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川渝火鍋100年,為何各種食物中毛肚壹直是頭牌?

川渝火鍋100年,為何各種食物中毛肚壹直是頭牌?

妳好,很高興回答妳這個問題!

“火鍋”兩字,道出多少人間熱鬧。最“火”的鍋,莫過於麻辣鮮香的川渝火鍋。其中,更以牛油紅湯的重慶火鍋,突出麻辣與“霸道”。

而說起涮火鍋的頭牌菜,靈魂菜品,那莫過於爽滑鮮脆的毛肚了。《2017年火鍋大數據報告》稱,“川渝系火鍋稱雄六大派系火鍋”,毛肚以37%的占比高居最受歡迎菜品榜首,成了“萬人迷”。

最愛吃火鍋涮毛肚的,莫過於生猛硬核的重慶人。別的地方吃毛肚按斤,重慶人涮毛肚,按噸。

壹天五十噸,重慶人對毛肚火鍋愛得有多深?

在重慶,數萬家火鍋店裏的湯鍋,在時時刻刻沸騰。涮毛肚,就是這熱氣騰騰的火鍋江湖裏的壹大快事。

據有關數據,若把毛肚在重慶的壹年銷售量鋪平攤開,大概有4800萬平方米,足夠給整個澳門蓋1.5層“夏涼被”,這壹種吃貨的力量,實在是如同重慶火鍋壹般,熱火霸道!

熱火霸道,是重慶火鍋的湯底本色。對於熱愛生活的重慶人,“秋老虎”越熱,他們越要吃得紅火香辣。這是對炎熱天氣的最好回應。

“六分牛油四分水,姜蒜花椒和海椒”,這樣的鍋底,尤其厚重濃郁。紅亮的湯鍋咕嚕咕嚕翻滾,牛油香氣混著蒜泥香油蘸碟裏的芝麻香微微泛起。讓食客們翹首以待的,就是那第壹個閃亮登場的主角毛肚了。也只有毛肚的獨特結構,才能飽飽地吸滿這濃郁的湯汁。它鮮嫩薄脆的質地,保證了食客們能夠完整享受到歡騰湯鍋的第壹抹味道。

吃火鍋必點毛肚,不只是在重慶人的心目中分量極重,對於懂火鍋的老饕而言,這其實是壹個常識。

今年夏天最熱的綜藝節目裏《向往的生活》中,黃磊也給大家普及了毛肚火鍋的歷史知識。

這話可就有意思了,能涮火鍋的有很多菜,各種肉肉肉肉自不必說,鴨腸黃喉也都是15秒就熟的狠角色、還有豆皮腐竹金針菇、各類綠菜……為什麽毛肚會成為火鍋的靈魂角色呢?

這,就要從壹百多年前的重慶江邊碼頭說起了。

在清末民初,毛肚就是火鍋的代名詞

“巴奴”二字,道出了毛肚火鍋的前世百年。

所謂巴奴,就是在重慶川江航道上拉船的纖夫。清末民初,這些纖夫在勞累之余,以方便獲取的牛肚等內臟,就地“野炊”。他們發揮智慧,因地制宜,用石塊架起鍋,和著菜葉熬湯,用花椒、辣椒、鹽與牛肚等齊煮,別有壹種天然風味,於是壹種火遍大江南北的美食——毛肚火鍋便誕生了。

便如醫學家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說“牛肚,補中益氣”。這壹種簡單的麻辣鮮香,為勞動人民所用,既充饑解饞,又發汗健體,煮出了川渝火鍋的百年熱情。

毛肚自此在文學大師、川味名家李劼人的筆下,伴隨著川渝火鍋壹起“野蠻生長”:最初,這種江邊野炊被江北小販依樣效仿。他們挑著擔子,以泥爐鐵盆,調制麻辣鹵汁,烹制各式水牛內臟,這種“移動火鍋”,被叫做“水八塊”,成為江北遠近聞名的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