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泰國鬼面節是什麽時候泰國鬼面節的介紹

泰國鬼面節是什麽時候泰國鬼面節的介紹

6月24日-26日,對於泰國而言,這三天是最熱鬧的時候,為了迎接壹年壹度的鬼面節,大家在出行前都是做了十足的準備的,從衣著到頭飾,都有詳細的考究,而我剛好在這幾天來到這裏,所以就給大家詳細介紹壹下,鬼面節是怎樣慶祝的,又是有多麽的強大吧!這個泰國地廣人稀、人口密度最小的地方,將會進入壹年中最熱鬧的三天。

當地習俗

按往年的習俗,通常第壹天會有祈福儀式以及文化慶典活動,第二天的鬼面遊行是重頭戲,第三天的活動主要是佛教誦經以及僧人步道。

在泰國數十個節慶中,除了潑水節以外,我最感興趣的就是鬼面節了。

說起鬼靈,很多人都會聯想到恐怖電影,然後跟各種驚悚的情節相掛鉤。

前段時間在網上刷到壹個鬼面遊行「PhiTaKhon」的記錄視頻,時長約三分鐘,看完之後忍不住感嘆:“原來鬼面節可以這麽歡樂”

當為期三天的鬼面節結束後,這個黎府邊境的丹塞小鎮又會回歸平靜。幾乎所有外地遊客都是沖著鬼面節而來,畢竟壹年只有壹次,趁熱鬧玩壹回也是不錯的體驗。

黎府

在泰國的版圖上,黎府被劃分為東北區域,四周被高高低低的山巒環抱,例如:

有泰國富士山之稱的「PhuPaPo」

每天早上在清晨的時候就會看到這不壹樣的景致也是相當的迷人的。

妳以為黎府就只有山嗎?

新熱文藝小鎮

「ChiangKan清刊」,就在黎府和老撾接壤的地方。

曾幾何時,這個清凈小鎮還是鄰國老撾的地盤,倘若妳到小鎮去,會發現很多帶有老撾元素的建築或風俗人情。

丹塞小鎮

丹塞又是黎府的另壹番模樣,可能是因為鬼面節的吸引力日漸擴大,越來越多人集中在這幾天到訪。

好幾年前,想在丹塞這個邊境小鎮找到環境設施稍好的住所,幾乎是件碰運氣的事情。

現在的情況不太壹樣了,鎮上開了不少旅館,環境參差不齊,雖然選擇多了不少,但還是手快有手慢無,特別是在鬼面節期間。

好不容易來到丹塞,參加壹年壹次的鬼面節是必須的,閑暇時間到周邊的特色景點看看,感受壹下邊境小鎮的日常,壹定會給黎府鬼面節之行多加幾分。

蓬猜寺

外觀以磚紅色為主,周圍有個小殿堂和壹座白色的方塔。

說這裏是鬼面節的基地壹點都不誇張,布施、文化慶典、僧人步道、鬼面遊行等活動都在這兒。

關於蓬猜寺的年齡,至今沒有確切的資料記載,大部分老壹輩的當地人始終相信,這座廟宇至少七百歲,誰知道呢。

每年到了鬼面節期間,大大小小的集市以及路邊攤都會有各種圖騰的面具出售,也有很多款式的小吊飾,當作是留個紀念。

鬼臉面具博物館

這個鬼臉面具博物館,就在蓬猜寺附近。

介紹歷史應該是所有博物館的標配,這裏也同樣不例外,在館內有多個介紹鬼面節來源的版本。

數不清有多少種圖騰的鬼臉面具,分散在博物館的各個位置,各種花樣的圖案給訪客不同的印象,有的看起來比較有趣,有的稍顯神秘詭異。

博物館裏還劃分了壹個手工體驗的位置,訪客可以手繪壹個獨特的鬼臉面具,在鬼面遊行當天戴出去多拉風。

和平紀念塔

兩國和平紀念塔,是黎府人民最受尊敬的地標之壹。

相傳在十六世紀,古暹羅和瀾滄王朝協力成功抵禦敵方的入侵,所以建造了「PrathatSriSongRak」,以此作為戰鬥勝利的標誌。

沿著步道往前走,來到通往紀念塔的入口處,會發現階梯兩邊均有神龍坐陣。這裏的龍跟我們認知中的不太壹樣,或許受到了老撾建築風格的影響。

幾百年過去,這裏也被修繕了數十次,斑駁不堪的外墻,甚至在向來來往往的行人不停述說,那段久遠卻深刻的歷史。當中蘊含的意義,至今依舊在流傳,讓人不忍對這座建築肅然起敬。

也許因為這樣沈重的紀念,所以這裏有紅色禁忌,不允許穿大紅色衣服入內參觀。

WatNeramitWipatsana佛寺

如果從和平紀念塔出發,往南邊驅車,大約五分鐘,就能到達這個看似滄桑的「WatNeramitWipastsana」佛寺。

映入眼簾的是傳統的三角尖頂設計,外表看起來金碧輝煌,頗有幾分皇室貴族的既視感。

庭院裏的西式花園,又讓人覺得這裏不是個全傳統的寺廟。

當妳走進寺廟參觀時,說不定會被懸掛在墻壁上的巨幅畫作所折服,上面描繪了壹個個關於佛教的故事,每壹筆壹劃都可以用精妙絕倫來形容。

其實,我覺得丹賽小鎮的歷史痕跡大於風景,估計很多外地遊客都是為了鬼面節而來。

旅遊攻略

交通信息

飛機:泰國境內有AirAsia和Nok

Air這兩個航空公司有飛往黎府的航班,如果從曼谷出發,這類國內航線大多數在廊曼機場登機,飛行時間大約壹小時。

汽車:在客運站搭乘前往Udonthani的班車,經過Loei時下車,再包車或租車過去DanSai,通常在大牌樓ThKaew

Asa下車,距離差不多80公裏,大約需要1.5-2小時。

關於美食

這裏的美食都是當地的夜色美食,雖然記不清名字,但是鬼面節這幾天,遊客還是比較多的,所以走在路邊可以看到很多當地的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