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六又叫?天貺節?、?洗曬節?,這天除了要翻曬衣物、洗澡外,還有吃食的講究,那麽農歷六月六吃什麽呢?我推薦幾種傳統美食。
農歷六月六吃的食物每年的六月初六是?天貺節?,又叫?洗曬節?。在這天,各地人民都有翻曬衣被和書籍的習慣。寺廟祠堂也有翻曬經譜之習俗。是日,人們還有洗澡、洗衣等清理個人衛生的習慣,並流傳至今。
六月六,很多地方有許多吃食的講究,江蘇諺雲:?六月六,吃了糕屑養了肉?,以為這天吃了用麥粉糖油做的面食,可以長肉;安徽江淮之間,是日必食臘肉,俗謂可以防病;滬城居民則有這天煮食餛飩的習慣,以為食之能免夏疰;雲南俗習,六月六這天大殺豬羊,祭土地廟神,然後將這些祭品吃掉,以為這樣就能使?土地不開口,老虎不吃人?,求得牲畜平安,不被豺狼所害。
1、吃面條和餃子
節日往往離不開吃,六月六也有吃的節目,叫做嘗新,即吃新麥做的面條和餃子。因為六月六是壹年的中間,被稱為小?中秋?,這壹天要把早熟作物煮熟嘗新,同時也給家畜壹碗嘗新,所以,六月六也稱?嘗新節?。六月六吃餃子,是老揚州延續了幾十年的傳統,南方人壹般主食以大米為主,餃子不常吃,而六月六這天難得吃壹次餃子,可以防治疰夏。此外,夏天天氣炎熱,很多人沒有什麽胃口,偶爾吃壹次餃子,也能起到開胃的作用。
2、包包子、推碾筋
每逢農歷六月初六這天,家家戶戶都要包包子、推碾筋。碾筋就跟饅頭、面條壹樣,是壹種面食。至於六月六為什麽哈碾筋、逮包子,實憾沒有確切的考據。雖然當地民間有多種傳說,其中壹種是:用碾筋拴住人壽,用包子包住年豐。人壽年豐,日子才有奔頭。
3、吃肉
修水多數地區興吃肉,多少不論,俗諺有?六月六,要吃肉,不吃肉,生瘤毒?。修水白嶺、全豐、黃龍、路口、古市是日興吃臘肉烹湯,喝此湯,認為可免生痱子,有?六月六,吃臘肉?之說;此時正逢早禾、早豆收割之際,農村普食新米飯、新豆腐,新鮮蔬菜,菜肴豐盛,有?曬書之時六月六,盆裝豆腐缽裝肉?的俗語。
4、吃幹食
這天,家家都會吃些幹食以示缺水,其中有祈禱盛夏酷暑多降甘霖解旱,使五谷豐登之意。農諺中就有?拿錢難買五月旱,六月連陰吃飽飯?的說法。
5、吃焦屑
在水鄉農家,有?瘦夏?的說法,意思是酷暑時節,不思飲食,人會瘦上壹圈的。於是到了農歷六月初六這天,出嫁的女兒都要回娘家,吃娘家的焦屑,彌補損耗,長得健壯壹些。焦屑,即炒面粉或炒米粉,古書上說的?糗?就是。壹般是以開水沖泡,攪成糊狀,放上紅糖,或者還要倒點香油,更加美味可口。
6、吃粽子
相傳,布依族過去也是端午節吃粽子,在明朝初受命南征時,端午節正在進行壹場非常激烈的戰鬥,沒時間過節,這場戰鬥壹直打到六月六才大獲全勝。軍隊在殺豬宰牛慶祝勝利時,官兵們想到端午節沒過上,粽子也沒吃上,就建議在慶功大會上補上。後來,為了慶祝和紀念這壹場偉大戰爭的勝利,就把六月六定為布依族的大年,且在這壹天家家戶戶都要包粽子,吃粽子。
7、吃曬蛋
有些地方則言?六月六,雞蛋曬得熟?,流行吃曬蛋。汲取泉水,置雞蛋於其中,由卯時曝曬至申時,蛋乃熟,食之,據說可得?陽精?。而豐城人,這壹天則作興吃腌蛋。有的地方還有?六月六?吃雞的食俗。以椒蒸雞作糜,據說可以補陽,故又有俗諺雲:?六月六,紅酒炒雞肉?。
農歷六月六吃什麽?還有幾種六月六的美食沒有揭秘,感興趣的朋友不妨往下看。
8、炒面
在河南汝南、上蔡壹帶,六月六要吃炒面,據說是為了紀念嶽飛。因為當年嶽武穆收復蔡州(今汝南)時,當地老百姓曾拿炒面慰問抗金將士。關於民間六月六吃炒面的習俗有好多種說法。但總的有三種,壹是說吃炒面可以治療腹瀉腹痛,祛除濕熱、不枯夏等;壹是說六月六是?天貺節?,相傳於北宋,吃炒面是為了祁雨,以求風調雨順;壹是說六月六吃炒面為了讓四海龍王忘記在這天比賽下雨的事情。
9、熬綠豆
?六月六,熬綠豆?,在伏天喝綠豆湯或綠豆粥有壹定的科學道理,綠豆湯可以避暑避邪毒。此時還是播種紅豆、綠豆的時候,?陸月陸,種紅綠?說的就是六月六前後,就要種綠豆、紅豆了。
10、吃羊肉
農歷六月初六,費縣有?吃伏羊?的鄉俗。每到這壹天,家家戶戶或者煮羊肉湯,或者燉羊肉,或者包羊肉水餃,總之都要吃羊。有的是去集市上買羊肉、羊下水,更多的是買壹只羊來宰殺。黑山羊壹般都選用七八十斤重的,單獨壹家宰殺壹只吃不了,就幾家合夥。
11、吃餛飩
江南舊俗,農歷的六月初六,家家必包餛飩吃。諺雲?六月六,裹碗餛飩落壹落?,新麥早已收割上場,也許是為了慶祝春糧豐收,所以這天要吃新麥做的餛飩或面條。
12、吃狗肉喝燒酒
在豫南,還有婆家請未過門的媳婦來做客的習俗,亦謂之?看麥收?,而有的客家人則要吃狗肉喝燒酒。時值六月六,人體的各項機能很薄弱,狗肉溫補,最宜食用。正常情況下,3月至8月不食狗肉,但六月六人體的特殊屬性決定了這壹天吃狗肉有益。
13、送面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