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從小生活在壹所西北的小城。記憶中,小城的夏天總是充滿了各種美好:美麗的天氣和風景,美味且純天然的特色小吃,還有在夏日的午後顯得靜謐溫暖的小城氣息。記得在小時候,夏天是我最喜歡的季節。因為只要夏天到了,我就可以盡情的吃雪糕、吃冰淇淋、玩水,還可以穿好看的連衣裙……而現在,我對夏天的喜愛依舊不變,更準確的說,是我對小城的夏天有壹種執念。前壹段時間,壹部名為《舌尖上的中國》的紀錄片讓許多中國美食乃至整個中國聞名遐邇。我想著,若是能拍壹部名為《那記憶中小城的夏天》的紀錄片,這必定是極好的。
鏡頭壹:沁人心脾的空氣、令人陶醉的美景
“小荷才樓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這是江南盛夏常有的景象,在學校呆了半個夏天,每天的感覺只能用兩個字來形容:悶熱,整個人好似處在蒸籠壹般,幾乎每天都是汗流浹背。那時候,我便很想念小城的夏天。不同於學校的悶熱和灰蒙蒙的天空,小城的夏天,天空純凈湛藍,上面點綴著朵朵悠閑自在的白雲;道路兩旁生長著高大蔥綠的白樺樹,為來往的行人提供片片陰涼;更有陣陣微風,為炎熱的夏天送來涼爽和舒適。
除此之外,小城近兩年種植了許多薰衣草和紫荊花。現在,小城的夏天入眼壹片紫色的海洋,每當微風起,紫色的波浪隨風翻滾。雖然規模並不是很大,但也算小城夏天壹道亮麗的風景線。
鏡頭二:清甜可口的天然綠色食品
每當盛夏時,大部分地方最受歡迎的食物應該非冷飲莫屬。但在我的家鄉,除了冷飲之外,“青豆角”和“青糧食”同樣備受人們喜愛,算是小城夏天的經典美食。這兩種食物吃法多樣,清脆可口,而且純天然,純綠色,是我在夏天最深的記憶。
所謂“青豆角”,我們又叫它“豆個子”。從外形看,它和普通的豆類區別不大,綠色的豆莢,內裏長著七八個綠色的豆籽。每年七月份左右,青豆角就會成片的掛在及膝高的豆秧上,把豆秧壓得彎下來。此時的豆角還未完全飽滿,但是最適合直接吃的。剛剛從豆秧上揪下來的豆角,外皮是青翠色的,裏面的豆籽吃起來甜甜的,可以咬出汁水來。而豆莢也可以用來“打絆兒”——把豆莢最上端向裏壹折,然後輕輕的將裏層的薄膜撕下,外皮也可以直接食用,壹點兒也不浪費。在這之後大概三四周的時間裏,豆角會越來越飽滿,到那時就可以煮著吃了。煮出來的豆角雖然沒有生吃那麽多汁,但卻依舊清甜,讓人很有食欲。
同樣,所謂“青糧食”,就是還未成熟的青綠色小麥。不同於青豆角,青糧食不可生吃,必須煮熟或者燒熟。小時候的我很喜歡把青糧食燒著吃。每次吃完以後,我的臉和手全是黑色的,就像剛剛從煤堆裏爬出來壹樣……想想都覺得好笑
鏡頭三:夏日午後熱鬧非凡的小城廣場
除了美景和美食,小城的夏天還有壹處獨特的風景——小城的廣場 。壹到夏天,天氣晴朗,陽光正好。小城的老年人聚集在廣場上曬曬太陽,聽聽小曲兒,拉拉二胡、三弦什麽的。到了傍晚時分,伴著絲絲涼風,多數人家會全家出動去廣場上散步。此時的廣場就會變成壹片歡樂的海洋,跳舞、踢毽子、打羽毛球、滑旱冰……各種娛樂活動陸續拉開帷幕。圍觀的人們壹圈又壹圈,廣場上音浪壹陣高過壹陣,就連在縣城中心鐘鼓樓周圍安家的燕子也在這夏日的午後傾巢而出,繞著鐘鼓樓四周的鬥拱不停地劃圈飛行,好似也是來參加這壹集會壹般……小城雖然歷史悠久,但在這夏日的午後,它也像壹位精神矍鑠的老人壹樣,充滿生機和活力。
記憶中,小城的夏天有著太多的美好。時隔多年,當記憶與現實重合,雖然有些事情在不知不覺間發生了些許變化,但小城的夏天依舊占據著我心中的那份溫暖和喜愛。就像歌中唱的:“寧靜的夏天,天空中繁星點點,心裏頭有些思念,思念著妳的臉……”。小城的夏天,壹年中日照最長的季節,也是小城人們壹年中歡樂最多、最富活力的季節。
噓……聽說,小城的夏天,與美麗之物更配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