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中法戰爭對福州的影響

中法戰爭對福州的影響

十九世紀初,林則徐等人曾提出:“師夷長技以制夷”的主張,清政府壹度同意,於是在馬尾建立了造船廠,向法國、德國等國家購買洋槍、洋炮,辦水師學堂,派人去留學,學習駕駛戰艦。當時左宗棠主持馬尾船舶制造,朝廷同意並撥款之後,左宗棠就把所有的工程全部交給了曾經幫助過他的胡雪巖,成就了這個“紅頂商人”。

本來中國是向外國學習先進技術,但法國要把中國變為殖民地,所以法國軍艦進入馬尾港耀武揚威,1884年8月23日,法國軍艦突然開炮,襲擊中國水軍艦隊。面對突如其來的猛炮火,福建水師倉促應戰,英勇反擊,沿江軍民,萬人參戰,堵江截流。海戰中,福建水師遭重創,多條戰艦被擊沈,死亡700余人,法軍死亡62人。法軍害怕被困死在馬尾,撤退了。這是壹場“老師打學生”的戰爭。這裏埋葬了當年海戰陣亡將士的屍骨。以慈禧太後、李鴻章為代表的人竟然主張和談,妥協,不許反抗,幻想由英美等國調處。

第二次鴉片戰爭之後,“師夷長技以制夷”的主張被清政府采納,仿效“西法”,興辦洋務。1866年左宗棠在福州馬尾首創“船舶學堂”,沈保楨操辦的船政是洋務運動的最大產物,成了中國最早的造船工業。但是,船政所涉及的並不局限於中國近代工業,他在經濟、政治、軍事、科技、教育、文化等方面對近代中國的影響深遠。船政大膽挑戰“私塾、官學、國學”等舊的教育,革新沿襲了上千年的科舉制度和“重義理,輕技藝”的教育模式,突破了閉關自守,盲目自大的傳統觀念,吸取外來精華,傳授科學技術,重視理論和實踐相結合,其模式被天津、南京、黃埔、威海、昆明等地相繼仿效。船政不拘壹格選人才,無論是官紳還是庶民子弟,都可以報名參加考試,他選派幼童出國留學,購置槍炮、修建當時僅次於英國的大船,購買軋鋼機,車床,造軍艦,飛機,羅盤,望遠鏡。考技工時先考體能,只要能舉起壹個大石鎖就可以參加考試。他辦的學堂實行淘汰制,入學時600余人,如果每次考試都被評為“三等”,即責令退學,畢業時只有160多人了。當時嚴復考第壹名,校方大為贊賞,派他去國外留學。嚴復後來翻譯了“天演論”,介紹了赫胥黎的進化論,影響了壹代人。嚴復成為北京大學第壹任校長。詹天佑曾在美國留學,後來在船舶學堂學過駕駛。爾後修建鐵路,成為我國鐵路的創始人之壹。

總而言之,戰爭使中國人民對侵略者崛起反抗,從另壹個方面喚醒了民眾的愛國熱情,加速了昏庸清政府的倒臺,激勵了壹代國人的民族自尊心,成就了壹代民族英雄。福州作為中國的領土,經歷著壹樣的歷史變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