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統計,雲南約有大大小小的壩子1000多個,壩子是雲南地形地貌上的特殊存在,因為雲南特殊的地理環境,從古至今,壩子在 歷史 的發展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同時,因為壩子的特殊性,也成為了各地政治、經濟、文化、交通的發展中心。
在雲南眾多的壩子中,按照地域面積來算,陸良壩子是全雲南最大的壩子。
陸良壩子以 771.99 平方公裏的面積,居雲南大小壩子之首,比新加坡國土面積還大壹百多平方公裏,號稱雲南第壹大壩子,是雲貴高原上壹顆璀璨的明珠。
陸良縣隸屬於雲南曲靖,陸良縣位於雲南省東部,素有“滇東明珠”之稱。居南盤江上遊,全縣東西長65.6千米,南北寬62.8千米。境內海拔1840米,四面環山,中間是開闊平坦的湖積盆地,是雲南省第壹平壩。
陸良縣轄2個街道辦事處、7個鎮、2個鄉:中樞街道辦事處、同樂街道辦事處、板橋鎮、三岔河鎮、馬街鎮、召誇鎮、大莫古鎮、芳華鎮、小百戶鎮、活水鄉、龍海鄉。
陸良是雲南開發較早的地區之壹。西漢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始置同勞縣,屬益州郡。東晉更名為同樂縣,屬建寧郡。宋大理時為落溫部(即三十七部之壹)。元時改為陸梁州,隸曲靖路。明洪武三十壹年(1398年)更設六涼衛。清康熙八年(1669年)裁衛歸州,移州治於衛城。民國元年(1912年)改名為六涼縣,民國二年(1913年)又改名為陸良縣。中華人民***和國成立之後,屬宜良專區,1954年改屬曲靖專區。1997年5月曲靖撤地設市,屬曲靖市,境內的“爨龍顏碑”,見證了陸良輝煌的 歷史 ,同時陸良也是爨文化的發源地。
陸良特色
彩色沙林
彩色沙林是壹個以天然形成的沙柱、沙峰為特征的景區,位於陸良縣城東南面18公裏處,整個景區面積6平方公裏。它是由地震沖擊、地殼運動等因素逐步形成的地貌奇觀,彩沙凝結成沙柱。沙林裏主要景點有群雄爭艷、駝峰、火焰山、書生洞、古長城、萬年右木、古城堡、金沙林、雪峰、三十六計、七擒孟獲等。
白水塘
白水塘地處南盤江和杜公河之間,南北長,東西窄,湖水主要來自雨水,總面積1.6平方公裏,深2米。盛夏水域面積廣大,可以劃船,垂釣。
陸良板鴨
歷史 悠久,是選用每只接近兩公斤的仔鴨宰殺後,用鹽腌制,造型為香仁形,很有特色。色白味好,肉質細嫩,營養豐富,味道鮮美。遠銷海內外。
麻衣饊子
麻衣饊子是以小麥面、白砂糖為原料而制成的的油炸類糕點,其狀如“千鈞扣”,色澤金黃,表層為芝麻糖衣,內裏灌滿糖飴,味道甜潤而柔膩。陸良麻衣饊子以其“香、脆、酥、甜”的特點而聞名,距今已有200多年 歷史 ,是陸良縣地方傳統風味食品。
蠶絲被
陸良蠶絲因為天時地利原因被稱為“纖維皇後中的皇後”。跟江浙蠶絲相比,陸良蠶繭最大的特點就是柔韌性好,柔韌性好表現為更加保暖貼身舒服,讓我們的睡眠質量更好。
洋芋絲
曲靖陸良洋芋絲是壹道本地特色 美食 。精選優質土豆,經過精致技術加工形成的具有麻、辣、酥、脆、爽口等特色的土豆絲,是老小皆宜的休閑食品。
陸良 歷史 沿革久遠,同時也是紅色革命的傳承地,在陸良縣城邊的龍海山上上,有壹個特大的標語,“***產黨萬歲”此標語於1971年底選址踏勘修建。“每個字的字體長寬各60米,面積為3600平方米,整個標語的總面積達到了32000多平方米,每當天壹放晴,整個陸良城內都能看到。
陸良作為孟獲故鄉,爨文化的發源地,有著悠久的 歷史 文化和人文自然景觀,高原第壹大壩陸良歡迎大家來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