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旅遊註意事項:
註意時差,離北京時間2小時,飲食也要註意。這裏的氣候變化莫測,妳最好多準備些衣服。
從小生活在東北,東八區在生活中刻骨銘心。對於時差的理解,還停留在地理課本上對時區的計算,沒有深入的了解和體會。
還記得去年,大蔥回老家,我看見她晚上10點跑步,11點拍日落的照片。那時候已經是東北的午夜了,我不禁想知道半夜十壹點太陽落山是壹種怎樣的體驗。我心裏也幻想著什麽時候能去新疆,能體驗壹下時差的感覺。
第壹次感覺時差
最後坐火車來到了新疆。我七點半下車的時候,太陽還很高,空氣中充滿了太陽的味道。下車時的興奮、擔心、好奇.所有因素交織在壹起,沖淡了對時差的擔憂。
我和小琪修女和堯堯去了壹家旅館。壹切安排妥當後,所有的疲憊都像是新疆的熱浪,慵懶的躺在床上,拿起手機。
朋友問:“妳到烏魯木齊了嗎?沒吃晚飯?”
我說:“沒有,幾點了?太陽還高嗎?”
他馬上笑著說:“姐姐,幾點了?妳看,九點半了。”
我當時壹驚,瞬間下了床。然後盯著手機看幾點了。並轉身向姐姐小琪確認。已經九點半了。我走到窗前,看著外面的太陽、天空和街道。
藍天上,太陽高掛,熙熙攘攘的人群,川流不息的車流,壹點也不像我們東北的午夜時光。我在窗前站了很久,不停地講著小琪的假設:“都九點半了,天還這麽亮。”
這是我來新疆後第壹次體會到時差的感覺。我就像壹個沒見過世面的孩子,對壹切都充滿了好奇。事實上,我確實是壹個沒見過世面的孩子。我希望有壹天,我可以走遍全國和千山。
預訂房間時的尷尬
在酒店安頓好後,服務員過來送身份證。我們問她是否會在明天中午12點退房。女孩操著不太流利的普通話說:“中午2點退房。”
我當時很驚訝,問:“妳是下午兩點退房嗎?”
服務員看著我說:“北京時間,中午2點退房。”
我謝過她,拿回身份證,僵局就此停止。
後來我從堯堯那裏得知,在新疆,2點鐘算中午。這段關於時差的對話讓我覺得有點尷尬。
生物鐘完全混亂了。
我是壹個自律的人,生物鐘很規律。早上五點起床,晚上十點半睡覺。來到新疆,發現自己的生物鐘完全混亂了。
這裏的學校和機關都是早上10點上班,晚上7點下班。每天我起床的時候,人還在睡覺。晚上睡覺的時候,人家剛吃過晚飯,夜生活才剛剛開始。
前兩天我的生物鐘很不舒服,尤其是生活近乎強迫癥的時候,總覺得自己活的不健康。慢慢的,我開始重新調整自己的生物鐘,逐漸適應時差生活。
它在十點半開始拍攝日落。
吃完飯,走出家門,眼睛瞬間被天邊的夕陽吸引。腦海裏突然出現了壹個畫面。小王子站在星球上,遠遠地看著夕陽,想著他的小玫瑰。我愛夕陽,卻情不自禁。我找了壹個高高的土堆,看了看夕陽,又看了看時間。剛剛10點半。
起初,太陽散發出耀眼的光芒,用肉眼看都很難睜開眼睛。幾朵白雲散落在太陽旁邊。
慢慢地,陽光變弱了,刺眼的白光漸漸被溫柔的紅光取代。太陽瞬間溫柔起來,變成了壹個紅色的火球。旁邊的白雲也披上了壹層金邊。
半個小時過去了,紅日已經從地平線落下,留下半張臉。白雲的金邊更大,逐漸被太陽的紅光染紅。這個時候,晚霞的美勝過夕陽的美。事實上,日落的美麗是由於太陽的亮度。
四十分鐘過去了,太陽已經完全落山了。此時的晚霞更加瑰麗,白雲的影子早已不見,完全被夕陽的余光染成了火紅色。
五十分鐘後,火紅的顏色漸漸淡成了暗紅色,再退至最後壹抹紅色,紅雲變成了黑雲。讓我看看時間。現在正好是11點20分。
這次在東北老家,我已經睡了。但現在在新疆,我還在看夕陽。雖然心裏有壹種不堅持原來的作息時間的不適,但是覺得多壹點運氣就多壹點時間。
旅行往往是為了感受不同於家鄉的風景。天氣、風景、地域、民俗、飲食、文化還有這次新疆之行,時差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很高興終於實現了自己的夢想,來到了新疆。體驗了晚上11點看日落的感覺,我更開心了。
時差帶來的驚喜、尷尬和喜悅,最終都會作為美好的回憶留在我的旅行日記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