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什地區深居歐亞大陸中部,中國新疆西南部。東臨塔克拉瑪幹大沙漠,東北與柯坪縣、阿瓦提縣相連,西北與阿圖什市、烏恰縣和阿克陶縣相連,東南與皮山縣相連,西部與塔吉克斯坦相連,西南與阿富汗、巴基斯坦接壤。邊境線總長888千米。周邊鄰近國家還有吉爾吉斯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印度3個國家。全區總面積16.2萬平方千米,東西寬約750千米,南北長535千米。
喀什地區三面環山,壹面敞開,北有天山南脈橫臥,西有帕米爾高原聳立,南部是喀喇昆侖山,東部為塔克拉瑪幹大沙漠。諸山和沙漠環繞的葉爾羌河、喀什噶爾河沖積平原猶如綠色的寶石鑲嵌其中。
整個地勢由西南向東北傾斜。地貌輪廓是由穩定的塔裏木盆地、天山、昆侖山地槽褶皺帶為主的構造單元組成。印度洋的濕潤氣流難以到達,北冰洋的寒冷氣流也較難穿透,造成喀什地區幹旱炎熱的暖溫帶的荒漠景觀。而山區的冰雪融水給綠洲的開發創造了條件,形成較集中的喀什噶爾和葉爾羌河兩大著名綠洲。境內最高的喬戈裏峰海拔8611米,最低處塔克拉瑪幹大沙漠海拔1100米,喀什市城區的平均海拔高度1289米。
喀什地區處在中亞腹部,受地理環境的制約,屬暖溫帶大陸性幹旱氣候帶。境內四季分明、光照長、氣溫年和日變化大,降水稀少,蒸發旺盛。夏季炎熱,但酷暑期短;冬無嚴寒,但低溫期長;春夏多大風、沙暴、浮塵天氣。
因地形復雜,氣候差異較大,大體可分為5個區:
壹、喀什平原氣候區。包括喀什北部、中部廣大沖積平原地區,年平均氣溫在11.4℃至11.7℃,年降水量39至664毫米,春夏秋冬四季分明。氣溫年變化和日變化大,降水變化顯著。日照長,蒸發強,氣候幹燥。冬季低溫期長,夏季長而炎熱。春季升溫快,常有倒春寒;秋季短促,降溫迅速。春季多大風、沙暴。浮塵日數頻繁。
二、沙漠荒漠氣候區。喀什南部、麥蓋提東部和葉城東北部,屬塔克拉瑪幹沙漠荒漠區。大陸性氣候極顯著,年平均氣溫在11℃以上,冬季寒冷,夏季酷熱,冷暖變化劇烈。降水稀少,氣候幹燥,年降水量在40毫米以下。風沙多,日照強。
三、山地丘陵氣候區。葉城中部,巴楚和伽師北部,疏附、英吉沙和莎車西部海拔 1500至3000米處山區丘陵地帶。年平均氣溫在11℃以下,冬季較長,夏季短促,年降水量在70毫米以上,主要集中在夏季,時有大雨甚至暴雨山洪發生。山區河谷地帶氣候適宜,夏季溫熱,冬季偏暖。
四、帕米爾高原氣候區。主要是塔什庫爾幹塔吉克自治縣。年平均氣溫在5℃以下,冬季漫長寒冷,夏季溫和。降水較少,主要集中在春夏兩季。大風日數多,光照充足,輻射強,天氣晴朗。
五、昆侖山氣候區。主要包括塔什庫爾幹塔吉克自治縣南部和葉城縣南部。年平均氣溫在5℃以下,山峰終年積雪,氣候嚴寒,空氣幹燥,低壓缺氧,風大雪多,天氣多變。全年可分為冷暖兩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