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設計旅遊路線,去某地旅遊,介紹當地風土人情

設計旅遊路線,去某地旅遊,介紹當地風土人情

桂林是世界著名的風景遊覽城市和歷史文化名城。地處湘桂走廊南端,東經109°36′至111°29′、北緯24°15′至26°23′,平均海拔150米,北、東北面與湖南省交界,西、西南面與柳州地區相連,南、東南面與梧州市、賀州市相連,毗鄰廣東省。桂林地處低緯,屬中亞熱帶季風氣候。境內氣候溫和,雨量充沛,無霜期長,光照充足,熱量豐富,夏長冬 短,四季分明且雨熱基本同季,氣候條件十分優越。年平均氣溫為18.9℃。7月最熱,月平均氣溫為28℃,1月最冷,月平均氣溫7.8℃。年平均無霜期309天,年平均降雨量1949.5毫米。平均蒸發量1490~1905毫米。年平均相對濕度為73~79%。全年風向以偏北風為主,平均風速為2.2~2.7米/秒。年平均日照時數為1670小時。平均氣壓為994.9百帕。桂林市地處南嶺山系的西南部,平均海拔150米,屬典型的“喀斯特”巖溶地貌,遍布全市的石灰巖經億萬年的風化浸蝕,形成了千峰環立、壹水抱城、洞奇石美的獨特景觀,被世人美譽為“桂林山水甲天下”。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景點有:象鼻山、伏波山、南溪山、堯山、獨秀峰、七星巖、蘆笛巖、甑皮巖、冠巖、明代王城、榕湖、杉湖等。而我們所說的漓江山水最精彩的壹段則在陽朔境內,桂林其他縣區也有數不勝數的美景等著我們前去瀏覽,龍脊梯田、興安靈渠、資江漂流、五排河漂流、八角寨、寶鼎瀑布等都會為妳帶來更多的驚喜。  桂林是壹座文化古城。兩千多年的歷史,使它具有豐厚的文化底蘊。秦始皇統壹六國後,設置桂林郡,開鑿靈渠,溝通湘江和漓江。桂林從此便成為南通海域,北達中原的重鎮。宋代以後,它壹直是廣西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號稱“西南會府”,直到新中國建立。在漫長的歲月裏,桂林的奇山秀水吸引著無數的文人墨客,使他們寫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詩篇和文章,刻下了兩千余件石刻和壁書,另外,歷史還在這裏留下了許多古跡遺址。這些獨特的人文景觀,使桂林得到了“遊山如讀史,看山如觀畫”的贊美。抗日戰爭時期,桂林成為中國著名的文化城,眾多的愛國作家、藝術家會集在這裏,譜寫出抗日文化的新篇章。悠久的歷史,為這塊古老而美麗的土地孕育了富饒的文化。 千百年來,桂林壹直是人們旅遊觀光的寶地。現在,壹個以桂林市為中心,包含周圍12個縣的風景區已經形成。這裏有浩瀚蒼翠的原始森林,雄奇險峻的峰巒幽谷,激流奔騰的溪泉瀑布,天下奇絕的高山梯田......在這壹片神奇的土地上,生活著壯、瑤、苗、侗、仫佬、毛難等十多個少數民族。大桂林的自然風光、民族風情、歷史文化、深深地吸引著中外遊客以及國家元首紛至沓來,流連忘返。 最佳旅遊時間 桂林的緯度比較低,屬於中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總體上來說,桂林的氣候溫和,四季分明,氣候條件十分優越。年平均氣溫為19.3℃,有“三冬少雪,四季常花”之說。到桂林旅遊,最佳季節是在每年4-10月份,在這個期間會有“五壹”和“十壹”兩個黃金周,也是旅遊的高峰期,氣候適宜的桂林會有很多的遊客,房間的預訂和交通也進入高潮,價格比平時有所上漲,所以最好避開這個時間,選擇壹個淡季出遊,細細體味這天下美景。 著名景點 陽朔——以風景秀麗著稱的陽朔縣,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東北部,桂林市區南面,屬桂林市管轄,縣城距桂林市區65公裏。建縣始於隋開皇十年(公元590年),距今已1400余年。全縣總面積1428平方公裏,有耕地2萬公頃,全縣總人口30萬人,轄6鎮3鄉,有漢、壯、瑤、回等11個民族。 漓江——位於華南廣西壯族自治區東部,屬珠江水系。漓江發源於“華南第壹峰”桂北越城嶺 漓江見聞貓兒山,那是個林豐木秀,空氣清新,生態環境極佳的地方。