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設疑激趣,導入新課
師:江蘇高郵出過壹位著名作家汪曾祺。
(屏顯。)
他被譽為?中國最後壹個純粹的文人,中國最後壹個士大夫?。他寫凡人小事,記鄉情民俗,談花鳥蟲魚,在不經心、不刻意中成就了當代小品文的經典和高峰。有人就對他說:?汪老,除了秦觀,高郵就您了!?汪老聽罷笑著說:?我只能排老三,前頭還有高郵鴨蛋呢!?
師:汪老怎麽把高郵鴨蛋排在自己的前面?恐怕事出有因!這節課我們就走進汪曾祺的散文名篇《端午的鴨蛋》。
(師板書題目、作者。)
師:下面,讓我們去讀課文,品語言,悟情感,看能否解開這個謎。
二、品讀語言,體悟情感
師:請同學們自由朗讀課文,註意讀準文中的生字詞,並著重思考
高郵鴨蛋何德何能、有何特色竟然排在作者之前?(屏顯重點字詞。)
掉色 系百索子 用酒和門楣 腌 莧菜 籍貫 鴨蛋絡子
(生讀,師糾正個別字讀音。)
師:高郵的鴨蛋怎麽就排在了汪老前面?誰來解這個謎?
生 1:?我的家鄉是水鄉。出鴨。高郵大麻鴨是著名的鴨種。鴨多,鴨蛋也多。高郵人也善於腌鴨蛋。高郵鹹鴨蛋於是出了名。?
師:作者說的是些順其自然的話我只知道人多力量大,原來鴨蛋多了也出名呀!除此之外,誰還有發現?
生 2:?我在蘇南、浙江,每逢有人問起我的籍貫,回答之後,對方就會肅然起敬:?哦!妳們那裏出鹹鴨蛋!?
師:?肅然起敬?就是恭敬、敬仰的感情?,敬仰?誰呀?
生(眾):鴨蛋!
師:喲嗬!不是秦觀,也不是汪曾祺,原來是鴨蛋!大詞小用,別有
壹番幽默滋味。
(屏顯。)
江浙壹帶人見面問起我的籍貫,答雲高郵,多肅然起敬,曰:?妳們那裏出鹹鴨蛋。?
師:請看屏幕,汪老在他的散文《我的家鄉》中有這樣壹段話,請同學們默讀並思考,這段文字與文章中的話有何微妙的區別?
生 1:沒有?哦?這個字。
師:觀察得細致。誰還有發現?
生 2:課文中的句子句末是嘆號。
師:加上?哦?字和嘆號有何妙處?
生 3:更能體現外鄉人的肅然起敬。
師:這小小鴨蛋還真了不得!
生 4:更能表現出作者的自豪。
師:我要是高郵人多好啊!高郵人真是好福氣!妳們肅然起敬地、驚訝地讀壹下這句話。(生齊讀。)
師:對於?哦?字,大家讀得很短,還有沒有其他的讀法?
(生思考。)
師(提示):如果是略作思考,恍然大悟呢?
生 5:可以讀得長壹點。
師:嗯,拖長,再加壹點起伏就更妙了。
別忘了最後還立著壹個嘆號!同學們再讀
(生齊讀。)
師:采訪壹下,妳要是汪曾祺,此時此刻,心情怎樣?
生 6:很自豪,我的家鄉真好!
師:壹個?哦?字,神情畢現,韻味無窮,真乃妙哉!妙處絕非僅此而已,看誰還有獨到的眼光?
生 7:?上海的賣腌臘的店鋪裏也賣鹹鴨蛋,必用紙條特別標明?:高郵鹹蛋?。?
師:特別標明,看來不同凡響。如果妳去了大上海的幹菜店,見也賣粉絲,必用紙條特別標明的?龍口粉絲?,妳會有什麽感覺?
(註:本課在山東龍口執教,龍口粉絲是當地特產。)
生 8:很自豪,很親切,因為我們的龍口粉絲是有名的特產。
師:身為龍口人妳也因此而感到榮幸,用汪老文雅的文言文說就是?與有榮焉?。好,我們繼續破解謎團,鴨蛋到底有什麽好,竟排名在汪老的前面?
生 1?:高郵還出雙黃鴨蛋。別處鴨蛋也偶有雙黃的,但不如高郵的多,可以成批輸出。雙黃鴨蛋味道其實無特別處。還不就是個鴨蛋!只是切開之後,裏面圓圓的兩個黃,使人驚奇不已。?
