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我們的漂流書是《天使雕像》它的作者是:E.L.柯尼斯柏格,1930年出生於美國紐約,在賓夕法尼亞州的壹個小鎮長大。她雖然從小喜愛閱讀,但上學時卻選擇了主修化學,畢業後成為壹名化學教師。後來她慢慢地發覺自己感興趣的是學生腦子裏在想些什麽而不是實驗室中的瓶瓶罐罐。與此同時,她發現自己對繪畫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所以在她開始寫作。
也嘗試著自己畫插圖。她的作品結構細膩,富有邏輯性和幽默感,這可能也得益於她早年的理科學習。 本書曾榮獲1968年紐伯瑞兒童文學獎金獎;這本書還獲得了國際大獎小說。可見這是壹本多麽好的呀!《天使雕像》是本迷人的作品。姐弟倆離家出走,在紐約大都會博物館寄宿壹個多星期,情節細致動人。故事中十二歲的克勞迪婭精心安排所有冒險的旅程讓我們敬佩。姐弟兩人同行,行事不慌不忙,情緒平穩鎮定,使得原本超乎想象的背景可以讓我們接受。明知壹般民眾絕不可能在大都會博物館過夜,但全書的氣氛營造和細節安排卻使讀者深信不疑 ,這就是作者的“虛構”功力高超之處,令人不得不嘆服。
克勞迪婭厭倦了家裏千第壹律的生活,她每天都要洗碗、清理垃圾筒……她想做些出人意料的事情,於是就精心策劃了壹場“離家出走”。她選擇的去處是紐約的大都會博物館,物色的同伴是她既“富有”又小氣的弟弟傑米。在戒備森嚴的大都會博物館裏,他們倆竟神奇地度過了壹個星期!在這期間,壹座被疑為是米開朗琪羅雕刻的小天使雕像正在博物館裏展出。克勞迪婭立刻被這座雕像吸引住了,她決意要弄清這座雕像到底出自誰人之手。可眼下,他們沒有絲毫線索,而且錢也快用光了……克勞迪婭不甘心這樣“平庸”地回家去,她和弟弟利用最後的壹點錢,終於找到了雕像原來的主人福蘭克威爾夫人。
克勞迪婭厭倦家中做不完的家務,她想做壹些不壹樣的事,因此決定離家出走,暫時離開舒適的住處;但她想尋找的是壹處有點奢侈、優雅忙碌的地方,因此選擇了大都會博物館;最重要的是有壹位有錢的旅伴,因此她選了小氣鬼弟弟傑米。
我想:克勞迪婭是個有勇氣也有計謀的女孩,她克服了重重困難,終於作了壹件令人意想不到的事——知道了雕刻天使雕像的確是米開朗基羅,並保守這個秘密。正像書中所說的:“克勞迪婭真正想要的時帶壹個秘密回家。天使雕像是壹個秘密,這個秘密讓它很興奮,覺得很重要。”是啊,其實我現在也很希望可以保守壹個秘密。在以前,我保守過壹個秘密,那個秘密讓我高興了很長時間。因為保守秘密使我有壹種責任感,我喜歡這種感覺!我也要學習克勞迪婭的那種不怕困難的精神,在今後的學習和生活中不怕辛苦!
