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我要找壹個人,她叫趙靜 1987年的,天秤座的,老家承德的,滿族,在北京朝陽的壹家私營醫院工作,是護士。

我要找壹個人,她叫趙靜 1987年的,天秤座的,老家承德的,滿族,在北京朝陽的壹家私營醫院工作,是護士。

親眼看見趙靜,是在電視屏幕上。5月6日,她出院了,她是我區感染“非典”後首批治愈出院的醫務人員之壹。

想象中,被“非典”病魔折磨了25天、在生死線上走了壹遭,她肯定心力交瘁、精神不振。沒想到剛從病房走出來,她就歡蹦亂跳地跑下臺階,寬大的迷彩服罩著她瘦弱小巧的身體,壹根兒小辮兒在腦袋後面壹晃壹晃。雖然大口罩遮住了大半個臉,可看得出她漂亮的眼睛壹直在笑,壹雙小手早早地向迎接她的同事朋友們揮個不停。

是啊,21歲的春天本來就應該是跳動的、多姿多彩的,可她卻在“與世隔絕”的隔離室和病床上與死神進行了壹場拼爭,經歷了壹次生與死的考驗。

這是壹個在危險面前堅定而勇敢的姑娘。4月4日,醫院接收第壹批“非典”病人,當護理部主任通知她上壹線時,她說:“我既是黨員也是護士,我沒有理由推辭。”這批病人都是重癥患者,高熱不退,呼吸急促,隨時都有生命危險,傳染性也最強。當趙靜穿上厚重的隔離服走進隔離病區時,所有的擔心和恐懼都拋在了腦後。由於人手少、病人多,每天早上8點進病房,直到晚上8點才出來,中間只有壹個半小時的時間吃午飯。每天壹上崗,她要不停地為病人輸液、搬氧氣瓶、物理降溫、送水餵飯、處理大小便……

在救護病人的日日夜夜,趙靜始終處於超負荷的工作狀態。過度的疲勞,再加上缺氧和缺水,使她的身體越來越虛弱。壹天,交班洗完澡後,她暈倒在澡堂門前。同事們把她擡回宿舍,讓她休息壹天,可第二天,她又出現在隔離病區內。

4月12日,趙靜感覺特別不舒服,並開始發燒,她自覺地在宿舍隔離了3天。到15日仍不見好轉,她心裏已經很明白是怎麽回事兒了。等到17日住進內蒙古醫院時,她的血象已下到3000,右肺上下葉都已經出現陰影,咳嗽、氣短等癥狀相繼出現,趙靜被感染了。她說:“很羞愧地成了同行們的病人。”在住院治療的25天時間裏,她與病痛為伴、與死神較量,用她的話說:“在身體和思想上都闖過了壹關。”  

趙靜是個樂觀的人。采訪中,她壹直在笑,嘰嘰喳喳地像她病房窗前那只小喜鵲。照顧病人時,她壹直用開心的笑和幽默的話,帶給病人壹種用醫和藥起不到作用的心理安慰,也正是這種樂觀向上的良好心態,使她能順利地戰勝病魔、走出病房。趙靜說:“非典病人不同於別的病人,沒有親人在身邊,他們多希望醫生和護士能在他們病床前多呆壹分鐘、多說壹句話,對他們來說,心理護理更重要。”壹天,壹個患者煩躁不安、不停地用手機給朋友打電話,細心善良的趙靜忙完別的活,把椅子搬到病床前,和病人面對面地坐下來,壹頓神聊,病人忘記了病痛和煩惱,安靜地睡著了。第二天清晨,病人對她說:“昨晚是我入院以來睡得最香、最熟的壹個夜晚。”

想象中,經歷了壹場磨難,趙靜肯定心有余悸,提“非典”而色變。沒想到提起痊愈後要做的第壹件事,她說:“我算是體驗到病人的滋味兒了,出了院,我還上第壹線。”沒有猶豫,沒有渲染,只有壹份急迫和堅定。

因為表現突出,她被自治區團委、自治區衛生廳和自治區青聯評為全區抗擊“非典”青年衛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