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泉州啥最好吃,最有特色

泉州啥最好吃,最有特色

面線糊:

面線糊系以蝦、蠔、蟶、淡菜等味美質鮮的海產品熬湯,與面線煮成糊。煮時要掌握好火候,達到糊而不爛、糊得清楚。面線糊除以海鮮作配料外,還可加鴨腸或豬血或以壹大串豬大腸放人面線糊中,使油脂融人其中。食用時可與油條和醋肉搭配,並以炸蔥花、胡椒粉調味,氣味更濃烈可口。美味得妙不可言。

大家都說是水門巷的國啊(加多多的白酒和多多的胡椒粉,加上新鮮的蟹肉和大腸頭,面線糊得放油條,美食街有壹分店),或是舊順濟橋下,西街老記面線糊現在也在津淮後街開分店了,再來就是西街影劇院對面那家咯,不過現在搬到南俊巷了;還有就是縣後街的羅記

不知道哪裏才有正宗的面線糊的照片,只好先找張墊壹下,不然真的面線糊不是這個樣子的~

豬血:

國啊面線糊店裏(吃豬血壹定要叫MM多加點白酒,美食街有壹分店)

搖搖螺:

不用說了,就是西街影劇院門口的那家夜攤搖搖螺田螺(泉州人叫jiu jiu lei),是蒸熟撈起的在加上花生醬,辣醬,蒜蓉等等

放在大牙杯裏壹起使勁搖,味道至今回味呀!不過現在西街拆遷,搬到了西街帽巷旁邊,想小時候就是吃這個長大的~

扁食:

升文小學門口,奎霞巷口那家。

肉 粽

肉棕味道香甜,油潤不膩,色澤紅黃閃亮,富有引人品嘗的魅力。肉棕以香菇、蝦米、芋頭粒、粟子、豬肉(或雞肉)、糯米等為原料。制作時先把糯米浸後晾幹,拌上鹵湯、蔥頭油,放在鍋裏炒得又幹又松,再與紅燒豬肉、生粟子攪拌均勻,用竹葉包好煮爛。肉粽要趁熱食用,吃時配上沙茶醬、蒜茸、紅辣醬等調料,更是美味可口。

!東街候阿婆(另壹家在西街影劇院門口),記得以前東街未拆遷時,每次都會催著“阿媽”帶著我們去吃裏面的肉粽和牛肉湯,記得裏面的小籠包也很好吃的,還要排隊買呢~這家的肉粽真的很贊哦~好吃就好吃在她的醬料,那個香啊~不過肉粽本身也很好~我帶去學校的時候,她們沒有蘸醬,就說非常好吃,何況再加上醬料

豬腳:

鳳池的封豬腳(就如同同安的封肉壹樣),東湖龍潭的豬腳煲,津淮後街的南記真味館的白水豬腳(精肉羹,

腸灌腸,方肉)南記是後來的,不過做的閩小菜也很地道的。

泉州牛排:

阿秋牛排(在湖心街在湖心酒店附近,另壹店在小商品街從建行路口走進去壹直走,靠右邊)。

百匯對面石獅牛肉羹(牛尾湯不錯),“牛雜”壹定要泉酒對面的東興牛肉店才叫棒。

浮橋的壹家蘿蔔飯好好吃,感動ing^-^還有就是南俊巷和東街的交界處有壹家牛肉庵,味道很好,只不過如果不敢吃辣的話,還是最好不要去,但是湯頭真的很好~~

泉州的牛肉羹水是清清的漂著幾顆蔥油肉裹著薄薄的壹層地瓜粉味道清淡而不失牛香味,而石獅的牛肉羹湯黃而粘稠,肉裹著厚厚的壹層地瓜粉和普通話說不出的壹種材料,吃起來肉是幹脆的湯是粘稠而味濃也是香味十足呀。

8、肉燕:

豐澤新城大門進去沒多遠的那個菜市場買肉燕。餡很多,而且感覺很幹凈,味道也非常的不錯。(具體位置在新城正大門進去還沒到圓盤右邊有個小菜市場。往裏走拐左,就看到壹間比較幹凈的在賣肉燕的小儺了),承天寺對面肉燕美食園(這家我常常吃,我爸每次都買很多回來放在家裏煮,我的最愛~)

石花膏清補涼:

配料:石花膏、白木耳、綠豆、枸杞、菠蘿、紅棗、蓮藕粉凍。 用40%的蓮仔,加入白砂糖、蜂蜜、冰糖,溶於水中60%,冰凍而成。清補涼可作為飲品,清涼解渴、防暑降溫,系夏日佳品,可與礦泉水、可口可樂等飲品相媲美。另可配以面包、糕點、餅幹食用,也不失為壹道經濟實惠的簡餐速食。

南門的石花膏(從中山南路到南門那條街好像是聚寶街吧,往右手到聚寶街的中間那有間生意非常好的石花膏店);威遠樓前面的四果湯,(以前是壹男的賣得最好,後來生意壹好賣的人也多了,說不清是哪壹攤,反正這個地點的差不多就是了)

姜母鴨:

美食街(不是津懷街那個門)第壹家家會好吃。

海蠣煎:

蠔仔煎是以新鮮蟹肉和切成半寸長的韭萊,調以少許番薯粉,放人平底鍋煎至快熟時,再加進攪好的雞蛋烹制而成。吃時還可以蘸些油炸蔥花,加點永春老醋和辣椒醬調味,則五味俱陳,極為香軟可口。

在中山南路,往水門巷下去的方向走左手邊,在以前百姓超市的後門壹個騎樓的拐彎處,店面不大,得早點去,很早就關門。

羊肉狗肉

水門巷(進水門的左邊。以前是第壹間,現在是第二間),西溝那邊(好像還沒到田螺王那邊,位置在左邊,有二個店面的,挺大的地方。裏面的雞卷也不錯)

雞卷 (也就漳州人說的五香啦~)

制法

1、將雞肉、豬肉分別切成絲條狀,荸薺洗凈切成粗條狀,蔥白切成馬蹄狀。

2、將雞、豬肉壹並放於盆中,加入精鹽、味精、白糖拌勻,稍腌片刻,加入幹澱粉、幹炸蔥片、雞蛋、荸薺、蔥白攪拌均勻,成為餡料。

3、將豆皮洗凈,放在案板上,包入餡料,卷成直徑為3厘米的圓形條狀數條,放入蒸籠用旺火蒸20分鐘至熟取出(也可涼後切成小塊下油鍋油炸),裝盤即可,食時配上芫荽、酸蘿蔔、醬料,盛於小碟佐食。配上菜頭生更是壹絕。特點:此菜色澤雪白,質嫩鮮香,蒸食、炸食均宜。

醋肉

舊順濟橋下在支隊年檢那邊的面線糊店裏,好大壹塊啊

土筍凍:

“土筍凍”是壹種環節動物,它的學名叫“星蟲”。別看它身長不過三五厘米,卻五臟俱全。它的全身都可以食用,經過精細加工熬煮,身上的膠質溶化人開水中,冷卻後就成凍了。其色澤灰白,晶瑩透明,鮮嫩清脆,質地柔韌,富有彈性,以多味佐料配吃,為冬春季佳品。

泉州七中舊校區往舊車站方向過來右手邊也有壹家,但不知道現在還在不在;中山中路那個陽光飾品門口也有壹個小攤,壹個阿姨在賣。

鹵面:

鹵面是由各種配料做成鹵湯與面團混起來的。口味香甜、滑潤。調鹵面的湯最好是骨湯或肉湯。湯料要上好的香菇、蝦肉、豬肉、魷魚、筍絲,佐料扁魚和芫荽、韭菜、豆芽、胡椒粉、沙茶醬、蒜香、蛋絲等。香菇、豬肉等料倒人湯中煮透,然後添加地瓜粉調稠,另加壹些糖、鹽、味精,以增加香甜、滑潤的口感。進食時,加上芫荽菜、蛋絲、胡椒粉或沙茶醬,這樣吃起來風味獨特。

這個嗎,很多地方都有,不好說哪裏最好

深滬魚丸

深滬魚丸是閩南地區的傳統名點,其形狀有圓狀、塊狀或魚形。它具有色澤雪白晶亮、下鍋膨脹力強、質地柔韌、入口鮮美細膩等特點,系選用鰻魚、馬加魚等上等魚肉剁碎搗爛,與地瓜粉壹起攪合制成。比福州魚丸好多了~~

永春榜舍龜

榜舍龜的龜皮是選用上等糯米,磨成米漿,擰幹後揉捏而成的。做工精細的作坊師傅還特意在龜皮上調入少量的紅糖,拌以壹層薄薄的花生油,因此所制作的龜皮看上去油光閃爍,摸上去又韌又嫩。榜舍龜的龜餡,則用棄殼之綠豆粉末為主要原料,拌以少許白糖、金橘末等佐料。龜餡以龜皮包之,放入用豆漿做成的薄如蟬翼的豆皮內,再用蒸籠蒸熟,待恒溫後即可食用。

石獅甜粿

石獅甜粿形似滿月,顏色潔白,質地軟嫩,氣味芳香,清甜可口。它以優質大冬糯米、白砂糖、蜜冬條、金橘、香料等為原料。

洪賴雞爪

閩南煎包

先將750克面粉倒在案板上,加入老酵母,再加適量清水,調成面團,用壹塊濕布蓋著,靜置發酵。待發酵後,把剩下的250克面粉撐開揣入堿水,加白糖150克,卷起揉勻,揉到面團光滑為止。搓成35克重的小面團劑子,將每個劑子搟成中間稍厚、邊略薄的皮子。

2、將鮮豬肉剁成小丁狀,蔥白切成珠狀,荸薺拍碎。將剁好的肉放在盆中,加醬油、腐乳汁、味精、白糖50克、香油、蔥白珠、荸薺拌勻,作為餡料待用。

3、左後拿皮,右手挑餡料,把餡料舀入面皮上,用右手拇指和食指順邊捏10個小褶。把口捏緊後,放入平底鍋略蒸,然後再加入適量清水,加蓋,用旺火煎10分鐘至熟即成。特點:皮薄餡大,甘甜潤香,味美可口。

以上是泉州市區內可以吃到的閩泉風味小吃,都是地道和味美的,想來口水又留了不少也咽下了不少^_^ 芥菜幹,德化九仙草湯、永春白鴨湯,惠安崇武魚卷,安溪湖頭米粉,芋圓,麻糍,肉餅,綠豆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