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材料
藥膳主要由藥、食、湯、調料組成,各部分的質量將影響藥膳制作的質量。所以選材主要是嚴選這四樣。
醫學
用於制作藥膳的藥物必須是可食用和滋補的。挑選時嚴把質量關,假品種、黴變藥材不能選。煎煮前必須將藥材洗凈並充分浸泡。壹般先將藥物放入鍋中,然後加入冷水浸泡約1小時,這樣還可以浸泡藥物中心,有利於有效成分的沈澱。加水的量要根據藥物的量來決定,浸泡藥物的水可以和藥物壹起放入砂鍋中煮。
食物
谷物和幹果應用水清洗,去除谷米中的雜質,但清洗次數不應過多,也不應用手揉搓,以避免水溶性維生素和礦物質的損失。淘洗後,應盡快加水煮熟。壹般來說,最好加熱熱水。不要放堿(小蘇打等。)烹飪時防止維生素B1的流失。
蔬菜和水果應該是新鮮的,先洗後切,並且塊應該切得更大。如果需要切成細絲或丁,應隨切隨吃,以免菜肴中的營養成分被氧化破壞。烹飪時間要短,通常趁熱放入炒鍋中,以減少維生素C的損失。可以生吃的蔬菜應盡量生吃,以吸收更多的維生素C和胡蘿蔔素。
牛奶、肉類和雞蛋應該是新鮮的,不要選擇變質的食物。洗的時候要去除腥味和異味,否則會影響藥膳的美味。這類食物受烹飪的影響較小,長期烹飪和燉煮不會影響滋補成分,但要註意不要油炸,因為油炸會改變其中的蛋白質,不易消化吸收。
湯
湯的主要溶劑是水,所以水的量對湯的制作非常重要。量要適中,壹次加完,中途加水不可取。因為水燒開後再放入原料,原料表面突然暴露在高溫下,外部蛋白質凝固,內部蛋白質不會大量溶於水,湯就不鮮美了。如果中途加水,原料會因寒冷而突然收縮,這也會影響蛋白質和脂肪的溢出。
調味品
調味可以使無味的原料味道鮮美,為藥膳增添色彩。調料有很多種,可以根據自己的愛好鹹、酸、甜、辣、香。調味的方法壹般有三種:壹是基礎調味,即在鍋內原料加熱前加入調味料,使原料具有基本的味道,也有消除腥味的作用;第二種是正式調味,即在加熱過程中加入壹些調味品以達到您喜歡的口味;第三種是輔助調味,即加熱後再次調味前兩種調味料,仍然不符合口味要求。
放調味品的時間要合適。如果不能先在湯裏放鹽,因為鹽有滲透作用,最容易滲透到原料中,這樣原料中的水分就會排出,蛋白質就會凝固,從而影響水溶性蛋白質的溢出。此外,蔥、姜、蒜和酒也不宜多放,否則會影響湯本身的原汁原味。
佐料
在幾種食材共同制作的過程中,既要發揮食物之間的相互協同或拮抗作用,取長補短,達到更好的滋補效果,又要根據不同情況“忌口”某些食物,否則起不到滋補作用甚至產生不良後果。
制作配料大致有兩種方法。壹是搭配功能相同或相似的食物,使其產生協同作用,從而提高滋補效果。比如大棗、桂圓、紅豆、花生搭配,煮熟後食用。治療貧血和血小板減少的效果比吃單壹食物更強。另壹種是用壹種食物限制另壹種食物的性能的匹配方法。比如羊肉雖然有補陽散寒的作用,但是吃多了容易上火出現流鼻血、口苦等癥狀,所以容易上火的人在吃羊肉的時候可以和蘿蔔壹起煮,既取了羊肉的溫補作用,又消除了羊肉搭配蘿蔔的副作用。再比如,吃河蟹時放壹些生姜,可以緩解河蟹的寒性,使脾胃虛弱的人不容易出現腹痛、腹瀉等癥狀。
加熱的持續時間和程度
藥膳的烹飪時間通常是先大火,再文火。首先使用旺火的目的是快速提高冷水的溫度。當水溫逐漸升高時,原料中的營養物質由外而內逐漸受到溫度的影響,大量營養物質溢出到湯中。然後將其改為文火,以使原料內部的營養成分完全溢出。蛋白質可以在文火中繼續水解並溶解於水。如果繼續使用旺火,蛋白質會內部凝固,不易溢出,影響藥膳的滋補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