《天使雕像》讀後感
讀完《天使雕像》這本書後,我懂得了壹個道理:只有勇於探索,不怕困難,才能求得真知。
這本小說寫了克勞迪亞和她的既“富有”,又小氣的弟弟傑米厭倦了家裏千篇壹律的平淡生活,他們倆每天都要洗碗清潔垃圾桶……他們倆想做出些出人意料的事,於是精心策劃了壹場“離家出走”。他們倆選擇的去處是紐約的大都會博物館,在戒備森嚴的大都會博物館裏,他們倆竟神奇地度過了壹個星期!在這期間,壹座被疑為是米開朗琪羅雕刻的小天使雕像正在博物院裏展出。克勞迪亞立刻被這座雕像吸引住了,她決定要弄清這座雕像到底出自誰之手。
他們先從雕像的白天鵝絨的墊子上發現了代表米開朗琪羅的“M”,為了求證,他們倆還在博物館的摩肩接踵的書店裏找了壹天,終於找到了書面印有“M”的書,證實了天使雕像正是米開朗琪羅的作品。為了盡快把這個秘密告訴博物館館長,他們千方百計地借了壹臺打字機,租了壹個郵箱,總算把信發出去了。他們倆如釋重負,完成了壹件重大的事情,別提有多高興了,可是他們已經囊中羞澀,離家出走時帶的錢已所剩無幾了,他們倆只好步行回家。
讀完《天使雕像》這本書後,我懂得了壹個道理:當我們遇到挫折和失敗的時候,要能對現實有壹種積極的態度,那麽這種積極的態度就能夠激勵我們不斷努力,不斷探索,並能夠使我們找到成功的鑰匙。
《呼蘭河傳》讀後感
暑假裏,我讀了著名女作家蕭紅的自傳體小說《呼蘭河傳》。小說表達作者對祖父的情結,用充滿童真的文筆描繪了人物和事件,有諷刺有贊賞,有熱鬧也有寂寞。
打開書的第壹頁,我仿佛置身於二十世紀20年代的小城鎮——呼蘭河。呼蘭河並不繁華,但在單調中卻蘊含著生機,夾雜著悲涼。這裏有東二道街十字街上拔牙的洋醫生,有被當地愚昧和無知的人折磨而死的小團圓媳婦,有胡同裏賣麻花、粉房裏掛粉條的生意人,有性情古怪的二伯,有勤懇老實的馮歪嘴子,有潔癖的祖母,更有“我”跟著祖父學唐詩、學下地。
這壹幕幕、壹件件,作者都用詼諧幽默充滿童趣、童真的語言描繪得淋漓盡致。尤其是作者和祖父的故事深深地留在了我的腦海,不自覺地我拿自己的童年和作者的童年去比。童年在作者的筆下是快樂的,也是寂寞的。在作者蕭紅看來,這些故事並不美。可在我們看來,讀了《呼蘭河傳》,更讓我們感受到自己童年的快樂與幸運,從而更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呼蘭河傳》讀後感
平淡得像秋水壹樣,壹生不變得像冰冷的街角——呼蘭河畔
的生活。故事裏充滿了那時候的人的迷信的影子,什麽海龍王
啊,什麽叫魂啊的,說來說去還不是為了個大泥坑。那裏人是
蕭紅那年代最平凡的壹種人,靠自力更生卻擺脫不了小市民的
身份,為雞毛蒜皮的小事而喋喋不休,壹條人命(瘋子,小
孩,夥計等)沒了算不了什麽也就不說了。爛漫的筆調下刻畫
出的壹個寂寞的世界。
迷信,跳了大神,給人去病。看了生日再去嫁,
若是生日不好但家財萬貫的男孩是可以嫁得的。雖然這麽愚
昧,這麽這個樣卻在這麽個家庭還有這麽個溫馨,點點的那
種,好像炊煙壹樣迷茫,摸也摸不著,碰也碰不透。
“我的祖父”在第三章裏出現,終於在白色的床單上出現
了個唇印,快樂地和祖父那種自由的生活。種豆子種瓜了,還
真令人快樂阿!
《呼蘭河傳》裏的故事,是三天三夜也說不完的,苦悶
和寂寞也壹樣,而這壹心情投射在《呼蘭河傳》上的暗影,不
但見之於全書的情調,也見之於思想部分,這是可以惋惜的,
正像我們對蕭紅的死壹樣惋惜,茅盾沒有說錯.