生 2:?我對異鄉人稱道高郵鴨蛋,是不大高興的,好像我們那窮地方就出鴨蛋似的!?
生 3:?高郵的鹹鴨蛋,確實是好,我走的地方不少,所食鴨蛋多矣,但和我家鄉的完全不能相比!曾經滄海難為水,他鄉鹹鴨蛋,我實在瞧不上。?
(屏顯,將?確實?、?多?、?完全?、實在?變為紅色。)
師:同學們,妳們把紅色字重讀壹下,看有什麽效果。(壹生讀。)
師:平平淡淡的話,經他這麽壹讀,表達出了什麽?
生(齊):家鄉的鴨蛋真好!
師:曾經滄海難為水,家鄉的鴨蛋就是好,無與倫比!?所食鴨蛋多矣,但和我家鄉的完全不能相比!?中的?所食鴨蛋多矣?,用現代漢語怎麽說?
生 1:我吃的鴨蛋很多。
師:那就把原文改成現代漢語的說法吧,行嗎?
生 1:不行,因為?
師:知道不行,說不出原因,再思考下,好嗎?誰來談談自己的理解?
生 2:用文言,好像有些幽默的感覺。
師:妳的感覺很敏銳,的確是這樣。
生 3:用文言文來說比較文雅。
師:文言文和白話,自自然然地交融在壹起,溫文爾雅,頗有風趣。?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也難怪汪老說齊讀!
(屏顯。)
生 (齊):?這叫什麽鹹鴨蛋呢!?
師:這句話用我家鄉的方言來說就是?這是啥鹹鴨蛋?,用妳們龍口話怎麽說?
生 4:這叫麽鴨蛋呀!(眾生笑。)
師:什麽意思呀?
生 4(笑):他鄉的鴨蛋不如高郵的好,我嗤之以鼻,不屑壹顧。
師:別處的鴨蛋壹定不好嗎?其實未必。月是故鄉明,鴨蛋也還是高郵的好!好,別忘了解那個謎呀!誰再來說說?
生 1:?袁枚的《隨園食單?小菜單》有?腌蛋?壹條?不可存黃
去白,使味不全,油亦走散。?
師:小小鴨蛋,作者還煞費苦心考證了壹番。傳說,900 多年以前,北宋詞人秦觀就是拿高郵鴨蛋饋贈自己的老師蘇東坡的,小小鴨蛋很有文化味兒,不得了。
生 2?:高郵鹹蛋的特點是質細而油多。蛋白柔嫩,不似別處的發幹、發粉,入口如嚼石灰。油多尤為別處所不及。鴨蛋的吃法,如袁子才所說,帶殼切開,是壹種,那是席間待客的辦法。平常食用,壹般都是敲
破?空頭?用筷子挖著吃。筷子頭壹紮下去,吱紅油就冒出來了。?
師:敲破?空頭?空頭在哪兒呢?(師模擬表演找空頭。)終於找
到了,這兒,磕破?(模擬?磕?的動作。)
生(齊):敲破!
師:噢,用力不能太猛,好!(模擬?敲?的動作。)
師:敲出壹個小口,拿著筷子輕輕地挖出壹點,放在嘴裏咂吧咂吧,柔嫩的蛋白,味道好極了!吃呀!
(眾笑。)
師:接著用筷子頭壹紮下去,吱紅油就
生(齊):冒出來了!
師:為什麽用?冒?字?
生(齊):突出油多。
師:我們再讀,?筷子頭壹紮下去
生(齊):?吱紅油就冒出來了!?
師:大家讀得這個擬聲詞?吱?,不長不短,不好!要麽讀長點,要麽讀短點,自己再嘗試下!(生嘗試讀。)
師:讀得長,油真多,冒的時間長。有其他讀法嗎?
(壹生讀,讀得短促。)
師:嗯,讀得短,表現油冒得快,也有道理。到底是長還是短呢?長短皆宜吧?怪不得賈平凹說?汪是壹文狐,修煉成老精?。(屏顯。)
汪曾祺的散文《復眼》中有這麽壹處:?凡是復眼的昆蟲,視覺都很靈敏。麻蒼蠅也是復眼,妳走近蜻蜓和麻蒼蠅,還有壹段距離,它就發現了,噌 ,飛了。?