漓江上遊主流稱六峒河;南流至興安縣司門前附近,東納黃柏江,西受川江,合流稱溶江;由溶江鎮匯靈渠水,流經靈川、桂林、陽朔,至平樂,匯入西江,全長437公裏。從桂林到陽朔約83公裏的水程,稱漓江。 九馬畫山——從興坪溯江而上四公裏有壹山,它五峰連屬,東南北三面環山,西面削壁臨江,高寬百余米的石壁上,青綠黃白,眾彩紛呈,濃淡相間,班駁有致,宛如壹幅神駿圖,旅行家徐霞客這樣描述:“其山橫列江南岸,江自北來,至是西折,山受嚙,半剖歸削崖,有紋層絡。綠樹沿映,石俱黃、紅、青、白,雜彩交錯成章,上有遠望如畫屏,故名畫山。” 象山——坐落於桂林市城西的象山,與城東的東寶山遙遙相對,成為荊門市有名景觀。象山唐代稱為蒙山,“象山”壹名據說是為紀念南宋陸九淵而來。無獨有偶,在今江西貴溪也有壹座“象山”,也因紀念陸九淵而命名。故昔日出壹陸夫子,今朝才有兩象山。 美食街 桂林有六處主要美食街:濱江路美食街(伏波山段至象鼻山)、解放西路美食街、普陀路美食街(朝陽路口)、桂林美食城(汽車站左側200米處)、雉山路美食街(美食城對面)、最有名的桂林人旺角美食街(中心廣場鐘樓附近)。 特色活動 有著眾多少數民族的桂林民間節慶活動也特別多,風情濃厚的風俗,已成當地旅遊的壹大風景線。各民族***同的民間傳統節日,如元宵節、端午節等,這裏都會大慶特慶,熱鬧非凡。但最為精彩的,無疑是各民族獨特的喜慶節日。 桂林山水旅遊節 10-12月 桂林市人民政府為提高桂林旅遊知名度、增強桂林旅遊、吸引遊客、為了在每年旅遊淡季(10月~12月分)舉辦年度性國際旅遊節活動。1992年開始舉辦山水旅遊節。 三月三 三月三是壯族傳統歌節,又叫“歌圩節”、“歌婆節”,分日歌圩和夜歌圩。現在廣西壯族自治區政府已將每年農歷三月初三定為壯族歌節,正逐漸發展成“三月三”文化藝術節。 苗年 苗年是苗族傳統節日。節日當天早晨放鞭炮,連放3炮,以示吉慶。節日期間,人們走親訪友,互致祝賀。有些地方伴隨舉行盛大的鬥牛、賽馬活動。其中蘆笙踩堂活動最為精彩,屆時,小夥子蘆笙嘹亮,悅耳動聽,姑娘們身著節日盛裝,頭戴龍鳳銀角、銀簪、銀梳,踏著笙歌節拍,翩翩起舞。通過踩堂,男女青年可以自由選擇情侶。苗年的時間各地不壹樣,基本都是在秋收結束以後。 花炮節 侗族的傳統民俗節日,這壹天要放花炮,第壹炮表示人丁興旺,第二炮是恭喜發財,第三炮是五谷豐登。花炮活動結束後,男女青年聚在壹起奏蘆笙、跳舞。入夜,點燃篝火,有唱侗戲的,有自由對歌的,壹片歡聲笑語。花炮節的日期在各個地方都不壹樣,從正月到十月都有,三江侗族自治縣是正月初三(農歷,下同),梅林是二月初二,富祿是三月初三,林溪是十月二十六,是否能碰上,就要看妳的運氣了。 禁風節 桂林市臨桂縣廟坪瑤旋傳統節日。傳說遠古時,風神發怒,村寨受災。有神仙指點眾人,正月二十日禁聲禁風,祭祀風神,果然靈驗,這壹天便成了禁風節。節前,人們用稻草紮些十字架,壓在田頭屋角,掛上屋檐。節日期間,禁止壹切聲音,連晾衣服也只能鋪在草地上,為了避免人來人往弄出聲響,全寨人都離家到廟坪圩去過節。節日活動多姿多彩,敲鑼打鼓,舞獅唱戲,夜幕降臨時,對唱山歌。這個原是禁聲禁風的日子,變成廟坪圩壹次歡樂的盛會。桂林特色餐飲 桂林的吃在全國可是有口皆碑的,地方風味獨具特色,集酸辣的湘菜和清淡的粵菜風味於壹體,桂林人的家常小炒受湘菜影響比較大,幾乎餐餐離不開酸辣,餐館自然也以適應桂林人的口味為首選。當然隨著旅遊業的不斷發展,餐飲的種類也越來越多,淮揚菜、閩南菜、潮州菜、西北地方菜、廣西少數民族風味菜等也在桂林形成了氣候。時尚餐飲也在桂林悄然興起,正宗的西餐、中式簡餐,深受年輕人的喜愛。 桂林的街頭小吃更是壹絕,滿街飄蕩著糯米雞散發出的荷葉香。桂林米粉不可不嘗,有生菜粉、牛腩粉、三鮮粉、原湯粉、鹵菜粉、酸辣粉、馬肉米粉等,全市幾百家米粉店,家家口味不盡相同,有的甚至通宵營業。它的骨頭湯底是天不亮時就開始熬的,口味醇厚,師傅會為妳切好鹵肉,配上香噴噴的花生米和蔥花,再淋上高湯,味道實在很好。 桂林地處嶺南要沖,自古官宦商旅雲集,飲食習慣南北交融,粵、川、湘、浙、贛、閩均有承傳。近世紀以來,粵、川飲食影響大,同時融入地方習慣,又因旅遊的發展,逐漸形成了有壹定地方特色的風味小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