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位於印度支那半島中部和馬來半島北部。東部與柬埔寨接壤,西部和西北部與緬甸交界,南部與馬來西來為鄰,東南臨泰國灣,西南瀕安達曼海。 三、主要概況
泰國全國面積51.3115萬平方公裏。人口5290萬(1986年),其中泰人占壹多半,其次是佬人和華人。
泰國依其地形分為四個部域:北部、東北部、中部和南部。***有73個府,596個縣,縣以下設區。首都曼谷。貨幣為“銖”。泰語為泰國國語。 四、社交習俗
泰國人社交習俗總的特點可以用這樣幾句話來概括: 泰國人多信佛教, 恪守教義很強調; 尤為頭部更註重, 碰摸會把人惹惱; 信仰忌諱繁又多, 文明舉止最重要; “好客”民族有傳統, 事事處處講禮貌; 約會特別守信義, 禮節禮儀頗周到。 在生活細節上有如下特點:
泰國是篤信佛教的國家,她的雙手合十禮儀習俗,也與佛教的合掌作揖禮有著密切的關系。但是,泰國的禮儀在佛教影響為主的基礎上,還了伊斯蘭教和中國儒家的禮儀形式,使得泰國成為舉世皆知的禮儀之邦。他們逢遇喜慶吉日昨遷居、喪葬等,壹般要邀請親朋好友和僧侶參加。如果是官方舉辦的,被邀請的人數為雙數,若是私人聚會為單數。但從民眾習慣上來講,多數人喜歡請9人,其原因是泰文“9”的發音是吉祥之音,它的含義是“向上”、“興旺”、“發達”;再有的還說泰文瓣“9”似壹頭大象,大象又是吉祥的象征。泰國有個特有的國俗民風,男子壹生都要當壹次和尚,少則三個月,多則三五年,甚至終生。沒有當地和尚,不能被視為成年人,既讓人看不起,連求偶都會很困難。泰國和尚免向任何人施禮(因為人們認為和尚的袈裟代表佛)。他們慣於準時赴約,認為這是個禮貌的問題。他們視白象為國寶和吉祥的象征,常用它來代表智慧、力量和忠誠。他們昵愛藍色,認為藍色象征著“安定”和“永恒”。“荷花”倍受泰國人的喜愛。他們常借荷花來贊美人的氣節。 五、禮節禮儀
泰國人在與客人見面時,通常施合十禮。將手合十於胸前,頭稍稍低下,互相問候“撒瓦迪”(妳好)。還禮時,也須雙手合十,放至額到胸之間。地位較低或年紀較輕的人,應該主動向地位高和年紀大的人致合十禮。地位高、年紀大的人還禮時,手不應高過前胸。雙手舉得越高,表示尊敬的程度越深。在特殊情況下,如平民拜見國王的時候要施跪拜禮;兒子出家當和尚父母也施跪拜禮。 壹般禮儀
進入泰國人往家按習俗要脫鞋。不要踩在門檻上,按泰國的傳統說法,門檻下有神靈棲居。
切忌觸碰任何人的頭部,即使是對小孩子,因為頭顱被視作人體的最高部分,這在字面上或比喻意義上都是如此。如果您無意中碰及他人的頭部,您應立即誠懇地道歉。泰國
人忌諱外人撫摸小孩(尤其是小和尚)的頭部,小孩子的頭只允許國王、僧侶和自己的父母撫摸。即使是理發師也不能亂動別人的頭,在理發之前必須說壹聲“對不起”。同樣地,在泰國人的社交聚會中,妳將發現年輕人都盡量使自己處於比年長者矮壹截的位置,以免別人感覺他們對長者“不敬”。當然,這不是總能做到的,但重要的是他們已盡力而為了。
泰國人睡覺時,頭部不能朝西,因為日落西方象征死亡,只有人死後才能將屍體頭部朝西停放,泰國人建築房屋時,也習慣房屋坐北朝南或坐南朝北,而不朝西。此外,蓄須也被認?不禮貌。
公然表示男女之間的愛變之情會受到非議。
捺不住個人的脾氣,特別是在公開場合,會被認為沒有禮貌和缺乏教養。 泰國商人總要考慮很久才能作出決定,所以與他們打交道要有耐心。 稱謂與問候
