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19年8月12日,山東寧津縣轄9個鎮、1個鄉。9個鎮:柴胡店鎮、時集鎮、杜集鎮、長官鎮、大柳鎮、相衙鎮、保店鎮、大曹鎮、張大莊鎮。1個鄉:劉營伍鄉。具體介紹以下幾個鄉鎮:
1、劉營伍鄉
劉營伍鄉位於寧津縣北10公裏處,與河北省東光縣交界,總面積36平方公裏,轄8個社區37個自然村,耕地3.5萬畝。該鄉把棉紡行業確定經濟發展主導產業,不斷拉長產業鏈條,打造集棉花收購、加工、紡紗、織布壹條龍的產業聚集區。同時,大力發展了畜牧養殖業和葡萄種植產業。
2、柴胡店鎮
柴胡店鎮位於縣城東南部,史稱青龍古鎮,面積113平方公裏,轄56個社區,132個行政村,耕地10萬畝,鎮域區位優勢明顯,交通便利,濱德高速公路和314省道穿鎮而過,是寧津縣科學發展綜合示範鎮、德州市市級中心鎮、山東省文明鎮、山東省“百鎮建設示範行動”示範鎮、山東省西部經濟隆起帶區域重鎮。
按照“工業立鎮、文化強鎮、商貿活鎮、蔬菜富鎮”的總體思路,全力打造“經濟發展、文化繁榮、鄉村秀美、生機盎然”的科學發展綜合示範強鎮。
3、張大莊鎮
張大莊鎮地處兩省三縣(山東省、河北省,寧津縣、東光縣、南皮縣)交界,全鎮總面積56平方公裏,轄15個社區,耕地面積4.52萬畝。近幾年已發展形成:木器加工,糧食收購、化工、棉花加工、五金機械加工五大類產業群。該鎮還擁有魯西北最大的糧食收購基地、交易量最大的化工物流企業。
4、大柳鎮
大柳鎮位於縣城北10公裏處,總面積51.8平方公裏,轄17個社區,2.78萬人,耕地面積5.8萬畝。鎮內著名的李滿碧霞祠與泰山碧霞祠齊名,已有百年的歷史。“大柳面”作為寧津美食文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美名遠揚。近年來,形成了以汽車內飾件、木器加工、紡織紗管、五金標準件制造等行業為主的產業體系,其中汽車內飾件、木器加工業居全國領先地位。
該鎮還是德州西瓜、花卉苗木的主要生產基地,全鎮西瓜種植面積在1200畝以上,生產的“京新”、“華夏新紅寶”等西瓜品種在全國西瓜評比會上獲得部優產品稱號,建有以李滿、小郭、王壕為中心的萬畝花卉苗木繁育基地。
5、相衙鎮
相衙鎮位於縣城西部,西隔漳衛新河與吳橋、東光兩縣相望,總面積54平方公裏,轄18個社區67個自然村,耕地4.2萬畝,是全縣棉花和果品主要的生產基地,素有“氣泵之鄉”的稱譽。近年來,全鎮工農業發展迅速,農業結構調整日趨合理,產業化程度不斷提高。
寧津縣人民政府-走進寧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