我的發現
每個人在童年裏都會有無數的發現,我,當然也不例外!它們像朦朧的月光,又像渺茫的歌聲,在我的腦海裏若隱若現。
螞蟻,是眾所周知的大力士!但是由於它自身太小,所以難以搬到了自己嘴邊的美食了。但令人感到大吃壹驚的是——螞蟻具有團結的力量。
以前我很討厭螞蟻,因為它總是偷吃我家最美味的東西。可是,在我6歲那年發生了變化……
那天早晨,我肚子餓了便跑到廚房拿了壹塊蛋糕,津津有味的品嘗起來。這時,我發現壹只螞蟻悄悄爬到我不小心掉得壹粒蛋糕上,便迫不及待的去搬,可惜沒成功,爬走了。我得意洋洋得想:以妳的本事能搬起這粒蛋糕,除非太陽從西邊出來。
本以為螞蟻知難而退了,可是令我出乎意料的是,那只螞蟻領來了五六只夥伴呢!它們壹邊爬壹邊商量該怎樣搬動這粒食物。不過幾分鐘,它們開始忙碌起來——有的蹲在蛋糕底下,有的爬到蛋糕上面。註視著這有趣的場面,我的興趣越來越濃了。這時壹個奇異的現象發生了,隊伍突然停了,原來食物太重了,“隊長”派“小兵”去搬“救兵”了。果然’救兵”來了,它們擡著食物往洞裏運,在途中,它們累精疲力盡,但為了得到這頓美食,便勇往直前。最終,這支“運糧大軍”浩浩蕩蕩的滿載而歸了。
真是壹場激烈的搬運活動呀!小小的螞蟻竟有如此的團結精神。在生活中,人人都認為賣藝的力氣很小,要想搬壹粒東西比登天還難。今天,我目睹了這壹切之告,我才領略到螞蟻的力量是無法抵擋的。是它們那團結壹致的精神戰勝了困難。如果我們人類也能像螞蟻那樣勇往直前,團結壹致,那還有什麽困難不能克服呢?
父母的愛
在這個世界上,誰沒有沐浴過父母的愛,誰沒有體會過父母的關懷?我也擁有無時無刻不在惦記著我,關心著我的爸爸和媽媽。
我的爸爸用“嚴父”形容最恰當不過了。他對我的學習、生活要求很嚴。他給我制定作息時間表,督促我認真完成家庭作業。除此之外,爸爸還經常讓我閱讀壹些課外書,讓我了解課本之外的科學知識。我的玩耍時間因此也大大減少。有時,別的家長問我:“妳爸爸對妳要求嚴嗎?”幼稚的我用力地點頭,以示“特別特別嚴厲,還不是壹般的嚴厲!”現在,每當我每次考試後面對著全班第壹、第二名的好名次時,我漸漸懂得了爸爸做這壹切都是為了我好。為此,我對他真是感激不盡啊!
我的媽媽是典型的“慈母”。她對我的吃、穿十分關心,對我總是無微不至地關懷。為了讓我吃好,她絞盡腦汁地做壹些好吃的,給我解饞。每周周末她顧不上休息,就開始洗我換下的臟衣服,第二天早上又把幹凈的衣服放在我的床頭。特別是在我生病的時候,媽媽又是倒水,又是遞藥,半夜三更還要起來看看我的被子是否蓋好……
現在我與爸爸媽媽雖然身處兩國,當我在他們的來信中看到“學習壹切可好?”的字眼,在電話裏聽到“記著要多穿點衣服”那熟悉而又溫和的語氣,我立刻感受到了他們對我的牽掛和疼愛。的確,父母的愛就像空氣,看不見摸不著,可我卻能夠時時刻刻感覺到它的存在。
(這個作文的題目我不知道起什麽好,自己看著辦)
書,散發著墨香,喚起人們對知識的渴望;書,流動著智慧,賦予人們駕馭心靈的力量。
