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雨水飲食如何調節
雨水吃什麽好
雨水防感冒的小竅門
雨水飲食如何調節
壹、藥物調養:
要考慮脾胃升降生化機能,用升發陽氣之法,調補脾胃。可選用沙參、西洋參、決名子、白菊花、首烏粉及補中益氣湯等。
二、精神調攝:
“凡憤怒、悲思、恐懼,皆傷元氣”,因此在精神調攝方面要靜心寡欲、不妄作勞,以養元氣。
三、起居勞逸調攝:
起居有常,勞逸結合。即順應自然,保護生機遵循自然變化的規律,使生命過程的節奏,隨著時間、空間和四時氣候的改變而進行調整,使其達到健運脾胃,調養後天,延年益壽的目的。
四、飲食調節:
春季氣候轉暖,然而又風多物燥,常會出現皮膚、口舌幹燥,嘴唇幹裂等現象,故應多吃新鮮蔬菜、多汁水果以補充人體水分。由於春季為萬物生發之始,陽氣發越之季,應少食油膩之物,以免助陽外泄,否則肝木生發太過,則克傷脾土。唐代養生學家孫思邈在《千金方》中說:“春七十二日,省酸增甘,以養脾氣”。五行中肝屬木,味為酸,脾屬土,味為甘,木勝土。所以,春季飲食應少吃酸味,多吃甜味,以養脾臟之氣。可選擇韭菜、香椿、百合、豌豆苗、茼蒿、薺菜、春筍、山藥、藕、芋頭、蘿蔔、荸薺、甘蔗等。
《千金月令》:“正月宜食粥,?壹曰地黃粥,以補腎。”(鮮地黃150克,搗汁備用,粳米50克洗凈,冰糖適量,同入鍋中加適量水,煮成粥後,將鮮地黃汁倒入粥內,文火煮20分鐘即好。)二曰防風粥,用以祛
四肢之風。取防風壹份,煎湯去汁煮粥。三曰紫蘇粥,取紫蘇壹份,炒至微黃,略有香氣時,煎汁煮粥。”少吃生冷粘雜食物,以防傷及脾胃。
雨水節氣忌食食物:正月忌食羊肉、狗肉、雀肉,不得生食蔥蒜,花生宜煮不宜炒。
<<<返回目錄
雨水吃什麽好
(1)紅棗等養脾甜食
我國古代名醫孫思邈說過:“春日宜省酸增甘,以養脾氣。”意思是說,春季宜少吃酸的,多吃甜的。中醫認為春季為肝氣旺盛之時,多食酸味食品會使肝氣過盛而損害脾胃,所以應少食酸味食品。而人們在春天裏的戶外活動比冬天增多,體力消耗較大,需要的熱量增多。但此時脾胃偏弱,胃腸的消化能力較差,不適合多吃油膩的肉食,因此,熱量可適當由甜食供應。紅棗正是這樣壹味春季養脾佳品。
(2)蜂蜜
蜂蜜在中醫中很重要,中醫認為蜂蜜的味道甘甜,能能補中益氣,還能潤腸通便。春天的氣候比較多變忽冷忽熱,人很容易感冒。蜂蜜中含有很多種礦物質和維生素,這些物質都能清肺解讀,從而增強人的免疫力,是春季的滋補聖品。每天喝壹些蜂蜜水能很好的滋養身體。
(3)春芽
春日食春芽。孔子說“不時,不食”,意思是,不是這個季節的(東西)就不吃。中醫經典著作《黃帝內經》也說要“食歲谷”,就是要吃時令食物。春天裏所有的植物都生發出鮮綠的嫩芽,可以食用的春芽有很多,如香椿、豆芽、蒜苗、豆苗、萵苣等。
(4)韭菜
春天氣候冷暖不壹,需要保養陽氣,而韭菜宜人體陽氣。韭菜含有揮發油、蛋白質、脂肪和多種維生素等營養成分,有健胃、提神、強腎等功效。春韭為韭菜中的佼佼者,味道尤為鮮美。其根白如玉,葉綠似翠,清香馥郁。春韭吃法多樣,既可佐肉、蛋、蝦、墨魚等,又可做蒸包水餃的餡料。炒綠豆芽或豆腐幹時加些春韭,格外芳香可口。
(5)春筍
被譽為“素食第壹品”的春筍作為美味佳肴,自古以來備受人們喜愛。文人墨客和美食家對它贊嘆不已,有“嘗鮮無不道春筍”之說。春筍筍體肥厚,美味爽口,營養豐富,可葷可素。做法不同,風味也各異,炒、燉、煮、煨皆成佳肴。地方名菜春筍均占壹席之地,如上海的“枸杞春筍”,南京的“春筍白拌雞”,浙江的“南肉春筍”。不過,北方很難吃到新鮮的春筍,如果是弗爾馬林裏泡過的就算了吧。
<<<返回目錄
雨水防感冒的小竅門
揉撮迎香穴按摩合谷穴
揉撮迎香穴,可以用食指按住迎香穴,然後分別順時針和逆時針揉搓36次左右,真實,妳也不會感到有酸脹的感覺,可以起到祛風散寒的作用,這麽壹來也能夠增強抵抗力。另外還有的是按摩合谷穴,也可以起到很好的預防作用。
用冷水洗臉
冷水洗臉對於感冒預防很有效果,筆者近年就壹直堅持用冷水洗臉,結果感冒的次數較往年大大降低。因為冷水洗臉能夠增強人體對寒冷的適應能力,可先僅早晨洗臉用冷水,壹段時間後,晚上洗臉也用冷水。常用冷水洗臉,即便遇上氣溫驟變也能很好的適應,從而降低了受寒生病的概率。
點揉足三裏穴
點揉足三裏穴,可以起到,疏風散寒的作用,對春季的流行性感冒具有很好的預防作用,還可以按摩拿肩井穴,可以起到疏風散寒的作用,對於受涼感冒具有非常好的作用。
搓手操雙手合掌
對搓時兩手應貼合,以搓得雙手發熱為度。亦可壹手固定不動,另壹手對其搓動;再兩手上下交替互搓。壹般約搓擦壹兩分鐘整個手掌便會發熱,可促進“大魚際”的血液循環、疏通脈穴。
<<<返回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