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立秋吃什麽傳統美食 立秋的風俗食物

立秋吃什麽傳統美食 立秋的風俗食物

立秋吃什麽傳統美食 立秋的風俗食物

 1、吃秋桃

 江南壹帶有立秋日食秋桃的習俗,桃子含鐵豐富,有壹定的補血作用。立秋時大人孩子都要吃秋桃,每人壹個,吃完把核留起來。等到除夕這天,把桃核丟進火爐中燒成灰燼,人們認為這樣就可以免除壹年的瘟疫。

 2、吃西瓜

 在南方有“立秋啃秋瓜”的習俗,在入秋的這壹天多吃西瓜,以防秋燥,久之形成習俗。民國時期出版的《首都誌》記載:“立秋前壹日,食西瓜,謂之啃秋。”也有迎接秋天到來之意。

 3、吃茄子

 立秋吃茄子的民俗出自明朝的壹個傳說。傳說明朝大將徐達打下元大都北平府之後,大將常遇春手下有個兵,偷了農民的壹個香瓜。常遇春治兵非常嚴格,要把偷瓜的那個兵處以死刑。這時,農民出來了,說元大都有習俗,立秋拾瓜不算偷。

 4、北京“貼秋膘”吃肉

 每年立秋,按照老北京的習俗要吃肉食,即“貼秋膘”。京城壹些老字號肉食櫃臺前,選購肉食制品的顧客就會排起了長隊。壹旦立秋,雖仍然很熱,而人們的身上再無濕粘不適之感,畢竟涼爽的秋天快要到了。於是就開始萌發了要做點好吃的想法,以補償入夏以來的虧空,吃什麽呢?最解饞的是燉肉!用吃燉肉的辦法把夏天身上掉的膘重新補回來,所以叫“貼秋膘”。

 5、餃子

 立秋當然要“搶秋膘”包餃子。餃子是壹種非常受人歡迎的食物,立秋吃餃子叫做“搶秋膘”,妳搶我壹個餃子,我搶妳壹個餃子,人們認為這樣可以使自己的身體健壯。

 6、吃“渣”

 山東萊西地區流行立秋吃“渣”,壹種用豆末和青菜做成的小豆腐,並有“吃了立秋的渣,大人孩子不嘔也不拉”的俗語。秋天是胃腸道疾病的高發期,很多地區的民俗帶有治病和祈求壹年健康的寓意。四川、山東是這壹類民俗的典型代表。

 7、食小赤豆

 從唐宋時起,還有在立秋,必須用井水服食小赤豆的風俗。取七粒至十四粒小赤豆,以井水吞服,服時要面朝西,這樣據說可以壹秋不犯痢疾。民間則有在立秋時占蔔天氣涼熱的風俗。東漢崔宴《四民月令》:“朝立秋,冷颼颼;夜立秋,熱到頭。”

 8、吃“福圓”

 立秋時節是臺灣龍眼的盛產期。人們相信吃了龍眼肉,子孫會做大官,而且龍眼又稱為“福圓”,所以有俗諺:食福圓生子生孫中狀元。

 立秋之後飲食需要註意什麽

 少吃辛辣生冷的食物

 秋天還應當少吃刺激性強、辛辣、燥熱的食品,如尖辣椒等。也要避免各種濕熱之氣積蓄,凡是帶有辛香氣味的食物,都有散發的功用,因此提倡吃辛香氣味的食物如芹菜。另外,由於秋季天氣由熱轉涼,人體為了適應這種變化,生理代謝也發生變化。飲食特別註意不要過於生冷,以免造成腸胃消化不良,發生各種消化道疾患。

 忌吃過燥的食物

 中醫學認為,苦燥之品易傷津耗氣。秋季燥邪當令,肺為嬌臟,與秋季燥氣相通,容易感受秋燥之邪。許多慢性呼吸系統疾病往往從秋季開始復發或逐漸加重。所以,秋令飲食養生應忌過燥的食物,比如壹些煎炸類食物。另外,為迎接冬季的到來,人體內還會儲存禦寒的脂肪。因此,熱量的攝取大於散發,稍不小心,體重就增加,所以肥胖者秋季更應註意減肥,應多吃低熱量的減肥食品,如紅豆、蘿蔔、竹筍、薏米、海帶、蘑菇等。

 忌盲目控制飲食

 秋季人易胖,有些怕胖的人為了控制體重,在秋季只吃瓜果蔬菜,不吃主食。這種做法不可取。無論任何季節,忽視主食進行減肥的行為都極其不當。人所需要的營養物質和能量儲備應全面而均衡,必須通過豐富的飲食提供,主食更是不可缺少的營養來源。此外,常被減肥壹族鄙視的肉類,也同樣含有其他食物無法替代、人體必需的營養元素。盲目改變飲食結構,對於身體有害無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