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淺談前置倉模式的優缺點~

淺談前置倉模式的優缺點~

前置倉模式的概念:

前置倉是壹種倉配模式,它的每個門店都是壹個中小型的倉儲配送中心,這使得總部中央大倉只需對門店供貨,也能夠覆蓋最後壹公裏。消費者下單後,商品從附近的零售店裏發貨,而不是從遠在郊區的某個倉庫發貨。這便是支撐它在門店3公裏範圍內可以做到30分鐘送達的重要前提。簡單來說,前置倉是在離消費者較近的地方,可能是某個辦公樓,某個社區裏設置壹個小型的倉庫,用戶下單,1-2個小時就能配送上門。盒馬生鮮,妙生活,天天果園,每日優鮮,U掌櫃等等都曾經或者當下在使用這個模式。

前置倉模式的優點:

前置倉不是簡單的把大倉庫拆成小倉庫再去配送,那樣還是壹個純粹的電商思維。換個角度來思考,前置倉的模式本質上是,用200平-300平的面積,承載十余個生鮮大品類2000多個SKU。從面積來說,這是便利店的面積,從覆蓋品類以及客群來說,這又是大中型生活超市的客群和覆蓋能力。

所以壹言概括之,前置倉,就是用小店的低成本模型,做出大門店的品類廣度和服務深度。

換句話說,為什麽中國商業的典型業態是萬平米大超市和百平米的便利店,中間那個區間哪去了?是因為在傳統的門店成本結構中,便利性與規模效應成了不可兼得的魚與熊掌,要便利與新鮮,就上不去規模;要規模,就兼顧不了新鮮與便利。

而前置倉模式,是跳出了傳統的開店模型,來嘗試壹種新的中間路線。坦白說,平均門店面積在4000-5000平,采取前店後倉模式的盒馬,其思路也與之相似。只不過,相比較而言,省去開店成本的前置倉,前期投入更低。在揀貨效率上,前店後倉看似並不遜色,但是其實又有壹套庫存應對兩種通路(門店和配送)的挑戰。

前置倉模式之所以會出現,是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大城市生活節奏的加快,人們希望生活“即快又好”,希望能夠在采購的時間成本和商品性價比中間找到最佳結合點。前置倉追求的就是大店的規模化和小店的便利性的結合,是大和小之外的第三條道路,那就是近而且全,又有品質,這也幾乎就是新零售的終極目標。

前置倉模式的優勢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壹,及時性。前置倉模式可以使得商鋪的配送更加的及時,消費者下單後,都是從最近的倉庫發貨,也就是附加的零售店發貨,可以在短時間內送到客戶手裏。

二,冷鏈生鮮配送速度快成本低。關於前置倉模式,是指靠近消費者的小型倉儲單位,所以壹般都是設置在附近的。所以不管是訂單響應的速度還是配送的成本,相比來講,前置倉模式都是具有很大的優勢的。

前置倉模式的缺點:

雖然前置倉在體驗上優勢很明顯,但是對於平臺方來說,運營難度極大主要是在兩個方面:

1.由於訂單的不確定性,導致損耗的不確定性,同時還存在如何補貨的問題。

2.由於每個地段的消費者差異,存在品類運營差異,價格差異,壹個城市多個區域尚且如此,擴展到全國,例如華北跟華東的消費者口感是不壹樣的,復雜度就會大大上升。前置倉是強運營的活,每壹個前置倉輻射的3公裏的情況都不大壹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