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坐在車上,靜靜地等待著草原美景的出現。
壹路上山連著山,還有不時出現的村莊和小城市,草原似乎還很遙遠。 終於到了草原,我呼吸著新鮮的空氣,心情無比的舒暢。
草地壹望無際,綠葉壹樣的顏色,但並不單調。同樣是綠色,有的淺壹點,有的深壹點,那是因為有的地方草生長得密壹些,有的地方草生長得稀疏壹些。
這裏的草是那樣的新鮮,仿佛雨水剛滋潤過它們。牛兒、羊兒吃著嫩嫩的小草,不時發出動聽的叫聲,好像這叫聲也是草原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
草原上的牧民有的騎著馬兒飛奔,有的在蒙古包旁邊做著美味的烤全羊,有的在草地上追逐打鬧。牧民們都穿著蒙古袍,男的看上去是那樣的剽悍,女的看上去都有著迷人的氣質。
在這美麗、沒有壹絲汙染的大草原上,不由得想高歌壹曲,抒發滿心的喜悅。 我在這美麗的草原上奔跑起來,實在跑累了,就開始采擷野花。
這裏的花可多了,紅的、黃的、白的,五顏六色。而且還有我壹直想見到的、卻從來沒有見到過的藍色和紫色的花,這些花給草原增添了許多光彩。
我仔細地觀賞著這景色優美、沒有壹絲汙染的大草原,真正體會到了什麽叫美不勝收。我在心中默默地向她祝福,願大草原永遠美麗。
2. 《草原》仿寫壹篇做客的作文600字暑假裏,媽媽帶我去草原玩,有幾個同學也壹塊去了。烏蘭布統大草原真美啊!天很藍,雲很白,空氣很新鮮。地上青草沒膝,開著五顏六色的花朵,壹眼望不到邊。我們又說又笑,又蹦又跳,玩得可高興了。
先去了百草敖包。這是用石頭壘起來的高臺,上面用木頭搭起來,飄著彩旗。這兒是祈福和男女約會的地方。我們先照像,再祈福。圍著敖包轉圈,從哪兒開始就在哪兒結束。我默默祝願:老天保佑我們旅途平安順利!
第二天我們去騎馬。馬好高大啊!連媽媽自己都上不去。是別人把我措上去的。呵呵,好 *** 啊,別的孩子都是和大人騎壹個馬,就我自己壹個人騎。馬走起來顛顛的,有人牽著,我緊緊抓著馬脖子上的鐵環,沿著小路,經過了白樺林走了好長壹段路。照像的時候馬低頭吃草,有別的馬跑來,馬也會讓路。
接著我們就去滑草。先走壹段很陡的梯子上到高處。然後坐上滑板,有人壹推就滑起來,感覺像掉下懸崖,耳邊呼呼風響,有人大聲叫起來,我可不害怕,滑到底撞到壹個土堆上就停了。
品嘗過當地的奶茶,我們又去射箭。我拉弓時很硬,射不到靶子,只射到了靶子前的草叢裏。射得最遠的人,射到靶子後面的山上去了,射得最準的把兩只箭壹起射出都能射中。然後我們就去看馬術表演。有的在馬上倒立,有的在馬跑時跳上馬,還有的在馬上打仗,最後全在跑動的馬上站了起來,可精彩啦!
我們還去了夾皮溝,影視基地,爬草原的山。我覺得最有趣的是爬山。路兩旁都是深溝,壹條沒草小路直通山頂。到了壹個山頂又爬另壹個山頂,景色美極了,照的像都能做電腦桌面。我有點討厭夾皮溝。這兒蟲子很多,地上有牛屎,蜜蜂總圍著人轉,照像時都停在身上,有的還跟進車裏面呢。這兒的蝴蝶都很傻,捉它也不飛,我還在影視基地捉了兩只呢!
