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孩子無情不愛,與父母撫養有關,阻止孩子自私需從小抓起

孩子無情不愛,與父母撫養有關,阻止孩子自私需從小抓起

執筆:曉陽

定稿:西西

孩子冷酷無情,不懂的愛人,眼裏只有自己,沒有同情心,與父母的教養過程有關。 防止孩子自私自利,需要從小時候抓起。 小金說自己的孩子壹點同情心都沒有,很是冷酷。小金在做飯的時候,不小心把把手指給刮破了,掉了壹塊皮,很疼,還流血了。

孩子看到小金捂著手指找創可貼,看了媽媽壹眼,只說了壹句,手指流血了啊,然後就繼續看動畫片,跟沒事人似的。而且,平時小金買回來各種好吃的後,孩子都趕緊先吃,還拿壹些裝袋子裏藏起來。從來沒有問過爸媽要不要吃。小金說,孩子不僅沒有同情心,還很自私,根本不懂的去愛他人。

周汝昌曾說過,壹個人的感情倘若太小,就會慢慢的走向自私,完全不顧別人的痛苦和感受。這種人精於算計,愛斤斤計較,是很不可愛的。 個人認為,壹個成人也好,壹個孩子也好,太過自私,都不會找人待見的,也是不可愛的。而孩子自私,無情不愛,也正是孩子暴露出來的性格上的壹種缺陷。而這種性格上的缺陷則與父母的撫養過程有直接關系。

有些孩子從小就表現出很自私,很冷酷無情的壹面。 而這種無情不愛的具體表現,就是孩子在得到他人幫助後,覺得理所應當,根本不懂的感恩或者感激他人,甚至連句“謝謝”都沒有。這是對外人給予幫助的壹種表現,對於自己的父母和親人,更是如此。 這種無情不愛,不懂的感恩的孩子,打心眼裏認為,父母生養自己,供養自己上學,為自己洗衣做飯,輔導功課,甚至娶妻生子都是父母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是很應當。因此,覺得自己對於父母根本不用感恩。

有些孩子似乎對於身邊的親人和朋友所表現出來的痛苦,有壹種麻木不仁的感覺。看到朋友生病臥床,壹點都沒有難受的感覺,不痛不癢。看到媽媽工作辛苦,累的腰酸背痛,無動於衷。看到奶奶爬樓梯很吃力,累的氣喘籲籲,不知道扶著奶奶。這些行為,這些表現,都是孩子不懂,也不能夠體會他人痛苦,自私,無情不愛的表現。

現在很多的孩子都是獨生子女,被父母和爺爺奶奶,及姥姥姥爺等長輩捧在手心上,可以說集萬千寵愛於壹身。壹家人總是把最稀罕的,最好玩的,最好吃的都留給孩子,讓孩子先吃。時間長了,孩子就習慣了,最好的就是自己,爸媽和爺爺奶奶不愛吃。這種孩子就會被父母和家人養成自私自利的性格,而且這種孩子脾氣都很大,很任性,自己想要幹什麽就幹什麽,很沖動,誰的話也不聽。

無情不愛的孩子,是壹種性格上的缺陷,更是壹種缺乏涵養的體現。 而這種無情不愛的性格,不僅會讓孩子從小不招人待見,長大後也會反噬給父母和 社會 。 正如劉 所說,人人好公,則天下太平;人人營私,則天下大亂。

從小自私,不懂感恩,不懂心懷感激的孩子,長大後也別指望他會懂得孝順父母,而且成為白眼狼的可能性很大。這種無情不愛的孩子,根本不會體諒父母的苦衷,不能夠感同身受的理解父母的為自己所做的壹切,談何孝順。

自私自利,而又麻木不仁的孩子,不僅不會去愛他人,更不會去包容他人。這種人的目光比較短淺,而且情商比較低,自然人際關系就會比較差,身邊也沒有什麽要好的朋友。甚至親人也會主動的避而遠之,主動的疏遠他。

這種比較自私的孩子,已經習慣了在家被眾人捧在手心裏,習慣了以自我為中心的生活方式。到了學校無法適應環境,無法融入集體,沒有人哄,沒有人捧,就會變得更加自私。長大工作後,自然就會不懂的與人相處之道,與同事之間,以及上下屬之間的關系無法協調,前途和事業就會很難有提升。

池田大作說,對自己的痛苦敏感,而對別人的痛苦麻木不仁,這是人性的可悲自私的壹種表現。沒有朋友,不懂得感恩父母,不會處理人際關系,這些都是壹種人格障礙的體現。 而這種人格障礙的背後,就是孩子從小不懂的愛人,沒有同情心,無情不愛的延續,更與父母的撫養有緊密的關系。

往往最能體現壹個家庭的象征的莫過於,壹家人聚在壹起,***享壹桌熱氣騰騰的飯菜。因此,防止孩子冷酷自私,無情不愛,可以從孩子很小的時候,就培養孩子的餐桌禮儀做起。

到了飯點,爸爸還沒有下班回來,孩子餓了,媽媽不要給孩子吃壹些零食,或讓孩子先吃飯。可以告訴孩子,爸爸辛苦工作也沒有吃飯,我們要等爸爸回來壹起吃飯。當孩子忍著饑餓,等爸爸回來後,壹起吃飯的這種習慣養成後。孩子就會知道,自己餓的時候,很難受,他人也是如此,這就會讓孩子學會理解他人,同情他人。

分享是可以很好的防止孩子自私,慢慢的鼓勵孩子拿著自己的零食,分給小朋友,把自己的玩具和小朋友壹起玩。孩子漸漸的就會在分享的過程中,品嘗到給予的快樂,更會交到很多的朋友。

擁有***情,懂得***情的孩子,自然也就會切身體會到他人的痛苦,從而避免自私。孩子不小心碰到腿,很疼,媽媽很心疼,問孩子疼嗎,孩子說疼。媽媽可以告訴孩子,不管是誰,碰壹下都會很疼的。當媽媽被碰到後,也是這種感覺,很疼。這樣孩子慢慢的就會理解別人和自己壹樣,被碰到後都會疼。

為了避免孩子成為孟子所說的“拔壹毛而利天下,不為也”這樣的人,父母就要從孩子很小的時候,培養孩子的同情心 。讓孩子學會愛人,愛生活,愛父母。就可以讓孩子擁有遠大的目光,廣闊的胸懷 。正如朱熹說的,不以壹毫私利自蔽,不以壹毫私欲自累。

互動話題討論:妳家的孩子有同情心嗎?孩子看到妳受傷會心疼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