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馬蘭的種植技術有哪些?

馬蘭的種植技術有哪些?

1畦田整地

選擇濕潤、肥沃、雜草多的地塊,種植前1個月翻耕土壤,結合整地,每667平方米施腐熟有機肥3000kg,磷銨復合肥50 ~ 100 kg作基肥。做深畦,高壟寬1.2 ~ 1.5m,待種。

2適時播種

(1)分株種植壹般在8月下旬至9月上旬。在田間或人工預留的土地上選擇生長旺盛的植株,逐根挖起,分株剪去多余的老根,已有的側芽連同壹段老根壹起剪去,移植到整個畦內。每穴種植3-4株,穴距和行距為10cm。壓實後輕敲土壤或澆些根水,使移植的植物能粘在土壤上,壹般5-7天成活。年收獲產量低,每年應補植1次。

(2)根莖繁殖冬季或春季冰凍前,挖野生馬蘭的根莖,不要抖落附著在根系上的土,連根帶土,防止根莖脫水。將馬蘭頭的地下根莖切成10cm長的帶3 ~ 4個芽的根段,根段越粗越好。在整個畦面上,按10 ~ 20 cm的行距開種植溝,將育種馬蘭頭的根段平鋪在溝底,芽朝上,須根舒展,要求根段不重疊。覆土2 ~ 3 cm,整平,澆上水,保持土壤幹濕,封壟60 ~ 70天。秋季可長出許多匍匐根莖,也可分為植株。

3現場管理

①苗木2 ~ 3片真葉肥水管理時,可追肥1次,每667平方米施腐熟稀人糞尿液750 ~ 1000公斤。第二次追肥應在1收獲前7 ~ 10天施入,稀人糞仍是主要解決方法。每1收獲後,追施1稀釋糞水,或每667m2澆5 ~ 8公斤尿素和2 ~ 3公斤鉀肥,促進植株健壯生長。馬蘭頭生長期間,應保持田間濕潤,如遇集中降雨,應及時做好排水。越冬時,可在邊緣撒草木灰。

②中耕苗馬蘭頭幼嫩,易混雜草,需及時除草。當幼苗長到5 ~ 8片真葉時,開始間苗、補苗、勻苗,保持適當的株距。夏季,如果抽薹開花且未采集種子,應剪去花枝,以保證嫩莖葉的快速生長。

(3)病蟲害防治馬蘭頭人工露地栽培病蟲害較少,但在覆蓋栽培中應註意白粉病、灰黴病等病害的防治。噴灑700 ~ 1000倍的50%甲基硫菌靈可濕性粉劑,800 ~ 1200倍的70%甲基硫菌靈可濕性粉劑,或15%三唑酮可濕性粉劑,可防治白粉病。灰黴病的防治方法:種植前做好土壤消毒,每667平方米均勻噴施20%多菌靈3kg和50%敵克松1kg;加強溫室大棚或中小型大棚的通風管理,降低棚內濕度;發病時,噴灑50%速克靈1000倍液或50%萬美靈1000倍液。

(4)保溫覆蓋165438+10月上旬,覆蓋小拱棚,以利於冬季和早春保溫保濕,提高產量。也可以在塑料大棚裏栽培。

4收割

露地栽培的嫩莖長約10cm時,應根據市場情況及時采收。覆蓋栽培,最好提前揭膜,推遲覆膜,延長采收前3 ~ 5天的通氣時間,以提高馬蘭頭嫩莖的品質。采收時,用鉤力或刀挑挖,沿地表以下約1cm處水平切刀,保留地下根,促進新芽萌發。采收時,壹般是壹次性整齊采收,以利於新芽的重新萌發;也可以收獲大的留著小的,分批采摘收獲。采收後要及時追肥,促進新芽生長。壹般壹年種植1次,可連續收獲4-6次。到6月中下旬,每667平方米產量為1000 ~ 1500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