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黃香紀念園AAA
黃翔文化園位於雲夢縣唐毅鎮,毗鄰漢丹鐵路,緊鄰316國道。占地178畝,建築面積11886平方米。2012年5月開工建設,2014年10月竣工,免費對外開放。
公園分為三個主題功能區,即歡迎區、文化區和節日區。它由四部分組成:黃翔文化中心、江夏館、黃翔墓和孝廉館。主要建築有:文化館、孝堂、展覽館、江夏堂(黃氏宗祠)、廉政教育館、節日大道及廣場、墓、孝石、雕像及遊客接待中心等。
黃翔文化園是雲夢縣傳承和發展中華孝文化的教育基地和文化民生工程。是雲夢縣重點旅遊縣項目,孝感市孝文化標準建築和公益設施之壹。2014年被孝感市委市政府確定為全市幹部孝道文化教育基地,2015年被孝感市工商委命名為全市青少年孝道教育實踐基地。
生於雲夢葬於雲夢,東漢名臣黃翔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孝子,以孝、才、廉著稱。他是個孝子,是個書生,是個賢臣,是個清官。他的官階是尚書領,魏軍是知府。他位列中國古代“二十四孝”之列。黃翔“扇枕暖席”的典故,見於《三字經》,“能暖席的項九令,孝順親人,故其孝行婦孺皆知”。
2.祥山博物館AAA
雲夢香山博物館位於城東龍崗路。2005年開工建設,由雲夢成功人士、深圳美顏集團總裁歐陽香山捐資近4000萬元。縣政府投資2000萬元用於基礎設施建設。香山博物館總占地面積35畝,建築面積18000平方米。仿唐代建築風格,金碧輝煌。是湖北省縣級規模最大、標準最高的博物館。
象山博物館的主要建築包括面積為14000平方米的四層中央主樓、面積為1300平方米的辦公管理樓和2000多平方米的附樓。這是壹個全框架鋼筋混凝土結構,大理石墻,藍灰色瓷磚覆蓋。中央主樓面積自下而上遞減,二樓外墻懸掛著反映雲夢人文歷史的巨大銅雕。二樓及以上有露臺,四周鋪設漢白玉欄桿,二樓露臺東南角。
象山博物館的展覽分為歷史展和規劃展兩部分,分別展示雲夢的歷史風情和改革開放的成就。歷史展廳有六個單元:雲夢故事、楚別都、雲夢故城、東漢陶樓、輝煌文華、千年英傑。規劃展廳有領導關懷、發展大事記、老城新貌、建設成就、城市規劃展區、四合壹沙盤、電影院、重點項目、招商引資、留言室等九大板塊。
3.曲陽河公園
曲陽河公園,原名雲夢公園,建於新世紀初。公園傍水靠路,水指曲陽河,路指黃翔大道,公園在兩者之間。
夢澤湖。文峰塔
曲河公園從縣城西北的文子路開始,到東南的武羅鎮的徐旭大道。黃翔大道10公裏景觀帶是雲夢縣發展文化旅遊、打造旅遊名縣的重點工程。公園按照“千年雲夢澤,十裏曲陽河”的總體思路設計,以雲夢歷史為軸線,再現雲夢歷史、文化和自然風光,在府河修建修復壹條橡膠帶,從城市西北角的皇崗門引水入城,形成20公裏環城水系。同時與周邊的楊家湖、賈政湖、曲陽湖相連,依托“三湖連府河”,建設親水平臺、文化長廊、生態公園、湖濱綠洲。沿線景觀區分為四個板塊,分別是以迎賓廣場、楚秦禁苑、秦簡廣場為主體建築的歷史文化展示板塊。歷史名人展區,展出忠孝仁義歷史代表人物的銅像;有以和諧雲夢、璀璨星空、四季安康、世紀龍騰為主要標誌的當代雲夢展示板塊,有以鳳凰臺廣場、臥鹿立鳥雕塑廣場為主體的新運河景觀板塊。
水桶於菟
曲陽公園由黃翔大道、曲陽河(下部為女兒港)和中間的綠色景觀帶組成,總面積約1200畝。公園北起文子路,南至武羅寺女兒港,全長8957米,寬約80~100米,其中主幹道(黃翔大道)寬28米。主幹道與曲陽河(女兒港)之間,有50~80米寬的綠色景觀帶、歷史名人和當代展覽段(景)。主要有豆子文文化區、秦簡文化區、黃翔文化區、五路鎮將軍臺、市民中心廣場、雲夢皮影石雕群和現代壽壽亭畫廊等景點。
曲陽公園分為南北兩部分,以建設東路三湖橋為中線。北端以古代文化為主題,南端以現代文化為主題。北端古文化由四個子園(園)組成,壹是鬥拱園,二是秦簡園,三是黃翔園,四是吳祿貞將軍臺。在四個分公園的西南部,有壹個“黃翔湖公園”,這是近年來擴建和建設的,占地約200畝。“黃翔湖”西北500米處是占地100多畝的古建築群“雲臺山寺”。
