嶽池擁有體育場館1個,影院2個,文化館(嶽池縣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圖書館(縣級文化資源***享支中心)各1個,公***圖書館藏書7.5萬冊,鄉鎮農家書屋藏書(印刷制品)162萬冊(張)。全縣***建成44個鄉鎮綜合文化站(含3個省級示範鄉鎮綜合文化站)、827個農家書屋、827個村級文化活動室(含30個規範化村級文化活動室)、49個社區書屋和9個鄉鎮文化站書屋,180個全民健身場所、11個鄉鎮文體廣場、2個遊泳池、1個兒童戲水池。
非遺、文物保護工作有序開展。建立了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數據庫,***申報省級保護項目2個(嶽池高亭、嶽池燈戲)、市級保護項目11個,縣級保護項目13個。通過第壹次全國可移動文物普查,確定我縣有近3000件可移動文物,有館藏文物618件,其中二級藏品3件,三級藏品64件。全縣***有地面文物保護單位67處,其中省級文物保護單位8處、市級文物保護單位6處、縣級文物保護單位53處;登記上檔文物點482處。
全縣創作詩詞3300余件,入選刊登1200余件,其中在國家級刊物發表23件、在省級以上刊物發表100余件、市級以上刊物發表100余件。曲藝《學堂來了北大生》獲省少兒曲藝大賽壹等獎、國家少兒曲藝大賽二等獎,《鬧燈會》獲全省第十四屆戲劇小品(小戲)大賽劇目、編劇、導演、表演四項獎。全年創作攝影作品2000余件、書法作品70件、美術作品100余件、戲劇曲藝作品10余件,132件獲國家、省、市等獎。
嶽池縣有證歌舞廳9家,從業人員91人,年收入160萬元;遊樂場9家,從業人員18人,年收入25萬元;網吧45家,從業人員135人,年收入2500萬元;個體書攤21家,從業人員42人,年收入1500萬元。2013年,出動執法檢查人員400余人次,出動執法車輛200余車次,收繳各類非法出版物7000余冊,取締無證經營電子遊戲廳8家,收繳各類賭博機、遊戲機 120余臺,取締無證經營網吧13 家,收繳電腦 80臺,整治無證經營歌舞娛樂場所20家。
2013年,嶽池發展地面無線數字用戶1356戶。完成16個鄉鎮300個行政村“村村響”三級聯控聯播終端可尋址廣播建設。 農村公益電影放映人員28人,0.8K數字電影放映機25套,***放映農村公益電影9960場、觀眾達47萬余人次。擁有壹個城市影院,***3個放映廳,有2K數字放映機1套,1.3K數字放映機兩套,每年票房收入達150萬以上。
2013年組織舉辦了元旦萬人長跑活動、迎春職工運動會、三·八廣安市女職工運動會。獲得了廣安市錦標賽曲棍球女子第1名,男子足球第1名。參加了廣安市首屆老年人運動會、市校園足球賽和四川省青少年錦標賽,在多個項目上取得了第壹名的好成績。 2013年末,社會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5.17萬人,失業保險參保人數1.52萬人,職工醫療保險參保人數4.43萬人,城鎮登記失業人員數2739人。年末全縣擁有社會福利性收養單位43個,床位數3641張。城鎮居民享受最低生活保障人數31918人,農村居民享受最低生活保障人數44194人,農村傳統救濟人數267人。
全縣社會福利院壹所,各鄉鎮由鄉鎮民政所負責,建立鄉鎮敬老院、村活動室、圖書室,供留守老人休閑。 截止2012年,縣城規劃城市用地37平方公裏,建成區總面積由2005年的7平方公裏增加到了18平方公裏,城鎮化率為29.3%,縣城的常駐人口由原來的12萬增加到了18萬。縣城實行“東擴西靚,北綠南工”的發展戰略。即東擴;城市向東擴展,與廣安組團,形成雙百(兩個百萬人口城市)組團城市,形成大廣安城市群,往西靚;大力整治老城區衛生環境,美化、亮化,使老城區與新城區壹樣,形成最美嶽池城市,北綠;以東湖公園為核心,建造北城綠化帶,給市民帶來休閑養身之地,南工;城區南邊發展工業,既不汙染環境,也不影響城市的拓展。完全以“城與文化相接,山與水相映”為目標,在打造城市發展的時候,註入更多的田園山水文化。
銀行
嶽池進駐4家國有銀行(農業銀行、工商銀行、建設銀行、平安銀行),2家地方銀行(成都銀行、四川省農村信用社),壹家私企銀行(富登村鎮銀行)。
休閑設施
全縣擁有美好家園、財富中心兩個商業核心區,另外還在未來增加東湖CBD,主要休閑之地有九龍廣場、東湖公園、麻柳河公園、余家河公園等。
文化、體育設施
全縣影劇院2個,新建鄉鎮圖書室26個,文物保護單位有6處,即文廟、千佛寺、同興黃果樹、中和古街、顧縣古鎮、新場斷橋寺,建有體育館1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