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塔裏木盆地木乃伊的驚人起源

塔裏木盆地木乃伊的驚人起源

小河墓地M11號墓自然幹屍

作為絲綢之路的壹部分,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位於東西方文化的交匯點,長期以來壹直是歐亞大陸人民、文化、農業和語言交流的重要十字路口。自1990年代後期以來,在這壹地區的塔裏木盆地發現了數百具可追溯到公元前2000年至公元200年的自然木乃伊的人類遺骸,包括牛、綿羊和山羊、小麥、大麥、小米,甚至開菲爾奶酪,因為它們所謂的“西方”外觀、毛氈和編織的羊毛衣物以及它們的農牧業經濟。塔裏木盆地的木乃伊被埋葬在貧瘠沙漠的船棺中,這壹直困擾著科學家,並激發了許多關於其神秘起源的理論。

塔裏木盆地以牛為中心的經濟和木乃伊不尋常的外觀讓壹些學者猜測他們是遷徙的亞納亞牧民的後代,亞納亞牧民是壹個高度流動的青銅時代社會,來自俄羅斯南部黑海地區的大草原。另壹些人把他們的起源放在巴克特裏亞-馬爾吉亞納考古復合體(BMAC)的中亞沙漠綠洲文化中,這與伊朗高原的早期農民密切相關。

為了更好地了解塔裏木盆地木乃伊的起源,他們最早在公元前2000年左右定居在小河和古木溝。來自吉林大學、脊椎動物古生物學和古人類研究所以及首爾國立大學和哈佛大學進化人類研究所的研究人員組成的國際團隊Max Planck生成並分析了塔裏木盆地最早木乃伊的13全基因組數據。這些木乃伊可追溯到公元前2100年至1700年,在鄰近的準噶爾盆地還有5具可追溯到公元前3000年至2800年的年輕木乃伊。這是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首次對史前人類進行基因組規模的研究,包括迄今為止在該地區發現的最早的人類遺骸。

小河墓地鳥瞰圖。

塔裏木盆地的木乃伊不是這個地區的新來者。

令他們非常驚訝的是,研究人員發現塔裏木盆地的木乃伊根本不是該地區的新來者,而似乎是曾經廣泛分布的更新世種群的直系後裔,這些種群在最後壹個冰期結束時已經基本消失。這個被稱為古北歐人(ANE)的種群在現代人群的基因組中只占很小壹部分,其中西伯利亞和美洲的土著種群已知比例最高,約為40%。與今天的人群相比,塔裏木盆地的木乃伊沒有表現出與任何其他全新世群體混合的證據,而是形成了壹種此前未知的遺傳隔離,可能在定居塔裏木盆地之前經歷了壹個極端而長期的遺傳瓶頸。

“為了更好地了解歐亞大陸內部的遺傳歷史,考古遺傳學家長期以來壹直在尋找全新世ANE群體。我們在最意想不到的地方發現了壹個種群,”這項研究的高級作者、首爾國立大學生物科學教授Choongwon Jeong說。

小河墓地M13墓剖面圖。

與塔裏木盆地相反,準噶爾盆地附近最早的居民不僅來自當地人口,還來自西部草原牧民,即阿法納西沃人,這是壹個與青銅時代早期的亞曼雅人關系密切的牧民群體。青銅時代早期準噶爾人的遺傳特征也有助於明確其他牧民的祖先,他們叫Chemurchek,後來向北傳播到阿爾泰山脈,進入蒙古。Chemurchek群似乎是青銅時代早期準噶爾人和來自內亞山脈走廊(IAMC)的中亞群的後裔,他們的祖先來自當地人口和BMAC農牧民。

“這些發現增加了我們對Yanaya世系向東傳播的理解,以及他們第壹次見到Neiya人口時的混合場景,”考古研究所教授、該研究的共同首席作者趙寧說。北京大學博物館學。

小河墓地M75墓發掘簡報。

塔裏木盆地群與其說是文化上的孤立,不如說是基因上的孤立。

整個青銅時代塔裏木盆地周圍廣泛遺傳混合的發現,使得塔裏木盆地的木乃伊根本沒有表現出遺傳混合的證據更加引人註目。然而,塔裏木盆地各民族雖然在基因上是孤立的,但在文化上並不是孤立的。對他們牙結石的蛋白質組學分析證實,創始人已經開始從事牛、綿羊和山羊的乳制品行業,他們對周圍不同的文化、美食和技術非常熟悉。

該研究的高級作者、哈佛大學人類學教授、德國萊比錫馬克斯·普朗克進化人類學研究所研究組組長克裏斯蒂娜·沃裏納說:“雖然基因隔離,但塔裏木盆地青銅時代的人在文化上非常國際化——他們以藥用植物為特色,如西亞的小麥和乳制品,東亞的小米和中亞的麻黃。”

典型的小河船棺材與槳。棺材蓋上了牛皮。

“重建塔裏木盆地木乃伊的起源對我們了解這壹地區產生了革命性的影響,我們將繼續研究其他時代的古人類基因組,以便更深入地了解歐亞草原人類遷徙的歷史,”該研究的高級作者、吉林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崔銀秋補充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