從三湖橋西南岸到三級臺階頂端,向西北望去的第壹個景點是清末新軍第六鎮控制的五路鎮“將軍臺”。穿過將軍臺花園,可以看到黃翔花園,黃翔正在那裏向皇帝呈上治國大綱,手裏拿著壹張紙,滿洲裏所有的官員都在俯身聆聽石像。黃翔銅像前有壹塊大石碑,碑前有壹個茶館。茶館的墻上畫著黃翔的孝順和忠誠的壁畫。走過壹條厚厚的玻璃小路,妳會發現在雲夢虎眠之地出土的震驚中外的秦簡《秦簡元》《龔都元》。
曲陽河
曲河公園從三湖橋向東南,景點有夢澤湖、湖心島百步塔、象山博物館、楚生堂、中心廣場、雲夢影雕。整個公園將仿古建築與現代建築、古代文化與現代生活相結合,讓人們在閑暇之余感受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
4.雲夢桂花潭
雲夢縣桂花灘景區,位於縣城西部淶水河畔,清明河鄉以東。
發源於隨州西南大紅山,古水為烏江、清水河、撫河、滄浪河,被稱為雲安小瑩四縣市的母親河。在流經雲夢古城的西江中心,有
桂花湖上下大約兩公裏。因為明清時期河西有壹位朝廷大員,每年清明節都會隨家人回老家淶水祭祖,所以被稱為“清明河圖”,流傳了600多年。
桂花湖下遊800米處,古時為縣河“白河口”,明清為雲夢古城八景之壹的“北河分流”。1960年撫河改道時,縣城的“白河口”被堵住了。河堤內外是縣城自來水供水工程設施,淶水河中央有壹個非常壯觀的具有排灌雙重功能的橡膠滾水缸。
清明上河圖桂花湖東西兩岸,是1643年至1645年李自成國王農民起義軍浴血奮戰的明清古戰場。1984年,北京電影制片廠曾選擇此地(另壹處位於沙河鄉)拍攝《雙雄會》。
桂花湖歷史上有“清水金都”、“白河口港”、五星街渡口等。公元755-79000年,公元前506年冬,吳與楚白駒之戰,“楚師撤退,在此過渡,故遭半援”。解放前後,桂花灘渡口壹直靠木船渡運。改革之初輪渡改為擺渡,90年代輪渡改為浮橋輪渡。新世紀初,2001年至2002年,在潭渡上方修建了長226.54米、寬12.5米、總投資800萬元的桂花潭大橋。
桂花湖(橋)西岸有幾個休閑農莊,坡潭環繞,林影掩映,竹木柵欄,優雅別致,水鄉韻味與風光無限。向西望去,可以看到黃河口、黃河小雪、清明上河、吳家山景區。東岸兩端有參天大樹,沿河兩岸有4艘2~3層的駁船。它們形似轎子塔,飄揚著彩旗,常年經營風味小吃,加上多艘小船供遊客在池中遊賞遊。東海岸以北約壹公裏處,有百畝沙河場和著名的軍民口岸皇崗門。
5.雲夢文峰塔
文峰塔位於雲夢城東珍珠坡。故塔距城僅百步,故稱“百步塔”。外地的布商不遠千裏來到雲夢趕白布市場。他們遠遠看到塔頂,就知道離雲夢城很近了,於是把“百步塔”改名為“百步塔”。
峰塔是磚木結構,正六邊形,三層,高3尺6尺。塔尖直指蒼穹,塔頂寫著“應魁”兩個大字。“魁”指魁星素。星宿的16顆星呈弧形排列,像文字和筆畫,所以用來象征文章和文藝運動,也就是民謠和歌曲。在寶塔上寫這兩個字的目的很明確。
文峰塔的修建確實與雲夢的文學運動有關。雲夢雖然是個小縣城,但在清初,科舉成績在德安府乃至湖北省都是出類拔萃的。夢儒的招生規模在康熙年間由小學(20名儒子)升級為中學(30名儒子),雍正年間又升級為大學(40名儒子)。從清朝開國到乾隆末年的150年間,雲夢先後考上了22名進士。嘉慶以後,雲夢文學運動有所衰落。然而道光十三年,雲夢壹年中了兩個進士,壹個叫彭遠海,壹個叫戴。壹時間,雲夢的兩顆星壹起升起,對於以為雲夢文學運動會再度復興的地方官紳來說,無疑是壹次強烈的震撼。道光十四年(公元1834年)春,德安府派候補大法官項英出任雲夢知府。知府順應民意,為了振興雲夢文學運動,決定修建風水寶塔。在他的倡導下,當地政府籌集了320元,在東嶽廟旁邊修建了文峰塔
6.雲夢城郊古墓群
