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隋代大運河有哪四段?

隋代大運河有哪四段?

隋代大運河分為永濟渠、通濟渠、韓溝、江南四段。

公元605年,楊迪下令在豫北和兩淮征召65,438,000多名士兵和平民,並開始挖掘通濟渠。通濟渠東起洛陽都城西苑,南至安徽盱眙。它將谷水和洛水引入黃河,進入黃河後利用壹段黃河到達斑竹(今河南泗水東)。黃河從斑竹再向南流,進入綏水。綏水經中牟、開封、陳留、高郵、泗縣,入泗水,入淮河。這段運河是利用古代運河渠道拓寬的,因此它於當年3月開工,8月完工,2000英裏的渠道僅用了100多天。

在隋朝以前,淮河和長江之間有壹條漢溝,北起楊珊,南至江都(今揚州)。隋朝以前,韓溝多次改道,河道狹窄,大船無法通行。隋文帝開通了邗溝,但只是整治了邗溝入淮的入海口,並沒有徹底清理河道。楊迪招募了65438多萬名士兵和平民工人,加寬並拉直了舊韓溝,並從楊珊直抵長江(今儀征),從而直抵長江。

公元608年,永濟渠開鑿。該段主要利用天然河流溝通沁水和淇水,引沁水入淇水,在歙縣北部匯合,向北流入天津入海。永濟渠就是利用這條天然水道向北延伸,然後進入河道,到達北方的卓君縣(今北京通縣)。

公元610年,楊迪皇帝下令打開南河。江南河北起於京口(今江蘇鎮江),南下至余杭(今杭州)。隋朝以前,長江以南有許多小運河。這壹次,利用舊的小運河拓寬了河道。然後從長江引水,穿過壹條小運河,繞過太湖,直奔杭州。至此,大運河全線開通。

勞動人民為建造如此大規模的工程付出了巨大的代價。楊迪皇帝強迫數百萬民工用工具和定量配給挖掘運河。如果男人不夠,應該由女人來補充。惡劣的工作條件和嚴格的官方監管導致無數農民工餓死,其中45%的人悲慘地死在運河建築工地上。當時,有壹個叫麻友的將軍,他非常殘忍。誰做得慢就用棍子打誰,人們把他視為吃人的怪物。在河邊哭泣的孩子壹聽到大人說“麻麻來了”就不哭了。誰知道那些年有多少農田荒蕪了,多少妻子成了寡婦,多少嬰兒成了孤兒,掙紮著死去!繁重工作的可怕負擔使許多人在痛苦中砍掉了自己的手和腳。殘疾人可以避免死在另壹個國家,所以他們被稱為“有福的手和腳”。

修建運河時,楊迪皇帝還下令在河兩岸修建禦道並種植柳樹。從長安到江都,沿途修建了40多座離宮。他派人強迫民間美女住在離宮,因為她們好色。大運河建成後,楊迪率領數百名文武官員以及和尚、道士、尼姑、皇室成員和宮女,乘坐數千艘大船前往揚州觀看“瓊花”。巡航船隊首尾相連,長達200英裏。楊迪皇帝乘坐的最大的龍舟有200英尺長,4英尺和5英尺高,它由壹座四層樓高的宮殿和65,438,000多間房屋組成。每個房間都有女仆。岸邊有8萬多名纖夫在拉船,壹路上都有警衛保護他們。楊迪皇帝壹次又壹次地巡遊。在州縣方圓幾百裏的地方,我們必須“貢頓獻食”超過100輛汽車必須在數量最多的州交付。而且飯菜都是山珍海味。他們不能吃它,所以他們把它扔進大運河。楊迪提拔貢獻大的州縣官員,對稍有不滿的官員免於降級甚至斬首。因此,地方官員拼命搜刮民脂民膏以求升官發財。社會階級矛盾變得尖銳。隋朝很快在農民起義的浪潮中滅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