除了在較為西方化的社會團體中,泰國人見面時通常不以握手為禮。最常見的泰國傳統的見面禮節是雙手放在胸前合十作祈褥狀並微微彎腰。壹般情況下,年輕人向長者合十彎腰致禮,長者以同樣的方式還禮。
泰國人不用姓氏而用名字稱呼;如果妳被稱為“鮑勃先生”或“瑪麗小姐”時,不必感到奇怪。
約會與準時
事先約會是必要的,準時赴約是禮貌的標誌。 款待與饋贈
作為客人,應對主人的家庭和住房表示感興趣,但不要過分贊美某樣東西,以免主人覺得非把它送給妳不可。
在壹般情況下,小小的紀念品可作為禮物相贈。禮物通常應用紙包裝好。鮮花也是合宜的禮物。 交談
應回有關政治、王族和宗教方面的話題。 示意動作
別隨意把妳的腳指向任何東西。無論站著或坐著,應註意不要把妳的腳斜放在惹人註目的位置,或讓人看到妳的腳底。
生育禁忌:
在泰國,嬰兒落地,接生者只能用竹刀割斷臍帶,而不能用剪刀。嬰兒出生後,把嬰兒的胎盤放在瓦鍋裏,等孩子滿月後才埋到屋後。初生的嬰兒每日都得放到冷水中浸泡幾次,直到他面白唇紫時,才抱起來,據說這樣可以防止孩子得病。鄰裏親友探望?婦時,不能談論冷熱、汗疹、生病和死亡等事情。
其它禁忌:
泰國人不用紅筆簽名,因為泰國人死後,要在棺材口寫上其姓氏,寫時用的是紅筆。在人經常走過的地方,如門口、房頂等禁止懸掛衣物,特別是褲衩和襪子之類。在壹些農村裏,忌贊美別人小孩子長得漂亮。不能揀水燈。泰國人在泰歷的每年12月月圓時要舉行水燈節,這是泰國最熱鬧的壹個節日。在觀看水燈時壹定要註意,無論那水燈多麽精致美麗,都絕對不能揀起來,否則就會受到嚴厲的懲罰。
請將垃圾倒進垃圾箱。曼谷市管理處嚴格執行法律,努力保持城市的清潔和衛生。如果有人隨地吐痰、亂扔煙頭或者將垃圾倒到公***區域,這些人就會被罰款。
請不要與毒品有任何牽連。在泰國對毒品犯罪的刑罰非常嚴厲。
請不要支持任何虐待野生動物所行為。千萬不要購買用野生動物制成的任何產品或紀念品,包括蛇、巨蜥等爬行動物以及海龜殼和象牙。請不要光顧那些供給野生動物飯菜的當地飯店。在泰國屠殺野生動物進食是犯法的。
曼谷禁賭,即使酒店房間也不能玩牌或打麻將。
六、信仰忌諱
泰國人大多信奉佛教,佛教是泰國的國教。泰國的和尚可以吃肉,但每天只許吃兩飯,就是把托缽得來的食物分成早、午兩頓食用,午後只能喝水。他們忌諱隨便觸摸別人頭部,除了和尚之外,任何人都不能隨便觸摸別人的頭部。否則就是對他們的壹種極大侮辱,泰國和尚最忌諱有人送給他現金,因為佛教戒律包含著此內容。泰國人忌諱有人盤足或把兩腿叉開而坐,因泰國的壹般家庭不設座椅,人們慣於席地而坐,但決不允許盤足或把腿叉開而坐。他們討厭西方人平時生活中的拍拍打打的舉止習慣,認為這是有傷風化的。泰國的鄉村人對握手禮也看不慣。甚至不歡迎。他們忌諱有人用腳踢門或用腳指東西。認為這是有傷風化和不禮貌的舉止。他們忌諱別人拿著東西從他們頭上掠過。認為這是極不禮貌的舉動,會看成妳這是有意對他的汙辱。他們忌諱左手服務,認為左手不潔凈,開會令人回想起骯臟的事情,甚至還會懷疑妳這是不軌行為。他們忌諱用紅筆簽字和用紅顏色刻字,認為用紅色是對死人的待遇。他們睡覺忌諱頭西腳東,認為只有死人停屍才頭西腳東。他們把戴著墨鏡用手指著對方說話視為壹種不禮貌的行為。他們禁止議論或打聽國王及王室的秘密。他們忌食鮮牛肉,不喜歡醬油、紅燒菜肴、甜味菜、香蕉和海參等食品。 七、飲食習慣
