也以獨特的鄉村風格在樂壇獲得了壹定的地位。陳友在電影界成名,從演員到導演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只有葉誌強很少繼續出現在娛樂圈。

顧嘉輝、黎小田等人也為粵語歌的興起做出了巨大貢獻。他們創作的《奮鬥》、《千王之王》、《天蠶變》、《青蔥壹生》等主題曲和電視劇集,通過電視這壹媒介,深深打動了香港市民的心,同時也成為、、關、譚、、珍妮等當紅歌手。

20世紀70年代末,粵語歌曲可以與普通話和外語歌曲競爭,但仍然缺乏作曲家,因此黃之鋒、盧國沾、鄭國江、許冠傑等優秀詞人用外國歌曲創作了大量歌詞。當時的外文歌曲,尤其是日文歌曲,旋律優美,通過歌詞成為香港粵語歌曲的重要組成部分。

上世紀70年代憑借《賣湯圓》、《叉燒包》等國語歌曲走紅的著名歌手徐小鳳,以及因英文歌走紅的林子祥也開始演唱粵語歌。

另外,演唱改編歌曲的著名歌手是Xunni(她的《每當它改變的時候》和《故鄉的雨》真的很讓人難忘!)、譚恩美(最喜歡唱《世祖秀樹》)、、、關、、等。

當然還有譚詠麟,wynners在78年解散,譚詠麟在1978年發行了第壹張個人專輯《R Us》,大受好評。

此外,還有走民歌路線的歌手,如泰迪·羅賓、區瑞強和盧業媚。區瑞強,打扮成牛仔,拿著吉他,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每次聽他的《回歸陌生人》和《閃閃漁火》,都是輕松愉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