人們常常認為讀的書越多就越好。但讀書也是有方法的。詩人朱熹曾有壹句關於讀書的名言:“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我也有自己的壹套讀書方法——靜心。只要把心沈到書中,就能做到“兩耳不聞窗外事”,用心來認真品味書籍。
媽媽常對我說“壹心不能兩用”。壹次,媽媽出去買菜,我在家裏看課外書,家裏的電視開著,說笑聲不斷地浸入我的耳朵裏,我心裏突然閃現了壹個念頭,趁媽媽不在家,我為何不放松壹下自己、犒勞自己辛苦的學習。我經過了壹番激烈的思想鬥爭後,終於抵擋不住那強大的“敵人”,我成為了電視的俘虜。我津津有味地看著電視,不知不覺已經過了2小時了,媽媽快回來了。我卻舍不得關掉電視,就壹邊讀書壹邊看電視。可壹心終不能兩用,沒過多久,手裏的書早已丟到了九霄雲外,連門外響了媽媽開門的聲音也沒察覺。“原來妳是這樣學習的!”我楞住了,乖乖的像壹只小貓咪似的接受著媽媽嚴厲的批評。經過了那次深刻地教訓後,我悟得了壹點道理,讀書需要靜心、專心,認真地讀,才能夠學到東西。
現在,我整個人完全沈浸在書裏,有那種自己好像變成了書中主角的感覺。我好似壹只快樂的蜜蜂,在書的花朵上采集知識的花粉。也因此,我結識了許多朋友:魯迅、巴金、冰心、朱自清、老舍……等前輩,能在他們的文章中徜徉,我就會像壹匹餓狼貪婪的吞食著“獵物”,翻著飄出油墨清香的書頁,在先哲描繪的精神世界徜徉,沒有浮華,沒有塵埃,心靈在此中靜默。 忘了時間,忘了整個世界,唯有我與書獨在!
這個題目自己取
我的夢多得像天上的繁星。有時夢見自己考上大學;有時夢見自己當上售貨員;有時夢見自己坐上了飛船、遊覽了太空……隨著時間的流逝,許多神奇的、美妙的夢已經模模糊糊了,惟有這壹個夢,我還記得清清楚楚。
在壹個寧靜的夜晚,柔和的月光撫摸著大地,涼爽的秋風把我帶進了夢鄉。
那是在壹個大城市,在壹間潔白的教室裏,坐著幾十個可愛的孩子,幾十雙明亮的眼睛壹齊註視著門口,我拿著書高興地走向講臺,孩子們不約而同地站起來,叫道:“老師好!”我看到幾十雙明亮的眼睛、幾十顆純潔的心,孩子們渴望得到知識的心情是多麽急切。我非常激動,心裏暖烘烘的。我站在講臺上親切地說:“同學們,我們都是為知識而來的,壹個班是壹個集體,就應該團結,讓我們團結在壹起好嗎?”我的話剛說完,同學們異口同聲地說:“好!”壹股暖流湧上我的心頭,大城市是多麽可愛啊!
接著,我教孩子們學習:“我愛天安門,我愛偉大的祖國。”我讀壹遍,孩子們跟著讀壹遍。孩子們讀得那麽認真,那麽富有感情。每壹字,每壹個音,都發自真摯的內心。孩子們像雨後的春筍般吸吮著知識的甘露,我的眼睛濕潤了,在心底輕輕地喚著:“祖國的花朵呀,妳們快快成長吧!學好科學文化知識,為祖國做
貢獻!”
我似乎還看到了3年後的升學考試後,同學們個個拿著錄取通知書向我報喜:“老師,快開門呀!”“老師,我考上了實驗中學!”
這聲音是多麽親切呀,我立即睜開了眼,喔--多棒的夢啊!
但願我的美夢能成為現實吧!
我喜愛的春天
可愛的春姑娘,邁著輕盈的步子來到人間,那壹片生機的景象便隨之來到四面八方,整個世界像剛從壹個漫長的睡夢中蘇醒過來。
小燕子拖著剪刀似的尾巴,回到北方的家鄉,它們“嘰喳,嘰喳”地叫著,好像在說:“春來了,春來了!”
是的,春天真的來了!
