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場建設
運城關公機場自2005年投入運行以來,年旅客吞吐量從6.5萬人次增長到2007年的近21萬人次,隨著運城特別是黃河金三角地區經濟的不斷發展,乘飛機出行的旅客迅猛增長,現有的航站樓經常出現擁擠現象,給旅客出行帶來不便,迫切需要進行擴建。按照中國民用航空局對中國機場總體規劃布局,為適應運城關公機場服務的山西南部和黃河金三角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對航空產業發展的需求,運城關公機場規劃為山西南部和晉陜豫黃河金三角地區的國內幹線機場。近期改擴建總投資為4.4億元,工程包括新航站樓、配套站坪、停車場、特種國庫和消防站等設施。其中航站樓總建築面積18800平方米,結構為壹層半,設計6座玻璃透明廊橋,其中壹座可以停靠支線小型客機,本期擴建工程設計目標為2020年,可提供14118架次飛機起降,輸送旅客120萬人次,高峰小時旅客吞吐時為875人次。 2007年,山西省第二大航空中心——運城關公機場改擴建工程完成,機場年吞吐量達到200萬人次。改擴建工程將把現有飛機跑道向西延長600米,全長達到3000米,跑道寬度由現在的48米加寬至60米,站坪停機位將增加3個。工程完成後,運城機場技術標準將由3C級達到4D級。同時,運城市政府已通過航站樓擴建的規劃設計,於2008年啟動航站樓的改擴建工程,完工後運城關公機場航站樓面積將達到2萬平方米左右,增加3部登機廊橋。
機場運營
運城關公機場2006年旅客吞吐量比2005年增長125%,排中國機場第83位,提升了10位。運城關公機場自2004年10月建成、2005年2月開始運營以來,在全體機場人員的***同努力下,旅客的吞吐量、貨物的吞吐量、飛機的起降架次等各項指標均實現逐年遞升的目標。特別是2006年,運城關公機場旅客吞吐量達15萬人次,比上年增長125%,在中國140余個機場中排名83位;貨物吞吐量比上年增長230%,在中國機場中排名93位;飛機起降架次2233架次,比上年增長120%,在中國排名83位。運城關公機場各項指標都比上年排名提升了10位,出現了較好的上升勢頭。2008年12月28日,運城關公機場(簡稱“運城機場”)年客流量達到301070人次,首次突破30萬人次大關。2009年底,運城機場年客流量達到50萬人次。運城機場2005年2月7日通航以來,客流量增長迅速,由最初的5.4萬人次增長到2009年的50萬人次,在中國民用機場排位由94名上升至2009年的63名。經過擴建後,飛行區等級達到4D,跑道長3000米、寬60米,站坪面積4.4萬平方米。 運城機場充分發揮運城市黃河金三角地區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優勢,發揚“求實、創新、發展”的企業精神,堅持“安全第壹、優質服務”的經營理念,大膽探索適合運城機場特有的運營模式,克服2008年初雪災、“5·12”汶川大地震、北京2008年奧運會和殘奧會影響等困難,積極開拓市場,提前突破30萬人次大關,實現了歷史上的跨越。運城機場現開通運城至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成都、重慶、沈陽、昆明、三亞、武漢、太原等11條航線,其中北京每天3班。 為了滿足黃河金三角地區日益增長的出境旅客流,運城關公機場經過充分的市場調查,由國航飛往北京和成都的航班推出運城經北京至日韓、加拿大、澳洲、歐州及新馬泰等國家和地區的國際聯程航班。也就是這壹地區的出境旅客日後可以從運城直接買到通過這些國家的地區的國際機票,經運城至北京或成都航班直接中轉國航執飛的國際航班。
周邊環境周邊小吃
運城政府依托機場的良好發展勢頭,建成了以機場和大運重汽,華雄紡織,雪花啤酒等為龍頭的空港開發區,以鐵路為中線,空港南北區達二十平方公裏,高樓大廈林立,各種產業產銷兩旺,做為運城戰略發展的規劃,實現了運城副中心的目標。園區緊靠運城東客運站,運三高速,大運高速,豪德廣場,交通便利,又有五星級空港度假村,空港醫院,康傑中學,運城高等幼兒專科學院,以及占地三千畝,集遊樂和健身為壹體的運城最大的東花園,無論是遊玩還是投資,都能給人壹種留戀忘返的感覺。 這裏距市區只有8公裏,打的士十五分鐘就到達市中心,出園區壹百米便可上運三高速口,再向北兩公裏便可上大運高速,交通極其便利。 公交線路:18路 聖惠廣場 西城辦 烈士陵園 八壹市場 市工人文化宮 原王莊東口 禹都 豪德 康傑中學 飛機場 陶村 88路 鳳凰谷 -池神廟 -急救中心 -老運中 -老百貨大樓 -老車站 -火車站 -黃河大廈 -南風廣場北 -禹都南門 -北門 -機場大道 -豪德廣場 -康傑中學 -機場 -東花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