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逛超市發現面粉打折,本著會過日子的原則,緊忙搶了壹袋扛回了家。那麽各種面食就做起來吧。今天就跟大家分享壹道非常好吃的面食——喜餅。喜餅又稱媳婦餅,果餅,喜餑餑等,屬於山東的特色傳統面食,這種小餅幾乎不含水,用面粉、雞蛋、糖和花生油制作而成,不需要再有多余的添加。成品小餅顏色微黃、香味撲鼻、松軟細膩,口味獨特。因為它有壹個比較突出的作用,用於 婚慶、喜聚等 ,所以被稱為“喜餅”。
喜餅的做法非常簡單,不需要復雜的操作,也不需要烤箱,只用電餅鐺或平底鍋就可以完成制作,口感細膩有嚼勁,不會燒心,比面包還好要吃呢,如果妳家裏剛好有面粉,那不妨和我壹起來做幾個喜餅吧。
& 比面包還好吃的喜餅 &
所需食材:中筋面粉(也就是普通面粉)500克、幹酵母 3克、雞蛋 5個、白糖30~50克、溫水50克、花生油 40克
1,首先把幹酵母放入大盆中,再加入溫水攪拌至幹酵母與水融合,註意水溫以不燙手為宜,如上圖所示。
2,再加入雞蛋和白糖攪拌融化,如上圖所示。
3,接著把中筋面粉倒入大盆中,用筷子攪拌成面絮狀,如上圖所示。
4,再加入花生油,花生油會使餅的香味更加濃郁,沒有也可以加入玉米油,如上圖所示。
5,下手揉成比較粗糙,但沒有幹面粉的面團,蓋上蓋子密封醒面15分鐘,因為面團的含水量較少,所以在這壹步很難壹下子把面團揉得光滑細膩,給面團壹點時間,讓面粉更好地吸收液體再去揉,不僅省力,面團也會更細膩,如上圖所示。
6,醒面結束後再回來揉,就會很輕松地把面團揉得光滑細膩了,蓋上蓋子繼續密封醒發,如上圖所示。
7,面團的醒發並沒有具體的時間,根據室溫不同,時間也有多少差異,觀察面團的狀態,體積變成原來的2倍大,用手指蘸幹面粉在面團中間戳壹個洞,洞口不會回縮就可以了,如上圖所示。
8,把面團從大盆中取出,揉搓排氣,再分割成小面積子,分別再將它們揉圓備用,這裏要多揉壹會兒,會使成品喜餅更加松軟,如上圖所示。
9,把揉圓的小面劑子密封松弛10分鐘左右,用搟面杖搟成厚度5mm左右的薄餅,再次蓋上保鮮膜醒發,這裏要註意在搟好的小餅下面撒點幹面粉防粘,如上圖所示。
10,小餅醒發好的狀態是變得胖乎乎的,拿起來輕飄飄的,如上圖所示。
11,電餅鐺裏不用放油,預熱後直接放入醒發好的小餅,註意每兩個小餅之間要留有壹定的空隙,蓋上蓋子小火烙制,如上圖所示。
12,小餅壹面烙至金黃色後將其翻面繼續蓋上蓋子烙,當小餅的兩面都烙至金黃色,餅身也明顯鼓起,餅的側面用手指按下去很快就回彈了,說明小餅烙好了,如上圖所示。
13,不用烤箱,做法也非常簡單的喜餅就做好了,蛋香味和麥香味結合起來,口感更香甜,我兒子總說喜餅比面包還要好吃,所以每次都讓我多做壹些,他怎麽也吃不夠。家裏有面粉的小夥伴趕快試試吧,真的非常非常好吃哦!
& 微笑的碎碎念 &
1,溫水不要多,50克的量只是為了使幹酵母更好地融化。
2,烙制時不要心急,要用小火慢烙。
廚藝有限,重在分享,相遇是緣,請多多指教,明天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