泰國人最愛吃民族風味的“咖喱飯”(它是用大米、魚肉、香料、椰醬及蔬菜等烹制而成的)。他們特別喜愛吃辣椒,而且越辣越好,“辣椒醬”是他們每餐必備的;泰國人也非常喜歡用味精和魚露調味。他們不喝熱茶,而習慣把喝的茶裏放冰塊,喝飲料也同樣喜歡配上些冰塊。他們在喝桔子汁或酸橙汁時,總喜歡在裏面加放點鹽末。這種習慣的養成,可能與他們國內氣候炎熱有很大的關系。他們飯後有吃水果的習慣,在吃西瓜或菠蘿時,不僅愛放些冰塊,而且也習慣蘸上些鹽末或辣椒末壹些吃,認為這樣吃起來顯得別有風味,他們早餐喜歡吃西餐,午餐和晚餐大多愛吃中餐。他們用餐時,不習慣使用筷子,有的人愛用叉子和勺(右手拿勺,左手拿叉),有的人樂於以手抓飯取食。
泰國菜的特點是酸辣,開胃,裏面用了大量的佐料和天然香料。魚、蝦、蟹都是各餐館的殺手鐧,招牌菜有冬陰功(酸辣海鮮湯)、椰汁嫩雞湯、咖喱魚餅、綠咖喱雞肉、芒果香飯等。
泰國菜用料主要以海鮮、水果、蔬菜為主。泰國人的正餐都是以壹大碗米飯為主食,佐以壹道或兩道咖哩料理、壹條魚、壹份湯、以及壹份沙拉(生菜類),用餐順序沒有講究,隨個人喜好。
泰國人在飲食嗜好上有如下特點:
①註重 講究菜品要魚嫩,註重風味特色。 ②口味 壹般口味中喜太鹹,愛辛辣味。
③主食 以米飯(糯米)為主食,面食吃的不多,對水餃和湯面也感興趣,樂於吃小蛋糕及幹點心。
④副食 愛吃魚、蝦、其他海鮮品、羊肉、雞、雞蛋等,也喜歡青菜、辣椒、豆腐、粉絲等;調味品愛用魚露、味精、咖喱、香菜、小豆蔻、蒜、辣椒醬、黃油、果醬等。 ⑤制法 對炸、煎、溜、炒等烹調方法制作的菜肴偏愛。
⑥中餐 喜愛中國的川菜、粵菜、京菜、滬菜。
⑦菜譜 很欣賞芙蓉雞片、羊肉獅子頭、冬瓜盅、潮州魚丸、回鍋肉、青椒肉、炸蝦球、鍋貼雞、幹燒鱖魚、雞片湯等風味菜肴。
⑧水酒 喜歡啤酒、葡萄酒;愛喝礦泉水、桔子水、橙汁、咖啡、可樂、牛奶等;尤其喜歡喝冰茶(紅茶)。
⑨果品 喜歡吃水果中的柑、桔、葡萄、西瓜、菠蘿、荔枝、龍眼、蘋果、鴨犁等;幹果愛吃杏仁、腰果等。
泰國人用餐離不開魚蝦露和辣椒糊,喜歡中國廣東菜和四川菜,不喜歡醬油,不愛吃紅燒、甜味的菜肴。
飯後有吃蘋果、鴨梨的習慣,但不吃香蕉。 檳榔和榴蓮是泰國人最喜歡吃的水果,泰國人還喜歡喝茶,許多茶館在熱茶中放壹塊冰來招待客人。喝咖啡、紅茶時,愛吃小蛋糕和幹點心。
泰國美食國際知名。無論是口味辛辣的還是較為清淡的,和諧是每道菜所遵循的指導原則。泰式烹調實質上是由有幾百年歷史的東方和西方影響有機的結合在壹起,形成了獨特的泰國飲食。泰國美食的特點要根據廚師、就餐人、場合和烹飪地點情況而定,以滿足所有人的胃口。泰國烹飪最初反映了水上生活方式的特點。水生動物、植物和草藥是主要的配料。避免用大塊的肉。後來的影響使得泰國飲食中也使用相當大塊的肉。
因為有佛教背景,所以泰國人避免使用大塊動物的肉。大塊的肉被切碎,再拌上草藥和香料。泰國傳統的烹飪方法是蒸煮、烘焙或燒烤。由於受到中國影響,引入了煎、炒和炸的方法。自17世紀以來,烹飪方法壹直受到葡萄牙、荷蘭、法國和日本的影響。在17世紀後期,葡萄牙傳教士在南美洲習慣了紅辣椒的味道,於是在泰國菜中引入了紅辣椒。
泰國人非常擅長“暹羅-伊勢”的外國烹飪方法,並替換壹些成分。印度飲食中使用的酥油被椰子油取代,椰子汁代替了其他乳制品。減少使用過於強烈的純香料,增加了新鮮的草藥,比如檸檬草和高良姜。最後,在泰國咖喱中使用較少的香料,而增加新鮮草藥的使用量。通常人們都知道泰國咖喱的辣味很強烈,但持續時間短,而其他咖喱,由於香料味道強烈,辣味會持續很長時間。泰國菜上菜不是按照壹定的順序,而是壹次上齊,這樣用餐的人就可以盡情享受各種味道相互補充,相互結合。
泰國水果出口是泰國的壹大經濟支柱,主要盛產榴蓮、山竹、桂圓、椰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