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上半年,國際市場糧食價格總體平穩,部分品種有壹定波動。6月份小麥、玉米、稻谷價格水平與20110基本持平,小麥、玉米價格低於同期2011,稻谷價格同比上漲。從下半年來看,全球經濟環境和糧食產需關系兩大因素將對國際糧價產生抑制性影響。預計國際糧價總體小幅波動,需關註小麥市場變化。
2012前6個月,國際市場玉米價格整體小幅波動。由於美國西部平原、烏克蘭、俄羅斯和其他小麥種植區的幹旱天氣,小麥價格在5月中旬上漲了65,438+07%,但在下半年隨著天氣因素的降溫,小麥價格開始明顯下降。主要受政府收儲政策影響,5月份泰國市場大米價格大幅上漲,從每噸490美元漲至556美元,漲幅為13.5%。6月份,美國硬麥離岸價和芝加哥軟紅冬小麥期貨價格分別為302美元/噸和233美元/噸,同比下跌9%和65,438+00%。美國玉米現貨和芝加哥玉米期貨價格分別為246美元/噸和232美元/噸,同比下跌65,438+00%和65,438+08%;泰國大米(含25%碎米)出口價格和芝加哥期貨交易所糙米期貨價格分別為560美元/噸和333美元/噸,分別上漲16%和6%。
全球糧食產需關系的整體改善和全球經濟走勢的不穩定是2012以來主導國際糧價走勢的兩大因素。從下半年來看,兩大因素仍將抑制國際糧價的上漲,總體上將繼續小幅波動。
6月底,歐盟會議達成巨額經濟刺激計劃,歐債危機似乎取得了比預期更好的進展。然而,歐美經濟發展的深層次問題並未得到根本解決,發展中國家經濟數據不佳,全球經濟持續向上發展的動力仍然不足,這必然導致下半年國際大宗商品價格出現大的反復,部分機構預期的反彈之旅可能低於其預期,對國際糧價將產生抑制作用。
從全球糧食市場的產需關系來看,2011/12年(當年6月至次年9月)全球糧食產量增加,總產量略高於需求,其中小麥產需基本平衡,玉米和水稻產量略高於需求;糧食庫存消耗比率維持在較高水平。美國農業部的報告顯示,2011/12年度全球糧食產量比上年增長4.82%,達到23.03億噸,略高於需求0.17%,扭轉了2010/11年度產量的局面。庫存消耗比達到20.1%,所以從現在到2011/12年底全球糧食供應是有保障的,糧價不會有太大變化。
從5438年6月+10月開始的新的糧食生產年度來看,全球糧食產量持續增加,連續兩年產量高於需求,盈余略有擴大。庫存消耗比率維持在20.3%的高位,全球糧食市場產需關系較上年持續改善,將從供需和市場預期兩方面抑制國際糧價。
根據美國農業部的預測報告,2012/13年度世界糧食產量預計為23.70億t,比上年增長2.91%。需求23.55億t,比上年增長2.43%,盈余由上年的465.438+065.438+0萬t增加到654.38+05.33萬t;庫存4.78億噸,同比增長3.32%。其中,小麥產量低於需求,玉米產量高於需求,水稻產需基本平衡;期末存貨4.78億噸,比上年增長3.32%。糧食市場的這種供求關系有利於保持價格穩定。
後期國際糧價應該主要關註小麥。從產需來看,2011/12年全球小麥處於緊平衡狀態,但預測新年度小麥產量將下降,產量將供不應求,庫存將明顯下降。
美國農業部預計,2012/13年度全球小麥產量為6.72億噸,比上年減少3.19%。需求6.82億t,比上年下降2.01%。期末庫存65438+8600萬t,比上年下降5.01%。目前,北半球的冬小麥正處於收獲期。由於前期天氣情況不理想,部分機構仍有下調預期產出的可能。未來春小麥將進入生長關鍵期,市場很可能會利用天氣狀況進行炒作。另外,從以往來看,每次糧價上漲周期,都有壹個品種率先上漲,漲幅領先,其中小麥多次領漲。2012恰逢小麥產需關系緊張,具備上漲條件,應予以關註。
來源:/news/040g 120512013 .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