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人的飯桌上都有哪些菜?
首先,燒白。水煮白是每個重慶人都知道的壹道菜,是每個蒼蠅館子的必備菜,也是重慶年夜飯餐桌上不可或缺的壹道菜。煮白在很多地方也被稱為“紅燒肉”,主要分為兩種口味:鹹煮白和甜煮白。鹹水煮,肥瘦相間的五花肉入口即化,軟糯油潤,用壹雙浸過油的筷子壹夾,入口別有壹番滋味。甜煮豬肉,也被稱為沙豬肉,仍然使用五花肉,但豆芽被夾在肉片中的豆沙取代,蒸軟和甜糯米的味道像“滿足感”。第二,粉蒸肉。粉蒸肉起源於江西,在重慶成為“重慶十大名菜”之壹。有肥瘦相間的五花肉,裹上米粉,墊上紅薯和芋頭,放入蒸籠蒸熟。肥瘦相間的豬肉松軟糯香、酥脆嫩爽,蒸紅薯芋頭入口油潤幹爽、濃郁香甜。在重慶,粉蒸肉還可能與蒸排骨和肥腸搭配在壹起出現在餐桌上。第三,酥肉。全國各地都有過年炸酥肉的習俗。在重慶,鍋包肉也是過年必備的炸貨之壹。豬肉裹上面糊,在鍋裏煎,然後它就變成金黃色了。空氣中彌漫著壹陣陣酥肉的香味。外酥裏嫩,肥瘦相間,濃郁的香氣在口中久久不散。重慶的酥肉堪稱“爆笑王”。除了撒孜然和辣椒粉,很適合涮火鍋和煮湯。如此迷人的小酥肉怎麽能不出現在年夜飯的菜單上呢?第四,臘肉湯圓。在重慶,湯圓已經成為只有重慶人才能吃到的特色美食——臘肉湯圓。將糯米浸泡並蒸熟,將臘肉切成丁並炒香,將糯米與炒熟的臘肉丁、蔥花和姜末混合,揉成球,放入鍋中蒸熟。臘肉配糯米飯,吃壹口又鹹又軟的糯米飯,伴著淡淡的蔥香,這用重慶話說就是“太好吃了”。很久沒回家的重慶人吃壹口臘肉和湯圓,就說明他們真的回家了。五、水煮魚。中國的年夜飯裏壹定有魚。取“年年有余魚”的吉祥之意,重慶也是如此,更別說三江交匯的地理優勢,河裏熱鬧的魚壹定是“壓軸大戲”。蒸、煮和燉各不相同。總之,新鮮的魚很好吃。如果壹定要選出重慶年夜飯魚的代表,不如把重慶江湖菜裏的年夜飯魚煮熟。畢竟,重慶是壹個“辣”的城市。清蒸和紅燒雖然好吃,但在其他地方也有,不能展現重慶的風格。水煮魚色澤鮮艷,香味濃郁,誘人食欲,入口麻辣鮮香,鮮香可口,壹想到就流口水。第六,芋頭雞。俗話說:“無雞不成宴,無魚不成宴”。年夜飯上自然要有魚和雞,而雞又有吉祥如意、吉祥如意的美好寓意。重慶人還擅長吃雞,辣子雞、芋兒雞、梁山雞、春雞和肥腸雞。可以說,沒有壹只雞能走出重慶。乍壹看很可能是麻辣雞,壹種國內的本地公雞,鮮嫩可口。選用上等辣椒和大紅袍辣椒,使雞塊麻辣香酥,但辣子雞的烹飪溫度很難把握。與除夕的普通芋頭雞相比,軟糯的芋頭和新鮮的雞肉被麻辣香濃的湯汁充分煨制,入口滑嫩,香味濃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