我懷著好奇的心情去找春天。
啊,我見到了春天。遠處的群山連綿起伏,變得蒼綠了。近處山坡上的小草也悄悄地鉆出地面,它們嫩生生,綠油油的。肥胖的小葉兒,像壹個個剛剛睡醒的胖娃娃。這壹片,那壹簇,點綴著這陡峭的山坡。山坡上的樹木也在不聲不響地抽出新的枝條,長出了像小草壹樣的新芽。柳樹的枝條向下垂著,就像壹條條線掛在樹上。那嫩黃色的小葉片,就像在線上系的花瓣兒。楊樹開了花,這些花壹串串的,是紫紅色的。身上長滿很軟的小毛,像壹只只毛毛蟲,真有趣。山桃花展瓣吐蕊,杏花鬧上枝頭,梨花爭奇鬥艷……。
各式各樣的野花也睡醒了,只見它們伸伸腰,擡擡頭,爭先恐後地縱情怒放,紅色的、黃色的、藍色的、白色的、紫色的……真是百花爭艷,五彩繽紛。這些花雖然不名貴,但它們用自己的點點姿色點綴著這青春的草地,把自己的壹切無私地奉獻給大地。成群結隊的蜜蜂,呼扇著黃色的翅膀,嗡嗡地忙著采蜜;那五顏六色的彩蝶,也成雙成對地翩翩起舞。
田野上,麥苗返青,壹望無邊,仿佛綠色的波浪。那金黃色的野菜花,在綠波中閃光。
不知什麽時候,落起了春雨,輕輕的,聽不見淅瀝的響聲,像壹種濕漉漉的煙霧,輕柔地滋潤著大地。春雨過後,太陽出來了,壹片晴朗。整個世界像剛洗過似的,特別清爽,空氣十分新鮮,呼吸壹口,甜絲絲的,像喝了蜜壹樣。春風和煦,明媚的春光照在大地上,萬物呈現壹片生機,形成壹幅秀麗的山水圖。是的,春天真的來了!
擁抱大海
盼望已久的暑假終於來了,爸爸媽媽帶我去海南渡假,終於讓我第壹次見到了真正的大海。
清晨,我迎著初升的太陽來到海邊,大海和沙灘被太陽照得金燦燦的。細軟的沙灘踩上去就像走在棉毯上壹樣舒服極了,壹粒粒金黃細小的沙粒滲進我的鞋中,就像小貓在舔我的腳心,癢癢酥酥的,我把鞋脫掉,光腳踩在沙子上,盡情地享受沙灘的“按摩”!
突然沙灘上壹個形狀似魚的東西“哧溜”壹下從我身邊飛速穿過,鉆進壹個孔裏去了。我立刻蹲下身,用手扒著沙子,不壹會兒,壹個透明的小螃蟹飛快地爬出來,它揮舞著鉗子,像在對我示威,眨眼間又消失了……這時,我才註意到沙灘上有許許多多這樣的小孔,如果每壹個小孔裏都藏著壹個小螃蟹的話,那麽……“啊!太恐怖了!”我像屁股被針紮了似的跳了起來,頭也不回迅速沖進大海,直到累得氣喘籲籲才停下來。緊接著壹個大浪撲過來,沒等我反應過來就被推到了岸邊,這時,我又發現壹個被海浪沖到沙灘上的小玩意兒,又細又長,摸上去十分粗糙。我連忙拿給爸爸看,爸爸驚叫:“這是壹個棒子形的珊瑚呀!妳怎麽會有的?”我說:“在沙灘上撿到的呀!”爸爸說:“真厲害!我怎麽沒發現呢?”我聽了,得意極了。
看著翻滾不息的波浪和那些跳浪的人歡樂的身影,我很想去沖浪。於是,爸爸給我套上壹個卡通的救生圈,我就興奮地“上路”了,壹頭奔進海裏。這時正好有壹個大浪撲來,我原來想沖到浪上,讓海浪托著我走,結果我沒能掌握好平衡,反被浪打得壹頭紮進水裏嗆了好幾口水。海水又苦又鹹,害得我“呸呸”吐了好幾口才緩過勁來。第二次,我換了壹種方法沖浪——“坐救生圈小艇”。當海浪又壹次向我撲來時,我屁股坐在救生圈裏,兩手撐在救生圈前頭力圖使救生圈保持平穩,沒想到海水撲得我滿臉都是,我根本顧不上掌握平衡了,急於用手把臉擦幹,沒想到腿壹橫,救生圈就被海浪沖走了。幸好又壹個大浪撲過來,把救生圈又沖回我面前。我急忙閉上眼睛,屏住呼吸,抓牢救生圈,終於沖過了這個大浪。經過幾次沖浪,幾次被淹,我終於悟出了壹個好辦法:壹定要兩只胳膊套在救生圈上,下半身沈在水裏才行。我試了試,果然很靈驗,這真是個不錯的收獲啊!
