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海南有哪幾種酸粉?

海南有哪幾種酸粉?

海南粉、抱羅粉、後安粉、陵水酸粉和塔洋粑炒,但是海南米粉千變萬化,各地有不同的做法,形成了不同的口味,這些文章遠不能包羅海南米粉的百般變化。因此,我們特意收集了壹些海南各地米粉的資料,作壹簡要介紹,以饗讀者。

靈山粗粉:原產於瓊山區靈山鎮,粉比海南粉略粗,其生產工藝與海南粉略有不同。其食法也是“腌粉”,特點是粉質爽滑,腌料除了與海南粉壹樣外還註重海鮮原料。

澄邁粉:澄邁“瑞溪牛肉幹”聞名遐邇,澄邁粉就是因為有“瑞溪牛肉幹”加盟作腌料,為其增添了特別的美味,因而使澄邁粉獨樹其名。

加積牛腩粉:粉為粗粉(形似桂林米粉),當地廚師吸收東南亞飲食的長處,以獨創的“五香牛腩”腌粉的主要腌料,香味濃郁,吃後余香留齒。

長坡米爛:又叫米爛仔,其制作方法復雜而細致,與海南粉作法相似。食用時把米爛盛入碗中加上蒜頭油、牛肉幹絲,花生粉,豬腩,蔥花,胡椒,辣椒、醬油、姜等佐配,因儋州長坡的米爛風味最好而聞名。

萬寧酸粉:陵水酸粉名氣很大,但萬寧酸粉也非常有特點。主要材料:細米粉,配料有牛肉幹、魚片、魷魚絲、花生、熟韭菜、香菜,加上用米醋、澱粉熬的醬料拌制,酸脆可口,別有風味。

崖城酸粉湯:這是壹種用自然發酵產生壹定數量的乳酸而制成的精細米粉條。制作方法是:用優質新鮮的大米加水浸透後,濾去水分,舂成米粉,加入粉種,用水調勻成半濕狀;放置壹天,讓其發酵,聞到香酸氣味時即為發酵完成;此時再加少許水揉捏成月餅形,滾水煮熟後撈出,舂成粘糊漿,再制成酸粉條。我曾在三亞崖城吃過用紅糖冰水制作的酸粉湯,吃起來酸中帶甜、甜中帶酸、冰涼沁脾,非常適宜夏季解渴鎮暑之用。

萬寧後安粉湯的制作,有加海鮮湯的,也有加豬肉骨頭湯的,現在還出現新的“四素粉條”,配料只有青蔥、紫菜、金針菇、木耳等素菜,滿足清淡口味食客的需要。

後安粉:意味盡在濃湯中

相傳後安物產豐富,有壹闖蕩江湖的惡徒到後安逞兇作惡,老百姓深受其害。後來,後安鎮上壹名武功超群的青年挺身而出,帶領大夥把這惡徒趕跑了。有位年方16歲的姑娘,愛上了這位小夥子,就精心挑選了特產海鮮,熬制了粉條湯,答謝這位青年,以示愛意。由於味道鮮美、獨特,便流傳至今。

印象中,後安粉似乎是海南米粉的後起之秀,近幾年才逐漸聞名並風靡全島的。但是,據《萬寧誌》記載,後安粉已有數百年的歷史了,最早發源於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