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關山鹿宴,幹炸鹿肉,油菜鹿肉,鮮魷魚鹿肝,枸杞烤鹿鞭,蒙古餡餅,全羊湯,喇嘛食品,蕎麥系列,手持羊肉,熏兔和清溝魚宴。
最佳遊覽時間:4月-65438+10月。
交通遊客朋友們可以從阜新前往阜新蒙古族自治縣,然後乘坐直通車前往海棠山景區,交通便利。
阜新南站-海棠山
目前阜新沒有直達海棠山的班車。妳可以報名參加當地壹日遊。如果想自由行,只能打車到街心廣場或興隆百貨A座。下車後,妳可以聽跑長途的司機喊著“阜新縣缺壹個和兩個名額”,為海棠山而戰。真的很麻煩。如果妳是遼寧省人,我真的建議開車去。
門票旺季(3月1-165438+10月30日):50元/人;淡季(65438+2月1—3月1):30元/人。
遊記海棠山不遠,在阜新蒙古族自治縣西南十幾公裏處,距離市區只有半小時車程。高速公路入口距離山門不到兩公裏,便道是新修的,很好走,但大壩溝隧道附近限速很低,限速標誌很多,分別是20公裏、10公裏和30公裏,壹個接壹個。我不太明白也不知道。
海棠山以藏傳佛教寺院和摩崖石刻而聞名。公公說他去了20多年,婆婆和愛人都沒去過。1998年我還陪過我公司的客人壹次。依稀記得山不高,石刻很多,很生動。山腳下的寺廟遺址只有壹片平地和地基,長滿了艾草,孤獨而寒冷。
到達山門後,不允許汽車繼續行駛,說是在施工,沒有地方停車。妳可以在大門口看到山腳下的寺廟。估計有三裏地,沒有汽車輪渡,只能步行。山門、裏面的柏油路、路過的橋梁和路邊的雕塑都是新建的,壹些工人還在工作。好像投入很大,但不知道哪裏出了問題,總覺得檔次和質量差了點!步行到山腳下的普安寺大約需要20分鐘。這座寺廟應該不是很久以前建的,而且聞起來還有壹股油漆味。百度註意到,普安寺建於清朝康熙年間。它是藏傳佛教黃教的寺廟。它曾是黃教的東部中心,被稱為小布達拉宮,但在歲月中被摧毀。目前的寺廟是在政府的支持下於2006年重建的。寺廟采用藏傳佛教風格,紅墻白墻相間,紅色的柱子上繪有白色、綠色和藍色的獨特佛教裝飾,感覺色彩斑斕,氣勢恢宏。遠遠望去,寺廟矗立在山上,高低層次、勾心鬥角,在樹叢中若隱若現。到達寺廟後,嶽父的腿不再疼了,所以大家陪著他在寺廟前的廣場上休息,我自己繼續擡頭看懸崖雕像。在寺廟左側的小路不遠處,妳可以看到第壹尊佛像,它就在小路旁邊的懸崖上。第壹尊大概有兩米多高,好像是千手觀音,旁邊還有壹尊小壹點的佛像我叫不出名字。沿著小路壹路向上,小路曲折,坡度平緩,造像壹般在路的右側,順勢而為,錯落有致。主題基本上是佛教人物,我只知道幾個雕像,如釋迦牟尼、觀音和宗喀巴。佛像都雕刻在花崗巖平面上,線條清晰,神態生動,或喜或怒,有的還能隱約看到紅、綠、藍顏料的痕跡,歷經數百年風雨仍能保存下來。我不能不佩服古代工匠對藝術和自然的高超把握和控制!往上,小路左側有壹片平地,估計有300-400平方米。平地西側是壹面直立的石墻,石墻上有釋迦牟尼的佛像。佛像高四五米,姿態莊嚴安詳。感覺這應該是山上最大的摩崖造像了!佛像頂上搭了壹個棚子,上面寫著“佛光普照”四個大字。
因為每個人都在等待,他們在到達山頂之前就回去了。下山的時候突然想起倉央嘉措的詩和江陽卓瑪的歌,突然明白為什麽覺得這裏很好,值得壹看,但總覺得有壹些不足!“山不在高,仙不在名,水不在深,龍在靈。”原來倉央活佛的靈魂不見了!想象壹下活佛盤腿坐在寺廟的香霧中,優雅而空靈。問路時,活佛用黑白分明的眼睛靜靜地凝視妳壹會兒,然後用王羲之的飄逸行書在黃色的草紙上寫下“無論妳見不見我,我都會在那裏”,嗯?
當我晚上回去時,我在大阪鎮的農家餐館吃的飯是正宗的蒙古餡餅。第壹次吃喇嘛肉,原來是鹹白菜燉肉。味道很好,每個人都非常喜歡。嶽父非常高興。他破例喝了半杯三溝酒。我和他喝了壹杯。我很久沒喝白酒了,但我壹點也不覺得頭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