第壹次擁抱大海的感覺真好,它絲毫沒有讓我感到被海浪擊倒的恐懼,反而讓我體會到了玩海的樂趣,更讓我體會了要頑強勇敢地面對困難才能成功的道理。
我的同學
六年的時光轉眼間就過去了,本來還是個剛剛入學,讀壹年級的小朋友,現在卻已經小學畢業了。同學的陪伴讓我從蠻橫走到儒雅;老師的教誨伴我從無知得到了智慧;歲月的伴隨使我從幼稚走向了成熟。壹片片樹葉記錄著光陰,壹朵朵鮮花映著笑臉,壹張張桌椅刻畫著勤奮,壹個個老師向我們伸出了大拇指。當我們捧著《畢業證書》的時候,壹滴滴激動的眼淚都滴落在那本鮮紅的小冊子上面。回到家裏,換來的不是家長那贊賞的目光,而是他們那嚴肅的表情。在畢業之際,我將壹張張記錄成長的同學錄發到了班上同學的手中,發出去的是壹張張寫著簡單字的紙張,收回來的卻是滿滿壹張紙的感動,上面寫滿的全部都是同學們的祝福與不舍,留在母校的,就只剩下那難以忘懷的回憶。暑假過得很快,因為是畢業班,所以很早就放假了,從放假那天開始,到現在已經過了壹個半月了,還有壹個月就開學了,即將步入的則是中學的門檻。那天,我不經意看見了我壹個半月前遺落在書桌上的同學錄,當我翻開那本厚重的同學錄的時候,壹張張紙,壹頁頁字,壹個個不同的人,壹筆筆不同的字跡,映著壹張張同學們的笑臉。畢業了,擺脫了小學的煩惱,留給我的卻是壹段段不可磨滅的記憶。以前的辛勤,現在換來的是累累碩果,心中的滋味是甜滋滋的。所有的回憶都刻錄在了同學錄,翻開壹頁頁的紙,上面記錄的全部都是小學階段那壹段段純真的友誼。不知道是不想分離,還是不想失去友誼,是花朵總是會綻放,是金子總是會發光,是孩子總是會長大。希望,是聲明的源泉;希望,是心靈的燈塔;希望,是美好的憧憬;希望,是努力的方向;希望,是奮鬥的目標;希望,是成功的向導;希望,屬於我們新世紀的壹代。魚兒的夢,寫在水泡上。農民的夢,寫在稻穗上。黑雲的夢,寫在雨滴上。小船的夢,寫在碧波上。我的夢,寫在同學錄上。當我長大以後再次打開我的同學錄的時候,我難忘,我回憶,我傷感,我激動。我不會忘記2007年1月17日我們師生許下的諾言,我們約定,在10年後的這天,在小學的母校裏面再見,2017年1月17日,我不知道他們是否會來,但是我壹定不會忘記的。我們本來是要開畢業晚會的。可是後來卻因為不知道要怎麽開,而放棄了打算。雖然我知道,畢業後上的中學是壹樣的,但是我跟他們不壹樣,我跟我們班的壹個男同學因為考上了特色校,不得不離開他們去讀別的學校,而且離得又很遠,很少機會能見面。而他們,除了壹個轉回老家讀書的還有壹個上體校的以外,剩下的40個同學全部都在同壹所中學。我不知道人生會有什麽變化,但是無疑的是情誼是永遠都不會變的。在畢業的那天所有的誤會早已結束;所有的真情早已融化;所有的感恩早已落幕;所有的友誼早已埋藏在我們大家的心底裏。同學,GOODBYE!同學,請不要忘記我們曾經相處過的時光!同學難忘!難忘同學!
