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國家的規定,以語言作為職業的播音員、節目主持人和影視演員普通話確實要達到壹定的標準才能上崗。如果這些演員是科班出門的話這是必須的條件,在學校期間需要能過國家普通話標準等級考試,只有通過了才可以正常升級或畢業。否則連大學畢業證書也拿不到,更別提上臺表演了。
但是在現實生活中真的還是壹些演員或主持人由於某種原因,普通話其實說的並不標準,但是也在從事著這些和語言相關的行業,而且有壹些還是很多名氣的,今天我們就盤點這其中的幾位。
劉儀偉:
劉先生是以主持美食節目出道的。在2000年初的時候是壹位爆紅的主持人,大大小小的綜藝節目都可以看到他的身影,但也是早期口齒不清主持人的代表人物。據說有兩個地方的人普通話是很難標準的,壹是南方人,二是四川人。劉儀偉壹口川味普通話貫穿著整個前半段的“職業生涯”。據說當年央視主持人讀錯壹個字兒要罰款50,如果嚴格執行,估計劉儀偉當年在央視拿不到工資還要貼錢。據傳後來劉儀偉離開央視和普通話不過關有著莫大的關系。
謝娜:
這位現在湖南衛視當家花旦曾經也是壹位普通話不標準的女孩子,並且曾經因為自己的普通話不標準,14歲的謝娜在北京的表演初賽中被淘汰過。這個難怪壹個四川妹子,早期很多人認為他們自己說川普就是普通話。比賽被淘汰後,她考上了四川電影電視學院。為了克服川普,說壹口標準普通話,她付出了很多努力,比如每日練習繞口令不中斷,直到現在還能張口就來。雖然現在謝娜在節目中還是會經常的夾雜著壹些四川或湖南口音,但是大家也都知道這只是為了主持效果而已,謝娜確實通過自己的努力通過了主持人說標準普通話這壹關。
在演員這個行業普通話說得不好的就太多了,這其中包括很多香港和臺灣的演員,也有很多大陸的演員。據說香港演員張家輝早期到大陸來做宣傳,由於普通話不好都不敢向觀眾說出自己的名字。當年很多港片演員的配音也是大陸找專門人員進行配音的。其實大陸演員裏說普通說不好的也大有人在,如現在非常紅的演員王寶強,由於其是草根出身,沒有經過科班學習,壹說話就有壹口濃重的河南口音。據說早期馮小剛導演找他演《天下無賊》時就是看上了他的說話方式和語氣,和戲中的人物很搭、很接地氣。當然現在寶強的普通話雖然還有很多的進步空間,但是和出道時比還是好的不要不要的了。
從上面可以看出,任何壹個行業對於真正的人才都沒有壹個確定的準入門檻,具有唯壹性和排它性。主持人和演員這個行業是對從業的語言有很大的功底要求,但是如果妳確實有某壹方面有獨特的才能,按照國家的對文藝工作的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原則也是有很多人從幕後走到了臺前。為我們的大眾的娛樂生活添加了不同口味。國家也是大力提倡有才能的人盡可能在多個領域發揮自己。技能是可以後天培養的,但是熱愛、興趣、能力有些是與生俱來的。此時我又想起了杜老夫子的話:“我勸天功從抖擻,不拘壹格降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