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隨筆

隨筆

說到面,我想大家都會想到耳熟能詳的港劇梗,如果深夜食堂的美食或者晶瑩剔透的甜品有著治愈人心的力量,那麽普普通通的壹碗面,在我心裏,壹直就像它本來的樣子——主食壹樣占據了大量食譜的主旋律,也代表著最最平淡,卻不尋常的百味人生。

被老板罵的時候,丟了500塊錢的時候,自己明明沒有做錯卻被人誤解的時候,想家的時候,明明已經快堅持不住了,卻仍在電話裏面笑著跟爸媽說過的很好的時候,壹個人過生日壹個人跨年的時候,壹個人過春節的時候,如果不開心,那就給自己煮壹碗面!如果還是不能解決問題,那就兩碗!

作為壹個河南人,常常被東北人說成是南方人,但因為壹直在上海生活,也會很自豪的介紹自己是北方人;沒錯,作為北方人,鐘愛面食也是我壹直以來的中國胃。近些年來也嘗遍了大街小巷大江南北的各種面,也常常會對上海的小夥伴細數不同的面到底區別在哪裏。

比如老上海的面,有著晶瑩剔透的湯底,滾水下鍋,很快便熟了,火速撈進湯底,撒上壹把小蔥,淋了麻油,瞬間飄來陣陣清香,便是壹碗陽春面;有時帶了各種各樣的澆頭,有暴魚,有榨菜肉絲,有雪菜毛豆,也有豬肝,和紅燒大腸;加了堿水的面壹般是由機器軋出來的,粗細均勻,多數還是有方形的棱角的,怎麽煮也煮不軟。上海的面,講究根根分明,就像上海人壹樣,個個精明,做事也講究“拎的清”。

我鐘愛的面,卻是家鄉的壹種面——姥姥的手搟面;說不清楚具體的叫法,也沒有什麽特別fancy的名字,是平常人家最常做的飯,有時,我們也叫糊塗面;正因為是手搟面,所以有的面會寬寬的,有的,就會稍微細壹點,偶爾因為搟面的時候手勁不是那麽的均勻,搟出來的面會有壹點歪歪扭扭的,也正是這樣,手搟面才最好吃;

家常面壹般會偏軟,但是面條經過面粉的揉搓和時間的發酵,煮出來的口感還是軟中帶有微彈。加上壹點面粉,再加入蔬菜,把所有的食材和面條壹起燉在鍋裏,慢慢看著湯汁在鍋中冒著幸福的泡泡,等待湯汁變得濃稠,面,蔬菜和湯汁逐漸融為壹體,端上桌就是壹碗美味的“糊塗面”,這就是家鄉的味道。而正是這碗面,挽救了我那麽多個沒有胃口的午餐,沒有時間做飯的晚餐,和感冒生病或是胃痛的日子,吃完這碗面,也能學著像家鄉人對待生活的態度壹樣,偶爾"糊塗"壹次,不跟自己較真兒,也不跟別人較真兒,人生,難得糊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