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動就是肉,壹綠就是菜 ,這句話想必雲南人都很熟悉,尤其在大山裏的少數民族更是如此,山上都是寶,壹年四季都有美味,春季有花,夏季有野生菌,秋天有果子,冬天有筍子,還有現在很值錢的古樹茶,蜂蜜也是野生的,想想這些都流口水了,臨滄雙江就是這樣的壹個地方,我跟隨著遊雲南的 美食 推薦,包著車來壹趟雙江 美食 之旅。
在遊雲南雙江的 美食 介紹裏,找到了這家本地人也稱贊的 雲縣土雞米線 ,從悶樂包了壹輛車開始壹天的尋味之旅!雲縣土雞米線,豆漿豬血免費,實惠實在!雞肉,鹵肉,肥腸冒子,早起的食欲便被這樣叫醒。海拔1000米左右的這裏,湯底都燙了許多,壹燙抵三鮮,何況原材料優質的情況下,雞肉雖小,精華盡在,鮮香,免費的豬血質量不減,嫩滑還有嚼頭,豆漿沒加糖,好評。各色地方特色調料,融匯壹碗精神早點,喝湯,劃米線,兩個字, 通透。
來到傣族寨子,早點必須來壹份 傣味撒撇米線 ,頭大的壹碗,10元錢,裏面的牛肚厚且多,調料不少,湯汁燙鮮,趁燙拌勻,快速吃起來,有些微苦但不壹會轉化為香美,不幾口,就微微出汗,待到湯喝到見底,全身已經通透。品味著復合味型的米線,看周遭生活場景,聽著不懂的傣話,若有所思,也許,這就是這碗米線 美食 治愈功能的體現,簡單,解酒,放松,接地氣。
來到臨滄,必須要吃地道的 雞肉爛飯 ,在雙江,離不開當地的阿瓦芫荽,香料(當地特有說法),整只土雞,熬上好雞湯,雞肉用手趁熱撕成絲,倒入生米,待米快要成熟之際,放入雞絲,調料,收湯之後,大功告成,配上涼拌雞,吃飽吃好!很多野菜在這裏都不熟悉,用遊雲南的識別功能,成功識別了很多野菜,可以充當壹下大明白了。當地的野生木耳簡單炒制,光棍菜和紅豆做湯,百香果煮魚,腌制的酸辣野生白花,搭配的十分合理,特色鮮明。
在雙江悶樂傣族村寨,有壹家名為雲味萊的 牛幹巴 ,親眼看到烤制牛幹巴的過程,味蕾便又被打開了,迫不及待的打開壹包成品,泡上壹壺上好的 古樹茶 ,邊吃邊喝邊聊。山上放養土黃牛,喝泉水,吃山珍長大,絕對的原生態,原料天然,同時加上壹絲不茍的烤制,絲絲醇香,越嚼越有味,配合著古樹茶的苦與回甘,超級搭配,這也讓我對這裏原生態食材更加篤定。
自家魚塘,在青山白雲之下 垂釣 ,也是放松!放養半野生羅非魚,沒有餵養,容易上鉤,壹下午的勞作,20多條大小不壹的羅非魚就是我們的晚餐了。 三種辣椒+阿瓦芫荽,香茅草腌制 大約壹小時,傣家碳烤,三種風味各有吃場,包燒、香辣、原味,肉雖少,卻細嫩,山裏獨有的香料味濃,吃的大呼過癮,停不下來,鄉野之趣盡在於此,朋友圍坐壹起,吹牛喝酒,舒服!
到了晚上,總覺得肚子裏缺點什麽,好吃嘴們壹定會想到燒烤,在臨滄雙江,當然要吃傣味燒烤了,處於巷子裏的美味,當地基本都是凹糟館子。 鴿子爛飯 是招牌,各種香料匯合,滾燙的爛飯,壹碗下去,微微出汗,絕對深夜裏的慰藉,傣味燒烤,在原材料大抵不差的情形下,靈魂在於醬料和蘸水,腌菜膏,喃咪等等,酸辣過癮,異香喚醒味蕾。吃飽喝足,幸虧有遊雲南的10400容量充電寶的加持,到了半夜拍了幾百張照片的手機依然電亮滿滿,終於不用找借口說手機沒電不買單了。
遊雲南—全球體驗官臨滄尋味之旅暫告壹段落,包車、景點直播介紹、遊記攻略、 美食 尋找介紹、識別野菜、以及路上尋找加油站、廁所等功能對我幫助極大,讓我在陌生的地方感受到壹絲絲的方向和熟悉感,同時遊玩深度加深,又可以經濟實惠的完成,不怕花冤枉錢了!說起臨滄雙江的美味,雖然不精致,甚至有些粗獷,但我覺得那就是食物本來的樣子,肉有肉香,菜有菜香,再有壹幫淳樸不矯情的朋友吃喝,這才是尋味的應有之義,妳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