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六盤水大山鎮
貴州盤縣大山鎮——杜鵑花海 大山鎮是壹個美麗的地方,這話說得壹點也不錯。成群成片的樹林把這裏裝點成綠的世界;滿山遍野的杜鵑花將這裏變成花的海洋;綠水碧波的湖泊鑲嵌在大山之上,這三大亮點構成了大山鎮壹道獨特的風景線,尤其是姹紫嫣紅的杜鵑花,那更是令人陶醉。 當妳從盤縣老城乘車沿盤興公路(212省道)南行約40公裏處時,妳擡頭便能見到滿山郁郁蔥蔥,綠色中點綴著壹叢叢火紅杜鵑花的地方,這就是大山鎮了。這裏滿山遍野都是如霞似火的杜鵑花,路在花海中延伸,車在花海中穿行,人在花海中陶醉。無邊無際的花海,連綿數十裏,回歸為星星點點,壹叢叢、壹朵朵鑲嵌在山間嶺頭。 大山鎮百裏杜鵑,北起民主夾馬石道班,南抵忠義清底河水庫,東到老廠馬依河谷,西接響水河畔的南昆線。這裏有連綿起伏的山巒和遮天蔽日的樹木;有縱橫交錯的河流和清澈甘洌的泉水;有雲遮霧繞瞬息萬變、明鏡映花海、飛瀑直瀉的山水美景;有珍禽異獸和奇香異草在山間樹叢裏棲息繁衍。 大山鎮百裏杜鵑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和自然條件為之創造了不可比擬的生態環境。這裏氣候濕潤、日照充足,是各種動植物繁衍生息的樂園和人們避暑觀賞自然風光的好地方。登上最高峰“獅子腦包”,可以俯視群山;極目遠跳,可以看到雲南的十八連山、大黑牛山和鵝毛寨的“大將點兵”——祭羊山;可以觀日出的壯麗輝煌和晚霞杜鵑的奇景,還可以領略雲海橫空霧鎖大地的蒼茫。須晴日,四周青山拱衛,溪流繞護;山頭百花競秀、萬山紅透,林山花海令人心旌搖曳、激情澎湃;大橋河、大濫灘、冷風丫口等五大水庫似壹塊塊明鏡,倒映著藍天白雲,花海,星羅棋布點綴在高山之巔,壹幅幅瀑布飛瀉直下,倒掛在明鏡之旁,似流蘇、如飄帶。紅花碧海、牧女樵夫、山歌野趣,讓人童心再起、反璞歸真、樂不思蜀。 暮春三月,春意盎然,是大山鎮百裏杜鵑最繁茂的季節,無邊無際的花海中,群芳鬥艷,異彩紛呈。全世界***有杜鵑屬800多種,大山鎮有200余種。有樹高4—5米,根部直徑0.3余米,樹齡200余年的大杜鵑,枝幹蒼勁虬曲,皮質如雕如刻,頭頂千百朵不同顏色的花朵;有樹高僅數公分,姿態俏麗,花朵小如指甲般玲瓏可愛,艱難生長於壟頭路坎的小杜鵑。千姿百態、五顏六色,紅如馬纓、黃如團扇、白似粉球的各種杜鵑花讓人目不睱接。 大山鎮百裏杜鵑多屬於落葉小喬或灌木,也有少數常綠小喬木,梢抽生粗壯,枝茂葉繁,葉橢園壯卵形至披針形,草葉互生,葉兩面皆有柔毛,花3—16朵簇生,花冠有的呈漏鬥狀,有的呈喇叭狀,根據品種而異;花徑2—6厘米,花色艷麗,有紅、黃、白、紫等各種顏色,花冠合辨,雄蕊常有尾,花勺頂孔開裂,雌蕊基部連合成筒狀或成束,果實為槳果、核果或蒴果,多數未見有果實。杜鵑花期壹般3——5個月,大杜鵑、小杜鵑先後依次開放,低窪地勢先開,高裸地勢後開。在大山鎮比較常見和有代表性的有以下幾種。 落葉和半常綠杜鵑:這種杜鵑因開花時間而分春鵑、夏鵑和春夏鵑。冬季落葉或半落葉,開花時間較早,花葉大,性強健,花冠內有蜜汁,人們以空心草經吸其汁,味似蜜糖。 常綠杜鵑:這種杜鵑為常綠灌木或小喬木,其中有樹冠高達3米以上,花出自枝頂葉腋間,花色粉紅間淺紫,雜土紅色小斑點。還有樹高3——5米,葉輪生,葉牙呈淺紫色的壹種杜鵑在這裏也較常見。 映山紅:常稱小杜鵑,半常綠或落葉灌木,根淺而纖細,春季開花,淡紫色花的稱作美麗杜鵑;白色花,花蕊伸出管外的稱長蕊杜鵑;花冠呈粉紅色,有綠葉襯托的稱美容杜鵑;倒懸於崖畔生長的稱艷麗杜鵑,還有最先開花的承先杜鵑,花萼小巧的皺葉杜鵑等等。 走進大山鎮百裏杜鵑風光帶,只見重巒疊嶂,大橋河上遊,萬畝華山松隨山勢起伏連綿,遮天蔽日的林蔭邊就是大橋河水庫,水庫四周青山依依,百花競秀,四周的山窪間,溪水清澈、流泉淙淙,這些泉水甘洌清甜,沁人心脾,可直接飲用。在大橋河水庫的東西面不到1500米處,分布著其它四個水庫和冷風丫口、滴泊水、大白巖、雨打河等自然瀑布,流水從數十米的懸崖上飛瀉直下。密林深處棲息著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金貓、穿山甲、紅腹錦雞等10余種;在草叢石縫中,溝旁懸畔生長著多種珍貴稀有植物。 春到大山鎮,風景美如畫,有蕎粑粑醮蜂蜜,包谷桿汁煮蕎面湯,蕎涼粉等美食都會令人食欲大開,還有大山的風土人情,鄉俗俚語,充滿質樸,淳和敦厚,來此踏青,來此壹遊,耳濡目染,親自感受,是精神上的壹種特殊享受。 大山鎮白裏杜鵑風光帶,山高、林茂、水多。在海拔2200多米的大山丫高山上,數千條泉水溪流四處奔湧,因生態破壞較少而無汙染。這些四處奔湧的清泉除匯集為清底河、馬依河、新橋河外,大山鎮周邊的民主、補泥、司寨、雨谷、燕唐等地的人畜飲水和農業灌溉也全靠著山間嶺頭的涓涓細流。飲不完、用不盡的泉水貯藏於高山之顛的水庫內,除以備抗旱保苗和養魚外,同時也成了取之不竭,用之不盡的旅遊資源。 以大山鎮為核心的約60平方公裏的範圍有四個亮點:這就是萬畝杜鵑的花海,綠樹成蔭的大橋河林場,波光映影的水庫以及這裏的清泉、溪流、飛瀑。大山丫是大山政府所在地,大山鎮就處在這裏的中心位置。 這是1992年在“撤、並、建”時組建的壹個鎮。從某種意義上說,大山鎮的建立不僅僅是壹個行政區劃問題,而是著眼於這片得天獨厚,充滿希望的土地的開拓與發展。建鎮到現在十多年過去了,大山鎮的小城鎮建設不但初具規模,眼前仍展現出壹片“方興未艾”的局面:大山丫景觀也變得越來越有名氣,尤其是春季的她絢麗的美姿迎來了不少遊人,這裏再也不是“養在深閨人未識”的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