3. 仿寫牧場之國的作文寫喀什荷蘭,是水之國,花之國,也是牧場之國。
壹條條運河之間的綠色低地上,黑白花牛,白頭的黑牛,白腰藍嘴黑牛,在低頭吃草。有的牛背上蓋著防潮的毛氈。
牛群吃草反芻,有時站立不動,仿佛正在思考什麽。牛犢的模樣像貴夫人,儀態端莊。
老牛好似牛群的家長,無比尊嚴。極目遠眺,四周全是碧綠的絲絨般的草原和黑白兩色的花牛。
這就是真正的荷蘭。 這是真正的荷蘭:碧綠色的低地鑲嵌在壹條條運河之間,成群的駿馬,剽悍強壯,腿粗如圓柱,鬃毛隨風飛揚。
除了深深的野草遮掩著的運河,沒有什麽能夠阻擋它們飛馳到烏德勒支或茲伏勒。遼闊無垠的原野似乎歸它們所有,它們是這個自由王國的主人的公爵。
低地上還有白色的綿羊,它們在天堂般的綠色草原上,悠然自得。黑色的豬群,不停地呼嚕著,像是對什麽表示贊許。
還有成千萬的小雞,長毛山羊,但沒有壹個人影。這就是真正的荷蘭。
只有到了傍晚,才看見駕著小船過來,坐上小板凳,給嚴肅沈默的奶牛擠奶。金色的晚霞在西在,遠處偶爾傳來汽笛聲,接著又是壹片寂靜。
在這裏,誰都不叫喊吆喝,牛的脖子上的鈴鐺也沒有響聲,擠奶的人更是默默無言。
4. 寫喀什古城作文寫喀什古城作文
聽當地導遊介紹,喀什位於我國最西端,素有“歌舞之鄉”的美稱,是古代絲綢之路南北道的交會點,也是新疆維吾爾民族風情最為濃郁的壹座城市,許多商家、過客都在此逗留歇腳,留下了大量的文物古跡,使這座城市慢慢變成了壹個日趨神秘、繁華的旅遊勝地。
“喀什”是“喀什噶爾”的簡稱,意思是說這是個像玉石壹般的地方,歌手刀郎演繹的經典曲目《喀什噶爾的胡楊》歌唱的就是這裏。據說這裏的胡楊三千年成長、三千年不死、三千年不朽,在壹億五千年後還會變成美麗的木化石——矽化木。
我去喀什的時候已是11月下旬了。早上從庫車出發,途經“西部明珠”阿克蘇、“塞外江南”溫宿縣,終於在暮色來臨時到達了喀什。夜幕中的喀什很美麗,我們漫步在喀城的街道上,不時看到帥氣飛揚的小巴郎和身穿艷麗紗裙的維族少女。街道兩旁霓紅閃爍、熱鬧非常,首飾店、錫器店、刀具店琳瑯滿目、應有盡有,各種維族特色的吆喝聲此起彼伏,烤羊肉串的香味彌漫其間,更讓我們大飽眼福的是那些三三兩兩聚在壹起的維族大姑娘、小夥子們,他們彈著冬不拉、打著手鼓,就在小街邊上載歌載舞,把對人生的熱愛和 *** 都融入到這無邊的歡樂中,把早在隋唐時代就傳入中原、獨放異彩的喀什歌舞演繹得淋漓盡致。
來到喀什的人們都會去那已有五百多年歷史、新疆最大的艾提尕爾清真寺和富有傳奇色彩的香妃墓,而我卻被神秘的喀什老城深深吸引。到喀什前就聽健談的朋友們說起,老城是喀什最漂亮也最具特色的地方,因為地處400米高的平臺上,又叫“高臺民居”。
5. 美麗的喀什仿寫牧場之國的作文“綠遍山原白滿川,子規聲裏雨如煙,鄉村四月閑人少,才了蠶桑又插田。”每當我讀起這首詩的時候,都會不由自主地想起鄉村迷人的田園風光。
我們壹家搬離城市住在鄉村已近兩年。我們喜歡鄉村,喜歡那裏的空氣,喜歡那裏的泥土氣息。
站在我家的屋頂,極目遠眺,田野上種滿了綠油油的青菜,在風姐姐的幫助下,跳起了優美的生舞蹈,猶如壹片此起彼伏的綠浪。走在田野間的小徑上,路邊不知名的野花映入了我的眼簾,那小小的花兒,立得筆直,花瓣成鋸齒狀,個個爭奇鬥艷,有黃的、白的、紅的、還有紫的……五顏六色,漂亮極了。我順手摘壹朵湊前聞聞,真是沁人心脾!
村前有壹條小河,村裏人喜歡在這洗洗衣被,常常聽到嬸嬸、大娘歡快的笑語聲。那壹聲聲有節奏感的“啪啪”搗衣聲,似乎在為“鄉村幸福之歌”打著輕快的節拍。魚兒在她們身邊悠閑地遊來遊去,仿佛根本不被她們的說話聲和搗衣聲音所受驚嚇,構成了壹副人和動物和諧相處的美麗畫卷……
夕陽西下,暮色中的鄉村被夏日的煙霧籠罩著,泥土的幽香,家家飯菜飄香,偶爾幾聲母親喚兒回家的叫喊聲和嬰兒嗷嗷待哺的哭泣聲,從遠處傳來。幾只小狗聚在壹起爭食的吵鬧聲,給鄉村帶來了少許的生趣……
我愛鄉村,我愛這兒的田園風光,我更愛鄉村的淳樸的自然氣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