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劇荒的我又重溫了壹下《甄嬛傳》,劇情還是壹如既往的精彩,裏面塑造的人物都栩栩如生,不過作為吃貨的我關註點有點偏,看完劇我腦海裏浮現的都是劇裏面出現的各種美食,諸如沈眉莊喜愛吃的棗泥山藥糕,還有華妃娘娘鐘愛的蟹粉酥等。這樣壹來,不禁讓我好奇在古代究竟有哪些奇特的美食呢?妳是不是跟我壹樣好奇?我連夜查了資料,分享給同樣的好奇寶寶們噢~
水果篇:
1. 冷金丹
古代人也喜歡吃水果的,也曾用水果制作奇特美食,北宋《清異錄》的「冷金丹」即是壹例。就是摘取還沒有長成熟的沙果百余枚左右,把它們浸入蜂蜜中十天,有趣的是,在古代,沙果還不叫這個名字,而是叫林檎。到時間後換上新的蜂蜜,加朱砂(硫化汞)二兩,攪勻密封,壹個月後取出被蜂蜜泡好的林檎陰幹即可,相傳還有奇特的功效。
2. 蜜煎青梅
蜜煎青梅是元朝人發明的壹道奇特美食,說是美食,但是用的佐料卻讓人匪夷所思,因為要用到很多的銅綠,現代說法叫堿式碳酸銅。《詩經》有言:“摽有梅,其實七兮”,就是指梅。這道美食做法卻很簡單:取青杏或青梅去皮,滾入銅綠粉末,然後用生蜜反復腌制,除其酸氣。青梅是我個人很喜歡的壹種水果,但是不知道假如回到古代,我是否能夠有勇氣品嘗這道美食。
糕點類:棗泥酥餅
棗泥酥餅是古代滿漢全席中極其出名的糕點之壹,據說這個點心是當年專門給慈禧太後設計的,尋常家根本吃不到。雖然做法並不復雜,就是用油酥面做皮,用金絲小棗作為餡料。古代當然沒有烤箱,不過禦膳房卻可以做出來這道糕點,看起來外表光亮誘人,吃起來外酥裏嫩讓人贊嘆不已,著實讓人稱奇。
菜品類:烤知了
知了雖然是壹種昆蟲,但也不耽誤它成為壹種美食,早在春秋時期就有了食用知了的記載了。在《莊子?達生》中記載了孔子見壹個老人熟練地捕捉知了的情景,而到了魏晉南北朝時,才子曹植還寫了《蟬賦》,打趣知了的“天敵”不是別的,竟是廚師。到了乾隆年間,《潮州府誌》還記載了烤知了的吃法:“潮人常取蟬,向火中微炙即啖之。”簡單點說就是當地人常常抓知了,用火滿滿烤熟了後享用美食,真是壹道奇特的美食啊。
我以為以上幾種美食都還比較奇特,有的失傳已久,有的則在現代也還能看到壹點影子,妳最喜歡哪壹道呢?
註:圖片來源於網絡,如侵權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