位於雲夢縣城關鎮東南和西郊,東周——漢群。由珍珠坡墓群、龍崗墓群、木匠墓群、睡虎地墓群、大墓群等五座小墓組成。其中,珍珠坡和龍崗兩座墓分布在東南郊,木匠墓、睡虎地、大墓三座墓自北向南分布在西郊。珍珠墓群,占地約7萬平方米。現已發掘出18座長方形小土坑墓,其中東周墓16座,秦漢墓2座。有仿青銅陶鼎、帶蓋彩陶豆、彩陶壺、小口彩陶鼎、木雕臥鹿鳥等。東周墓出土。有陶罐、甕、銅鏡、角飾、鐵片等。秦墓出土;木匠墓,占地約4萬平方米。1975年,發掘了兩座土坑木棺墓。出土的陶器有鼎、壺、甕、釜、壺、糖、碗等。銅有糖;漆器有扁壺、耳杯、圓盒、_等。有的器皿上烙有“亭”“三”字樣。木頭有耳杯,箅子等。胡迪墓群占地約12萬平方米。1975年、1977年和1978年,發掘了50座墳墓。它是壹座單棺墓,南北方向有許多豎洞。出土器物有銅、鐵、陶、漆木、帛、玉、竹等,其中出土秦簡M件;大墓的墓葬占地面積約5000平方米。1972年,發掘了三座陶制木奩墓,出土的器物有銅、漆木、竹、陶、瓷、玉等。
7.心安寺
新安寺位於316國道雲夢縣沙河新安段,雲夢縣沙河鄉新安村與孝南區臥龍鄉七裏村交界處,距孝感市區僅2公裏。
黃墻橙瓦的寺廟,金碧輝煌,雄偉壯觀;四周回廊環繞,曲徑通幽,參天大樹,四季花開。是集中精神修行、凈化心靈的好去處,也是旅遊休閑的好去處。
新安寺原名新安寺。據史料記載,新安寺是伍子胥的避難所。相傳戰國時,楚國大帥吳奢被奸臣費無忌陷害。吳奢和長子被楚平王殺死,次子伍子胥投奔吳。伍子胥逃到淶水以南丹陽縣城(今雲夢縣沙河鄉新安村)西4公裏的壹座廟裏,主持藏匿,從而躲過壹劫。伍子胥投奔吳國後,被封為大夫,率領軍隊打敗了楚國。為了回報他的救命之恩,伍子胥撥出兩萬兩千美元擴建了他避難的寺廟,取名新安寺,後毀於戰火。
2003年9月,雲夢縣集資300萬元重建戰國遺跡新安寺。歷時4年建成了阿彌陀佛殿、天王殿、地藏殿、客堂、佛寺流通室,以及可容納300人的齋堂、寮屋等生活設施。2007年3月5日,新安寺舉行了寺廟落成暨佛像開光儀式。寺院教育信眾愛國愛教,積善行善,積極開展扶危濟困、助殘敬老、賑災濟困、修橋修路、保護生態等社會公益活動。2008年6月,湖北省民族宗教事務委員會授予新安寺“五好”宗教活動場所稱號。
近年來,雲夢縣將新安寺列為旅遊名縣建設十大重點工程之壹,深入挖掘宗教文化資源,切實推進宗教文化旅遊發展,著力打造宗教文化旅遊景區。
8.雲夢儒學大成殿
儒學大禮堂位於雲夢縣城關鎮文化路,為清代建築。始建於袁誌三年(1337年),明洪武年間順治五年(1648年)兩次重修。現存清代建築,主要建築o
泗州寺始建於南朝梁朝。唐代重修,泰文四年重修。寺內大雄寶殿、鐘鼓樓造型古樸,飛檐獨特,獨具匠心。它們是湖北省唯壹的元代風格古建築,現被列為中國450座大型寺廟之壹。
近年來,這裏已成為知名的佛教旅遊景點,“吞雲吐夢,撼嶽陽樓”。泗州寺就像壹顆耀眼的明珠鑲嵌在澤國水鄉。身在寺中,可以感受到清晨的鐘鼓聲,看到四野的白水流淌,令人心曠神怡。
2002年初,寺廟裏發現了壹尊肉身佛像。它是由寺裏的壹個高僧坐封地下三年不腐而成的。現在出土情況良好。
交通指南
從武漢各大汽車站坐車到雲夢縣城,再轉夏辛店鎮。
9.雲夢泗洲寺
雲夢淶水國家濕地公園占地1057公頃,位於縣城附近。北起雲夢與安陸淶水河交界處,南至雲夢與應城淶水河交界處。經軍民口在皇崗門連接曲陽河和老仙河,繞城後在白河口匯入淶水河。
淶水濕地生境豐富,動植物多樣,生態特征明顯。它具有維護生物多樣性、調節蓄水灌溉、凈化水質等多種功能。它是淶水流域濕地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江漢平原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
蒙醫水國家濕地公園於2015年12月獲批建設,2016年獲批國家試點。
鄖縣周邊不僅有山川河流,縣城內部的湖面上還散落著荷花,看起來像是仙境。古稱雲縣,又稱雲夢澤。當地居民依水而居,大大小小的九條河流蜿蜒流過這個小縣城,讓人流連忘返壹個水鄉的景象。
雲夢縣成了網絡名人打卡地,還有無數驚喜等著妳去發現。大家在電視上看過的搞笑皮影戲,代代相傳的漢族舞龍,當地的美食也讓大家垂涎三尺。雲夢魚面、小籠包等當地美食也讓大家愛上了這個縣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