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逛西湖,有沒有惠州特色美食介紹

逛西湖,有沒有惠州特色美食介紹

東江鹽焗雞

東江鹽焗雞始創於東江地區,已有三百多年歷史,有壹次,當地鹽商設宴請客,廚師以鹽焗取代了習慣上的腌食方法,其味特佳。以後很快便傳開了,使之成了壹道名菜,叫鹽焗雞。由於制法源出東江,因此,鹽焗雞與“東江”二字常常聯在壹起。鹽焗雞雖然有多種不同的制作方法,食味各有千秋,但傳統的制作方法更為市民所接受。首選家養或山上用蟲草谷物群養的雞,將雞剝凈,涼幹水份,用精鹽35克擦勻雞腔,加入蔥八角。先用刷油的沙紙包裹雞身,再包上壹層素凈沙紙。旺火燒熱炒鍋,下粗鹽炒熱至略呈紅色時,填入砂鍋約占四分之壹,把雞放在鹽上再填熱鹽蓋滿,用文火焗二十分鐘。這種制法是正宗的傳統方法,上碟時,還必須註意砌回雞形,上席時,還要擺上佐料,用鹽炒過的沙姜末9分,加入豬油,分三小碟上臺,味道更加香美。

西湖醋魚

西湖醋魚:相傳蘇東坡有意改良東江菜的“肥、鹹、熱、香”,下廚烹魚時,特意放了幾滴惠州陳醋,以解油膩,成就了這道與杭州“西湖醋魚”齊名的佳肴。特色:酥口松脆,味道甜酸醒胃。

冬季狗肉煲

烹狗,在我國東南大部分地區都不足為奇。狗肉吃法很多,可燜可炒、可燉。而惠州人的習慣,卻以“開煲狗肉”最受人們歡迎,在秋風蕭瑟的深秋,北風凜冽的嚴冬,春雨淫淫的寒春,尤其夏至時節的“夏至肉”,惠州人喜歡用禾草先將殺好的狗燒至金黃顏色(使狗肉帶有禾草香味),然後斬件,將狗肉放入熱鍋中炒幹血水,盛起待用,再次將鍋清洗幹凈,放入花生油(1斤狗肉3兩油),狗肉用香料、味料爆透,加入湯味以及廣東老陳皮、老姜,再用瓦煲慢火煲至沸。俗話說:“狗肉滾三滾,神仙都企不穩(站不穩),煲狗肉時陣陣香味撲鼻,令人垂涎欲滴,所以,惠州人稱狗肉為“香肉”。人們圍座火爐,品嘗著開煲狗肉,身熱胃暖,香味之濃,為其他肉所無法比擬,惠州人亦有“吃狗肉襠棉被”之說。?

橫瀝湯粉

橫瀝湯粉是全惠州人都力捧的。橫瀝湯粉至少有上百年歷史了,它起源於距惠州市區約20多公裏的橫瀝鎮,周末不少惠州城裏人專門來吃粉。橫瀝湯粉與別的豬腳粉不同是因為它的湯,據說是用蝦粉與魚肉丸、骨頭做出來的,同時配菜除豬腳外還壹定有鹵蛋和牛腩。

東江酥丸

東江酥丸:蘇東坡性情豪放,詩詞常得罪權貴,幾度遭貶。壹次,蘇東坡退朝回家,指著腹部問妻妾:“我這裏有些什麽?”壹答:“文章。”壹說:“見識。”侍妾王朝雲卻笑道:“壹肚子的不合時宜。”東坡贊道:“知我者,惟朝雲也!”蘇東坡後將杭州酥肉改良為肉丸,取名為“不合時宜”,後人稱為“東江酥丸”,也稱作“東江蘇丸”。特色:味道濃香,酥軟。