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壹條位於房山區,比較偏向歷史人文的路線。
雲居寺-周口店遺址博物館-周口店國家考古遺址公園。
其中,雲居寺用半天,周口店遺址用半天,雲居寺距離周口店遺址30-40分鐘車程,周口店遺址博物館和遺址公園則距離很近。
接下來,我展開介紹下各景點(點位)的具體情況:
1.雲居寺
在北京市西南方的白帶山下,有壹座歷史悠久、飽經滄桑、環山面水、形制宏偉的北方巨剎,它就是雲居寺。
雲居寺因經而寺,寺以經貴。
因寺周圍常有雲霧繚繞,故取名雲居寺。
隋雲居寺始建於煬帝大業年間(605年-618年),高僧靜琬秉承師訓,在白帶山發願刻經。
唐 貞觀初,為刻經需要靜琬在白帶山上下大規模修建廟宇。 唐末至五代的戰亂,對雲居寺造成極大的破壞,石經刊刻也被迫停頓下來。 遼澶洲之盟後,遼宋止戰,幽州社會穩定,雲居寺再度興盛,石經刊刻開始恢復。
元延祐二年(1315年),元仁宗賜經律論壹大藏,藏於雲居寺內。
明萬年二十年(1592年),五臺山達觀真可法師在石經山雷音洞拜石下石函內起初出3顆肉身舍利。
清康熙和雍正時期,先後對寺廟進行了修復。
民國1942年,日本侵略者轟炸雲居寺,使這座千年古剎成為斷壁殘垣,但雲居寺的山門卻奇跡般地屹立不倒,最終迎來重建。
雲居寺內保留著唐遼石、磚塔十多座。
特別是南北兩座相對而立的古塔,走在寺中,總是會不經意的發現他們的身影。
南塔又稱釋迦佛舍利塔,為磚築八角密檐式塔,抗日戰爭中被毀,僅存塔基,後復建。 地上相距不遠為石刻大藏經創始人靜琬的墓塔——開山琬公塔,地下則有石經地宮,用於存放房山石經。? 北塔又稱羅漢塔、紅塔,形制為獨特的鐘鼓樓式,磚瓦結構。內有磴道可上(現封閉),金剛寶座式塔基為隋唐所建,塔身斷代為遼。塔上磚雕內容豐富,是北京最大的組合式塔。 北塔北側,自北向南分別是圓通、了塵、雲光三位清代主持的墓塔,又稱三公塔,均為磚石砌成的覆缽式塔。 寺內還有北京最大的唐塔群。其中北塔西北角的唐塔,建於唐景雲二年即公元711年,是北京市目前最古老的壹座唐塔。相聚不遠的石經山同樣值得壹去,最好安排壹天時間壹同遊覽。
北京市房山區大石窩鎮水頭村 自駕 9:00-16:00(15:30停止驗票) 40元2.周口店遺址博物館
關於中國歷史的開篇,妳壹定看到過“北京人”的身影。
那個頭發長長,顴骨高突的半身像,在無數少年的心裏留下了深刻印象。
走進周口店遺址博物館,近距離感受“北京人”的獨特魅力。
周口店調查始於1921年,最先打開這座大門的是瑞典地質學家及考古學家安特生。 正式的發掘工作始於1927年,其後十年,不斷有重大發現。 特別是1929年,中國古人類學家裴文中先生在龍骨山發掘出第壹顆完整的“北京猿人”頭蓋骨化石,震撼了世界,人類的歷史也得以向前推進了五十萬年。 1933年,在龍骨山頂的洞穴內發現了距今壹萬八千年,被定名為山頂洞人的人類化石,他們的頭骨特征已表明是原始的黃種人。 1937年七七事變後,周口店被日軍占領,發掘工作被迫終止。 抗戰時期,已發掘出的六個較完整的頭蓋骨存放於北京協和醫學院內,太平洋戰爭爆發前夕,中美雙方計劃將其轉運美國,以防落入日本手中,可惜途中頭蓋骨失蹤,至今下落不明。 現在的博物館始建於2011年,其粗礫的建築形式源於周口店遺址重要的文化元素——石器。 博物館***有四個展廳,分別為1.周口店遺址的發現、發掘歷程
2.距今70-20萬年前“北京人”生產、生活狀況
3.周口店遺址發現的早期智人和晚期智人石化地點
4.周口店遺址其他化石地點以及“北京人”頭蓋骨化石丟失、尋找和周口店遺址的保護工作
博物館內不僅有實物展陳,還有互動體驗,文物展示與場景再現的結合更是讓人有身臨其境之感。 館內猿人和各類動物的骨骼化石是觀看的重點,可惜猿人頭骨均為復制模型,令人遺憾萬分。 除了博物館,還有周口店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壹起遊覽效果更佳。 北京市房山區周口店大街1號 38路周口店遺址站或自駕 30元,需提前wx預約 周二至周日?旺季(4.1-10.10)09:00-16:30 (16:00停止售票)
淡季(10.11-3.31)09:00-16:00 (15:30停止售票)
3.周口店國家考古遺址公園
周口店背靠峰巒起伏的太行山脈
面臨著廣闊的華北平原
山前壹條小河潺潺流過
這裏自然資源豐富,氣候溫暖宜人
70萬年至20萬年前的“北京人”
20至10萬年前的第4地點早期智人
約4.2至3.85萬年前的田園洞人
3萬年前左右的山頂洞人
都曾在這裏生活
不同於博物館的嚴謹規整,公園內的設計更加平易近人。 觀景臺、休閑廣場、各處發掘地點,不同類型的景觀構成了考古遺址的全貌。 在這其中,我最為推薦的是猿人洞和山頂洞。“北京人”和山頂洞人都曾生活在龍骨山,遺址公園的創建者們創造性的把他們構建在了同壹屋檐下。
猿人洞 遺址群中最著名的壹處,原是壹個天然石灰巖溶洞。 “北京人”在這裏斷斷續續生活了近50萬年之久,他們的遺骨、遺物、遺跡和洞頂塌落的石塊、洞外流入的泥沙在洞內壹層層填充起來形成了巨厚的堆積層。 步入其中,豐富的巖層和奇妙的光影撲面而來,沿著木棧道拾級而下,仿佛來到了全新的世界。 擡頭仰望,現代設計的保護棚模擬成了山頂的模樣,夕陽從山間縫隙打入,壹時辨不清現在是什麽年代。 1929年“北京人”第壹顆頭蓋骨化石發現處有專門的牌子,雖然是化石模型,卻依然讓人激動不已。 山頂洞 從猿人洞出來後,需要經過第3、4、12、15地點才能來到位於山上的山頂洞區域。 1933年和1934年,由裴文中主持發掘,這裏***發現了3顆完整的頭骨、壹些脊椎骨、肢骨、盆骨、膝蓋骨和牙齒,代表8個不同個體的古人類化石。 同時還發現了大量動物遺骨和少量石制品、140余件裝飾品。 從觀景平臺向下望去,赫然發現,正是在猿人洞上方,這種互相遙望的體驗,仿佛讓人在短時間內穿越了兩個時代。 北京市房山區周口店大街1號 自駕 30元,三方平臺25元,需提前wx預約 周二至周日(4.1-10.10)09:00-16:30 (16:00停止售票)
(10.11-3.31)09:00-16:00 (15:30停止售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