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這辦個村宴有啥氛圍啊?
這氛圍可好了去了。大廚在鍋邊站著,壹邊有打下手的,旁邊有擇菜的婦女,邊上還有燒火的夥夫,看似雜亂忙碌,其實壹切都有條不紊。
在這樣的環境下,人的心情是很容易好起來的,大家聊天,開玩笑,說壹些平時的見聞,聽的人哈哈大笑,說的人洋洋得意,人們的心情想不好起來都難。
另外,村裏的輩分是錯綜復雜的,有些人跟嫂子開著玩笑,打著趣,嫂子被逗笑後開罵,聽到人如果輩分小可以放聲大笑,如果輩分大,那憋死也不能笑。
在這樣的氛圍下,大廚開始做飯,通常情況下,幫忙的人會吃些面條,或者是燉菜,大廚將料放足,飯菜做好後,大家各自盛各自的飯菜,然後找地方或坐或蹲,邊聊天邊吃。
平時這樣的機會很少,大家平時吃飯都是在自己家裏,這種蹲在壹起吃飯,會讓他們想起以前村裏的都蹲在磨盤下或者是大樹下吃飯的往事,他們心裏會帶著回憶去吃這些飯,味道和食欲都不是平時能比的。
但這些都只是幫忙的人,真正吃村宴的人,還是那些親戚和朋友,那這些酒席為啥就會讓人念念不忘呢?
二、那些念念不忘的人,想念的並不只有味道有些人在外面工作了多少年,有些人也混出了名堂,他們平時吃喝不愁,天天大魚大肉都吃煩了,如果有人請客,他們更願意吃點素菜。但壹問起來,他們就會說太想念小時候吃過的村宴了。
當某天他們如願回到了村裏,正好趕上有這樣的事,他們又重吃村宴席,他們會食欲大開,並且在回去工作後接著懷念。
是村宴的味道特別好嗎?是村裏的大師傅手藝超過了外面所有飯店的大廚嗎?
其實並不是這樣的,因為這些人所懷念的其實並不只是味道,而是那種毫無壓力也沒有應酬的氛圍。
在外面吃飯,多是有原因的,不管是別人請客還是自己請客,通常都是有事,而只有在老家吃這處村宴時,他們可以不用想那麽多,不用想工作,不用想該怎麽說話,不用想什麽可以吃,什麽不可以吃。
他們能夠放肆的談笑,可以想吃啥就吃啥,實在喜歡了,讓大廚給單獨盛壹碗吃個夠。
這是種身心全都放松的狀態,而這種狀態,是他們在外面得不到的,緊張的工作,快節奏的生活,他們哪裏有時間和心情去懷著這麽放松的心態吃飯?
所以,他們所懷念的,絕不是味道那麽簡單,而是壹種放松和無憂無慮的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