鼓勵
每個人的成長都離不開鼓勵,因此在我的生活中也受到過長輩的鼓勵,那次的事情,我到現在還記憶猶新。
壹個紅紅的78分映入了我的眼簾,我驚呆了,不知不覺中淚水已經打濕了臉頰,溢出了眼眶。
這次語文單元考試,我竟然考出了自己壹到六年級從未有過的“最高記錄”——78分。我心中壹片混亂,有點不知所措,錯在哪裏?為什麽會失敗?……壹個個問號從我的腦海中連續不斷地湧了出來,壹想到媽媽會舉著壹根長長的皮帶來打我,我就害怕。
懷著憂郁的心情回到了家,我顫顫巍巍地把試卷遞給了媽媽,可是媽媽壹反常態,竟然沒打我,她嘆了口氣,語重心長地說:“孩子,妳們不是有壹篇課文,叫《才能來自勤奮》嗎?”這句話就像壹把錘子,狠狠地敲擊著我的心靈。是呀,壹分耕耘,壹分收獲。這陣子,上課時,雖然人在教室,心卻總是遊蕩在外邊,甚至還轉來轉去和前後的同學講話。原本積極發言,現在卻楞著等待別人的答案。回到家,別提做那些自己買的習題,就連張老師布置的,往往還大打折扣,甚至想方設法瞞天過海。媽媽的苦口婆心,成了耳邊風。我還盡和她賭氣、頂嘴。哎,糊塗呀!這不,墜落低谷,自釀的苦酒自己嘗了唄!看著我喪且的樣子,媽媽壹反常態,給了我壹句話:“女兒啊,人生呢總有 起伏的,失敗了不要緊,重要的事應該分析原因,防治在犯,壹直以來妳鬥十分出色,但失敗是成功之母,媽媽相信妳。”
正是這句母親的鼓勵激起了我的信心,是我重新站了起來
采用電腦技術,借用電腦屬於,構思壹篇文章
/index.php?boardid=71
/view/46104835eefdc8d376ee3230.html
學會權衡利弊
霾與家人擦肩而過,與興頭頭沖自己招手的明朗,普照的明天失之交臂。
人們在權衡利弊時終於選擇了那些花花綠綠的紙片,虛偽的笑著,冠冕堂皇的與藍天說壹些離別的話語。而多年以後政府寫給藍天盼望回歸的信也終究被粗心的郵遞員落在半路,最終無力回天只好任由自己腐爛在無人問津的街頭。
有多少人記得那個被眾人遺忘的家夥呢?當他們數著壹撕就碎的紙片露出猥瑣笑容時,他們擡頭所見也只能是灰蒙蒙的霧靄。
有多少人記得那個被驅逐出境的家夥呢?當他們坐在豪華的家中享樂,擡頭所見的也只能是閃耀著光卻冰冷依舊的吊燈與天花板。
有多少人記得那個從不計較人類過失的家夥呢?當他拖著傷痕累累的肉體堅持每天出現在人們仰視的角度中,又有多少人去在意,去記得呢?
而我們卻記得,這些死死抓住快要溜走的童年尾巴的人們記得;不得不成熟卻執拗的稱自己為孩子的人們記得;站在故土上翹首盼望他的回歸的人們記得。
因為,我們開心時,天空微笑;我們憤怒時,天空嘟起嘴角;我們惆悵時,天空落淚;我們呼吸時,壹同起伏著的是天空的胸膛。總在落淚後奇跡般蘇生出絢爛的彩虹,使我們看到了生——那壹抹五彩斑斕的希望。
所以,我們每個人都是在明媚的繈褓中微笑著觀看世界的,天空的孩子。
當人們為新建成的工廠剪彩,笑逐顏開時,天空卻俯瞰著他們,時而憤怒的咆哮;時而悲愴的落淚。
卻無濟於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