師:大家看這段文字中哪個字與?吱?有異曲同工之妙?
生(齊):噌
師:怎麽讀?
(壹生讀得很長,眾笑。)
師:這不是蜻蜓和麻蒼蠅,是蚊子了!註意,?凡是復眼的昆蟲,視覺都很靈敏?。
(生再讀,讀得短促。)
師:這才有味。這個字妙在何處?
生 1:寫出蜻蜓和麻蒼蠅飛得快。
師:對,壹下子就飛走了。
生 2:寫動作,還帶有聲音,生動形象。
師:繪聲繪色,富有動感,耐人尋味。汪是壹文狐
生(齊):修煉成老精!
(眾生笑。)
師:鴨蛋敲破空頭,用筷子挖著吃,吃完了,蛋殼沒用了,扔掉吧?
生(雜):不行,還有用,要裝螢火蟲玩。
師:哦!同學們合上眼睛聽我來讀。
(師輕聲朗讀:?孩子吃鴨蛋是很小心的?螢火蟲在鴨蛋殼裏壹閃壹閃地亮,好看極了!?學生沈浸其中。)
師:據說,晉朝的'車胤把螢火蟲放在練囊裏夜讀,車胤啊,妳怎麽不用我們家鄉的鴨蛋殼來囊螢夜讀呢?
(眾生笑。)
師:不是每壹枚鴨蛋都能用來裝螢火蟲,孩子們還得精挑細選呢!鴨蛋有什麽可挑的呢?
生 1:挑淡青殼的。
師:淡青的有格調!
生 2:挑形狀好看的。
師:噢,有的難看,有的好看。
生 3:有的樣子蠢,有的秀氣。
師:意思不壹樣嗎?蠢?怎麽解釋?
生 4:笨、傻。
師:智商低啊,難道鴨蛋還有智商高低之分?
生 5:是擬人吧?
師:有擬人的意思,就像是看童年的朋友和夥伴。?好看?、?難看?只能寫出鴨蛋的外形,而蠢、秀氣兩個詞賦予了鴨蛋性格,蠢壹點
的,傻乎乎,固然可愛,但孩子們更喜歡秀氣壹點的。其實,作者家鄉端午的風俗還有很多,都有哪些?瀏覽第壹自然段迅速找壹下。
(生瀏覽並回答。)
師:在作者的家鄉,在端午佳節,風俗可謂多矣!但是,讓汪曾祺難以忘懷的還是記憶中的鴨蛋。作家賈平凹也忘不了故鄉陜西的那口泡饃,葉聖陶嚼著薄薄的藕片就會想起遠在太湖的故鄉,周作人甚至認為兒時吃的野菜紫雲英的味道無與倫比。他們想念的僅僅是那口泡饃、那片藕、那朵紫雲英、那枚鹹鴨蛋嗎?
生 1:這是作者對家鄉的懷念。
生 2:還有對兒時生活的懷念。
師:汪老寫了許多關於家鄉美食的散文。立春的蔞蒿,清明的薺菜,端午的鴨蛋,秋天院子裏的寬扁豆,雪天的鹹菜茨菇湯,以及各家各戶腌制的紅皮蘿蔔幹,都被他寫得有滋有味,無不流露出作者故鄉高郵濃濃的依戀和對童年生活的回憶。汪老說過?:故鄉和童年是文學永恒的主題。?泡饃也好,藕片也罷,還有紫雲英、鹹鴨蛋,它們只是個載體,所引發的是?深深的壹段情?,叫人思念到如今。在妳的內心深處,在妳的感情世界裏也珍藏著這樣壹枚小小的鴨蛋吧?想壹想,與大家分享壹下。
(生暢談家鄉風俗、童年趣事,師點評。)
三、總結提升,倡導閱讀
汪老曾說:?寫作品得有中國味兒,且是普普通通的家常味。?他總能用最平凡的字眼,組成最平凡的句子,說壹件最平凡的事情,但這些都如同水中磨洗過的白石子,幹凈圓潤,清清爽爽,平平淡淡,有滋有味。正所謂豪華落盡見真淳,平平淡淡才是真(師板書)。讀了《端午的鴨蛋》,老師迫不及待地去買了這本書《汪曾祺散文選集》,越讀越覺得有滋味!讀汪老的
作品吧,它能滋潤妳的心靈,帶妳發現生活的美好!下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